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学创新教育的基本特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4-14
/ 2

试论中学创新教育的基本特征

郝秋辉

□郝秋辉

〔摘要〕所谓创新是指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不断拓展对客观世界及其自身的认识与行为的过程和结果的活动。或者说创新是指人为了一定的目的,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对事物的整体或其中的某些部分进行变革,从而使其得从更新与发展的活动。

创新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类不断发展的自身的需要。而创新教育是从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为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着重解决基础教育如何培养中学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创新教育是从继承为基础,发展为目的,以培养创新人才为价值取向的新型教育。

〔关键词〕中学创新教育教学1主体性创新教育学习观强调学生是真正的主体,以学生的自主持续发展为目标。主体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现出自主性。自主学习是创新性学习的基础,教师的教相对于学生的学是外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因此,创新性学习只有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才能实现。这种自主性表现为学生对学习目标的自我设计、学习方法的自我选择、学习时间的自我安排、学习过程的自我监控、学习效果的自我反馈等。二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是积极的探究者。探究是人的天性,人自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没有停止过探究,探究是人的一种本能。我国著名数学家杨乐教授说:“学习应带有研究的性质。”这里的“研究”,实质就是探究。当然,作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探究不同于科学家的探究活动。学生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的探究主要体现在:学生能围绕所学知识或一些科学性问题展开探究活动,并能对其作出科学的解释;学生在这种探究性学习活动中,能对所学知识形成自己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并在探究中体验挫折与成功;通过探究中的交流、争议与合作,可以向别人解释自己的想法,倾听别人的想法,善待批评以审视自己的观点,从而获得更正确的认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灵感,进而提出新的假设。

2交互性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互,是指在学习中,学习者不再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而存在,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启发,主要表现在学习方法、学习心得、兴趣爱好、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多方面的交互,达到融合共生。学生与学习资源之间的交互是一个人不断成熟、完善和超越自我的重要条件,这种交互主要表现在与校内学习资源(如实验室、图书馆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等)、校外学习资源(如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科研院所等广泛的社会资源及丰富的自然资源)、信息化学习资源(如校内信息技术的开发利用、校内外的网络资源等)等的交互。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行细致的观察、积极的参与、认真的思考、及时的感悟,从而建构自己的意义和认识,形成自己的价值判断和经验积累,并提高自己明辨是非的能力。

3缄默性在当代知识论中,人们把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缄默知识。与知识的两种分类相对应,学习也应分为两类,一种是对显性知识的学习,一种是对缄默知识的学习。学生在学习中呈现出来的元认知能力、自我反思能力、收集处理应用信息的能力、创造性提出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均属缄默知识的范畴,这些能力只能靠学习者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去反思、理解、自主生成。方法不能移植,创造不能模仿。只有学习者在活动中学习、在行动中反思、在实践中体验,才能习得情境化、个性化的缄默知识,才能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拥有健康的情趣和乐观的态度,才能使学生牢固掌握书本知识,进而达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境界。

4合作性“学而无友,孤陋寡闻”。善于合作,乐群合众是新时期一个人必须具备的品质。因此,学会合作、善于合作、乐于合作构成了创新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特征。它有利于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有助于因材施教,从而真正实现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的目标。在合作中,学习者的积极参与、高密度的交互作用和积极的自我概念,使学习过程远远不仅是一个认知的过程,还是一个交往与审美的过程。因此,创新性学习虽重视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但并不否认和排斥合作,反而更加重视和提倡合作。

5开放性5.1学习内容的开放。创新性学习不仅注重书本知识的学习,而且也注重社会知识和人生知识的学习,鼓励学生在更广阔的空间内寻求学习资源,并作为书本知识的有益补充。

5.2学习手段和方法的开放。创新性学习的手段不仅是依靠传统的书、笔、纸及实验器具等,还要利用电脑、电视、网络等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资源,开设电影课、欣赏课等,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情境中掌握现代学习手段,积极鼓励和提倡学习者能根据学习情境、内容、目标和特点灵活选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将学习方法不断内化为学习能力,进而学会创新。

5.3学习空间的开放。创新性学习不再把教室作为学习的惟一场所,而是积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在社会生活中学习,在实践活动中学习。

5.4学习方式开放。创新性学习积极倡导符合学习规律和学生生活实际的开放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在活动中学习、在演讲辩论中学习、在真实的任务情境中学习等,让学生在多样的学习方式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5.5学习评价的开放。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创新性学习不再把学生学习成绩的高低作为评价学生优劣的惟一标准。创新性学习关注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习得、健康生活旨趣的养成和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等,从而促进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都得到发展。

总之,基础教育走向创新,提升了教育的创新水平和创新素质,转变了教育观念,建立了新的教育理念,探索了创新的教育的规律。通过创新教育的开展,涌现出了很多创新教育的领头教师、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呈现出许多优秀的课题成果和特色学校,各有千秋,各有亮点。促进了新课程的改革,产生了校有特色,教有特点,学有特长的典型,因此,推进了基础教育的创新。

作者单位:河北省临西县第一中学

来源期刊

教育研究

相关关键词

〔〕中学创新教育教学1 主体性创新教育学习观强调学生是真正的主体,以学生的自主持续发展为目标。主体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现出自主性。自主学习是创新性学习的基础,教师的教相对于学生的学是外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因此,创新性学习只有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才能实现。这种自主性表现为学生对学习目标的自我设计 学习方法的自我选择 学习时间的自我安排 学习过程的自我监控 学习效果的自我反馈等。二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是积极的探究者。探究是人的天性,人自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没有停止过探究,探究是人的一种本能。我国著名数学家杨乐教授说&ldquo 学习应带有研究的性质。&rdquo 这里的&ldquo 研究&rdquo ,实质就是探究。当然,作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探究不同于科学家的探究活动。学生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的探究主要体现在学生能围绕所学知识或一些科学性问题展开探究活动,并能对其作出科学的解释 学生在这种探究性学习活动中,能对所学知识形成自己的独特感受 体验和理解,并在探究中体验挫折与成功 通过探究中的交流 争议与合作,可以向别人解释自己的想法,倾听别人的想法,善待批评以审视自己的观点,从而获得更正确的认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灵感,进而提出新的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