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压疮患者护理中Braden评分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4-14
/ 2

神经内科压疮患者护理中Braden评分的应用

吴丛秀陶雪雪张波

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县人民医院四川米易617200

摘要:目的:探讨Braden评分在神经内科压疮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0月我科收治的98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组49例,入院后均行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在发生压疮后采取对症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Braden量表进行压疮风险评估并采取分级护理干预,统计两组压疮发生率。结果:Braden评分表示观察组无压疮风险者有22例,低危者14例,中危者11例,高危者2例,经分级护理干预后有6例患者发生压疮,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神经内科患者临床护理中应用Braden量表可提高护士压疮风险早期评估能力,从而及早采取措施预防和减少压疮的发生。

关键词:神经内科;压疮;临床护理;Braden评分

压疮又称压力性溃疡、褥疮,指局部组织因长期受压所出现的持续缺氧缺血坏死,皮肤压疮是临床护理中的普遍性问题,神经内科卧床患者是发生压疮的高危人群,更需加强护理干预以减少压疮的发生[1]。应用Braden量表进行压疮危险分级及评分是预防压疮的关键,为进一步探讨其在神经内科压疮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采用Braden量表指导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我科于2016年1月-2016年10月对49例住院患者进行压疮风险评估,取得了预期的效果,现将结果报给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资料来源于2016年1月-2016年10月我科收治的98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入选病例的就诊顺序进行统一编号,编号为奇数者归为观察组,编号为偶数者归为对照组,各组49例。观察组男28例,女21例,年龄在25-76岁之间,平均年龄(47.19±5.34)岁,卧床时间在5-22d之间,平均(14.93±2.06)d;对照组男26例,女23例,年龄在27-75岁之间,平均年龄(48.11±5.00)岁,卧床时间在6-24d之间,平均(14.56±2.10)d。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卧床时间、病情等一般资料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纳入标准入院首次皮肤评估未发现压疮;不存在影响观察的皮肤病;患者配合依从性高;完全知晓本次研究过程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3方法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行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在发生压疮后采取对症护理措施,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Braden量表进行评分。首先需要对专科护士进行系统培训,讲解量表内容及评分标准,正式评估前需试评估1周,复评无误后再开展临床评估。Braden量表包含感觉、潮湿、活动、移动、营养、摩擦力和剪切力6项指标,评分标准采用4级评分法,累计评分≤12分则提示有压疮高风险(高危),13-14分为压疮I-II期(中危),15-18分为压疮I期(低危)。根据评分结果进行护理分级,高危患者需由护士长进行审核并签字,加强重点观察,同时开展健康教育,其他护理干预措施包括翻身、温水擦拭颈背部、臀部、加强营养、及时更换床单等,根据Braden评分高低需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对未发生压疮与已发生压疮者实施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

1.4观察指标统计观察组压疮风险分级结果及两组压疮发生率。

1.5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资料将录入SPSS19.0软件,借助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其中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并行t值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用X2检验;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压疮风险评估分级及两组压疮发生率统计结果我科对观察组49例住院患者采用Braden量表进行压疮风险评估,评估结果显示无压疮风险者有22例,低危者14例,中危者11例,高危者2例,经分级护理干预后有6例患者发生压疮,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3讨论

压疮是临床护理中十分常见的并发症,神经内科患者多存在运动功能障碍,需要长期卧床,因此压疮发生率更高,一旦处理不及时将造成严重的后果,引发不必要的护患纠纷[2]。早期预防及护理干预是防止压疮产生的关键,这就需要准确识别出存在高危因素的患者,进而对压疮高风险患者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

Braden量表是由美国健康政策与研究署及欧洲压疮专家组共同推荐的用于评估压疮危险的有效工具,该量表包含压疮的所有危险因素,包括内源性和外源性因素,6项指标的累计评分不同患者的压疮风险也不同,评分越低表明患者压疮风险越高,当评分≤12分时则表明有压疮发生的高度危险,期预测灵敏度高达90%-100%,即90%-100%达到此分值的患者会发生II期及以上压疮[3-4]。本次课题对观察组49例患者开展Braden评分,结果表明有22例患者无压疮风险,其余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压疮风险,且经分级护理干预后仅有6例患者发生压疮,而未经评估的对照组有18例患者发生压疮,压疮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患者入院后采用Braden量表对患者压疮风险进行评估可鉴别出高危患者,从而帮助提高护士对压疮风险的早期识别能力,并根据压疮风险分级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护理,从根本上杜绝压疮的发生[5]。下面将深入剖析如何将临床护理与Braden量表应用相结合从而提高压疮患者的防治护理水平。在Braden量表实际应用过程中,护理人员首先需要对患者皮肤状况进行评价,从而对压疮风险进行初步预测,根据预测结果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包括翻身、使用气垫床、调节床头高度等,对于评分≤12分的高危患者还需要建立翻身卡,详细记录每次翻身时间及护理人员,保证责任到人,一般两次翻身间隔时间不超过2小时,翻身卡需在Braden量表评估完成后立即建立,并认真填写患者信息与评估结果。此外,还要加强早期发现的轻度压疮(评分15-18分)患者的预防,积极纠正压疮危险因素,从基础护理、营养支持两个方面入手预防轻度压疮的发生。在基础护理方面,需保持病房环境卫生,加强病房巡视,对重症患者严格实行一人一用一消毒制度,在营养支持方面,需结合具体评分选择正确的营养支持方法,为患者提供足够的营养,增强抵抗力。目前我国尚无与该量表有关的确切计算数据,因此其临床应用价值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封海霞,鞠昌萍,芮冶昊,等.护理人员Braden压疮评估准确性的要因分析及质量控制[J].护理学杂志,2014,29(24):50-52.

[2]陈华利.探究Braden量表在神经内科压疮预防中的应用价值[J].医药前沿,2016,6(32):223-224.

[3]谢丽宇,莫锐钊.Norton量表与Braden量表在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压疮护理中的应用[J].医药前沿,2011,01(16):28-29.

[4]刘亚红,蒋琪霞,刘云,等.压疮干预指导组在医院压疮管理中的作用[J].护理学杂志,2011,26(17):51-53.

[5]蒋毅,李媛媛,纪蓉,等.3种评估表对神经内科住院病人压疮预测效果的比较研究[J].护理研究,2013,27(18):1849-1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