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2-22
/ 2

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

雷强

雷强吉林省伊通县第四中学130704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人们印象中的历史课程是一门理性比较强的学科,课堂教学重在基础知识的传授,往往忽视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其实,历史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是培养创新型人才不可或缺的条件。有关研究成果表明,在现代社会中,决定一个人成功的主要因素不是智力因素,而是非智力因素。所以,立足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历史教学,应该是在《课程标准》指导下全面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全面发展和提升的过程。那么,历史教学中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浅见:

一、教师应首先突破自我,以人格魅力影响学生,构建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教学氛围

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就是教师的人格魅力的作用。要在历史教学中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任课教师就必须突破自我,自觉地、积极地自我塑造,使自己成为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学识渊博、热爱学生、对学生真诚坦率、公正民主的人,这样对学生才有感召力,才能被学生接纳、支持,从而引导学生一步步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师的人文素养应体现对学生的尊重、关心、爱护和宽容: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个性特长;关心学生成长的内在需要;宽容学生成长过程中难以避免的“错误”。对那些成绩不理想、心理品质有缺陷或个性特强或特别调皮的学生,教师应给予更多的关心、帮助和鼓励。例如有的学生学习成绩并不理想,但爱动“歪”脑筋,上课经常提出一些让人出乎意料的问题,诸如:为什么农民起义军(黄巾起义)饥寒交迫,却穿着那么整齐统一的服装;为什么郑和航海不像哥伦布那样是去海外寻找黄金;诺曼底登陆为什么被称为“D日”行动等等。对于他们敢于提问我总是给予肯定和鼓励,有价值、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我会当场解答或是组织学生讨论,比较生僻的问题我也会在课下及时给予答复。渐渐的,这些学生提高了学习兴趣,而且变得越来越自信了。

二、课堂教学要突破条条框框的束缚,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摆正自己的位置,并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征,创设宽松、和谐、民主、生动的教学氛围,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唤起他们自觉参与的欲望,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创造条件。

例如,近代史中,陈天华蹈海、邹容慷慨入狱、秋瑾在起义失败后宁死不离开学堂,学生对于他们的死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进行了激烈的争论:有人认为他们死得勇敢、壮烈,是优秀的中华儿女;有人则认为他们都是自愿赴死,死远远不如活更有价值;有人认为,人为了气节、大义可以牺牲生命,但他们完全可以在不丧失气节的情况下保全生命,为祖国和人民做更多的事,死是一种逃避,是缺乏责任感。争论结束,虽然没有得到统一的答案和认识,但教育的收获就在这种讨论的过程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历史责任感,在这种民主的气氛中,收到了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实现了教书与育人并举。

三、“授之以渔”,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奠定学生的创造力

当前世界主要的课程理念都力图针对“什么样的知识最有价值”这一问题来设计课程,表达它们对教育理想的追求。培根曾说过,知识就是力量。同时他还指出:⑴知识本身并没有告诉人们怎样运用它,运用的智慧必须亲自实践,不体验是学不到的;⑵求知的目的是为了寻找真理、启迪智慧;⑶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比如“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可见,知识的学习本身并不是目的,学会运用它,并用它来启迪智慧、塑造性格,才是知识学习更重要的方面,学会学习比学习知识本身更重要。教学应该是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

对于历史学科来说,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培养历史思维能力的第一步,就是要教学生运用历史的敏锐的眼光学会观察。由于历史都是人类过去的活动,又是不可能再现的活动,这种观察就带有间接性的特点。史实材料、历史文物、历史遗址、历史照片、历史图画等都是观察的对象。一个出色的历史教师应该使其教育的学生能在实践中发现身边的历史现象,比如在他外出游览人文景观时,不光是游山玩水,而是能用自己的历史观察力发现这些文化包含的或多或少的价值。其次教师还要培养学生科学的历史精神,让学生学会去伪存真。比如有个学生很喜欢看《三国演义》,当他读到第五十回“诸葛亮智算华容,关云长义释曹操”中讲到曹操败逃至华容道的一段:“又行不到数里,操在马上扬鞭大笑。……言未毕,一声炮响,两边五百校刀手展开,为首大将关云长,提青龙刀,跨赤兔马,截住去路。操军见了,飞魂丧胆,面面相觑。……”这个学生就开始质疑了:我国关于火药的正式记载,始见于唐孙思邈的书稿中;到唐末,开始把火药用于军事方面;到宋代,火药才被大量地用于军事方面。那么在三国时期,怎么会出现“一声炮响”的事情呢?原来《三国演义》是历史小说,历史小说和历史戏剧、历史电影等以文学艺术形式所表现的以某个历史事件为主题的作品,都是允许作者在其中进行虚构创作的,所以它们都不是历史科学。最后,学生能通过历史学科的学习分析某一社会现象的历史原因。比如,为什么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学生就可以从历史的层面进行印证:在三国时期,吴国执政者孙权就派过大将军卫温渡船去“流求”交好,自此台湾就和大陆发生了频繁的经济文化往来。到元朝时,中央设置澎湖巡检司统一管辖台湾、澎湖列岛,台湾隶福建,正式成为中国版图的一部分。台湾在明朝曾一度被荷兰殖民者占领,后被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回。在清朝后期,清政府也很重视台湾,著名的清将刘铭传担任台湾巡抚期间,不仅致力于台湾的开发,在台湾修建了第一条铁路,而且在中法战争期间,英勇地打退了企图攻占台湾的法国侵略者。甲午战争,腐朽的清政府割地自保,台湾落入了日本帝国主义的魔爪。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结束的前夕,1943年中英美三国发表了重要的国际文件《开罗宣言》,要求日本归还所侵占的包括台湾在内的所有中国土地。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四、深入挖掘有利于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养成和健康人格塑造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

人文精神是通过后天的教育逐步养成的。历史教师要善于从课本中挖掘提炼有利于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养成和人格塑造的教学内容,从课外搜寻有利于提高学生人文修养的历史素材,并且要选择合适的方法。以往对于史事的讲述,很多教师是着重讲清楚线索和基本要素,如时间、地点、人物等,为了应付考试,还会再灌输一些考试必备的所谓观点。这样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认识难免落入窠臼,也强化了其对社会的负面看法,极不利于社会人的成长。如,讲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应从关注人本身的发展,为学生提供如何为信仰而努力奋斗的经验重点讲,学生才能从中获得为理想坚持和不断奋斗的勇气和毅力,对中国共产党也必将产生一种由衷的敬仰。

总之,中学历史教育的重点并不在于历史知识的灌输,更不在于应付考试,而在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要通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