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动静结合”

/ 2

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动静结合”

孙景秋周寒梅

孙景秋周寒梅

〔摘要〕作为一名高中物理教师,对于日常所说的提高教学质量,我认为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是如何提高学生应对高考的学习能力,二是培养学生提高对物理过程的感知和观察能力,从而提高对科学的热爱并培养其动手动脑实验和创新能力。那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该如何去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本人提出了动静结合的方法,希望与广大教育同行一同分享。

〔关键词〕高中物理质量动静结合

近年高考题型的变化,明显体现了学生学习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的考查。所以,要想真正提高教学质量,我认为,不能从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进行,而要动静结合。所谓“静”,就是学生观察、思考的过程,所谓“动”,就是教师现场演示,学生亲自体验,动。手实践,学以致用的过程

1课堂引入的魅力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课程的喜欢与否,会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因此,打造一个学生喜欢、感兴趣的课堂十分重要,而物理课程是一门自然科学,故在教学过程中,在这个环节中,我认为“动”的存在是十分必要的。

在有些比较方便演示的课堂上,我常常是带着演示教具走进课堂的,比如说讲解电容器的教学环节中,我的教学引入就是拿上各种电容器,向学生展示,并逐一简单介绍,并利用面包板进行简单拼装,让学生直接在课堂上体会到电容器的使用及生活中的应用。在讲解楞次定律的时候,通过对教具的改进,如将电压表改成小灯泡,使得效果更加明显,直观。只有用实践回答学生心中的“除了考试,学物理还能干什么”的疑虑,才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物理的神奇所在,才能够打心里喜欢一门基础学科。在不太方便的教学过程中,我常常是利用视频,或者建立一些物理模型,来引入课堂,比如说在讲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课程中,我利用网络上“美国部队测试军用汽车”的视频来引入课堂,使学生通过这种模型来建立起匀变速的直观概念。在讲解重力势能的知识点的时候,我采用的是不同高处摔鸡蛋,或者是根据自由落体运动,利用铁球在不同高度落向橡皮泥,橡皮泥破坏程度不同等方法,来引导学生走进课堂,体会物理。虽然这些都是很简单的一些模型,但是其既原于生活,而直观形象。在我们的生活、生产、科技领域中带有普遍的共性特征,具有一定的抽象概括性。

2学生思考的必要性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有些老师往往是总有一种“永远讲不累,永远讲不完,时间永远都不够,学生永远都不行”的心态,其实我认为,教师应该大胆的放平心态,把课堂上的时间,至少是一部分时间真正的还给学生,让学生静静的思考,因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是“二八效应”,听得多,会的少,究其根本原因,我认为就是学生真正停下来,进行思考的时间太少了。

在课堂上讲解的时候,我往往将时间七三分,即七分时间教师讲解,三分时间学生思考。这就要求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地将课堂上教师估计学生弄不清的难点,逐一讲到位,然后让学生思考,我通常是从三个方面对学生如何进行思考来引导的。即学生主要思考“概念、规律、方法”不论是新课程的进行,还是复习课的完成,学生一直在坚持。比如说,在讲解新课自由落体运动的时候,我会让学生思考:①什么样的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同样一张纸,怎么样才能落得更快,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②自由落体运动是不是匀变速运动,如果是,请找到关于它的一些规律,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③你能够采用那些方法,利用自由落体运动来判断自己的反应够不够快?

3教师授课的辅助性

在教学过程中,虽然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但是教师的辅助作用,也是十分重要的,一名教师辅助的好与坏,也会决定了学生学习的质量的高低。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在课堂上要求学生进行思考,对应的我也会进行讲解,来引导学生的学习。

比如说:关于讲解概念的时候,我往往是采用的形象的物理过程,来引导学生自己总结概念,比如讲解自由落体运动,那么,学生就要明白,什么是自由,怎样才能自由,落体,往哪落才叫落体等等。在讲解规律的时候,我十分重视物理规律得出的过程,高中生往往是为了高考而记忆,为了应用而记忆,但是长远来看,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国家理工事业的发展,让学生学会一个思考探究的过程是十分重要的。在讲解方法的时候,我往往是让学生明白一个规律的适应条件和适应范围的情况下,分类总结,引导学生明白在物理学研究领域里常用的一些方法的具体应用,如“类比法、整体法、隔离法控制变量法、因果分析法、图像法”等。

4学生实践的重要性

学生的实践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我认为学生通过实践,既可以动手,又可以动脑,是教学质量提高的利器。实践的过程,可以在实验室,当然也可以在课堂上直接进行,譬如讲平抛运动一节,可以让学生抛橡皮,一个水平抛出,一个自由落体,同时进行,观察是否同时落地,也可以保持高度不变,加大水平抛出速度,观察落点距离的变化,然后在课堂上,来通过测量物理量,粗略计算自己评抛物体的水平初速度,这样,既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又可以通过实践或比赛的形式,来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在没有实践过程的课堂里,也可以通过分组辩论的形式,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从而使得学生的实践转为动脑、动口,比如在讲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课程中,我就会设置一些环节,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辩论几种常见现象是否机械能守恒等。在大力鼓励学生问难,讨论、辩论的过程中,无论是学生提的问题,还是教师提的问题,都会使得学生“三五成群”地主动参与,在愉快、宽松中学习讨论、大胆发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最后,通过一年多的课堂教学方法的实践以及教学效果的反馈,使我深刻地体会到,课堂教学过程,是一种十分讲究艺术与技术的过程,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根本途径,它要求我们的教师敢于、善于在课堂教学中以及课下,积极的思考各种方法,不断地向前,一点点摸索。我也会利用这种方法继续探究高效课堂一些新模式,在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的同时,提升自身的能力。

作者单位1:新疆石河子第一中学

作者单位2:新疆石河子东方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