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文言文学与教的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4-14
/ 2

中学文言文学与教的探索

于永里

君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个成功的老师必须有一套完整有效的学习方法,“授之以渔“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1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1.1培养兴趣。首先文言文是我国古代所有文化的承载形式。无论是医学、数学、天文、地理都是用文言文写成,流传至今。文言文是渊源流长的瑰丽财富,我们应懂它,领略中国文化的古典深厚,搏大精妙,传承发扬它。其次,现代汉语中的成语和典故绝大部分来自文言文。例如:缘木求鱼、远交近攻、因噎废食、平易近人……这些脍炙人口、词简意达的成语皆来自文言文,更不必说“事后诸葛亮”、“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等典故、谚语都来自文言文,他是古人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再次,文言文中蕴含丰富的生活哲理,既能陶冶我们的情操,又能指导我们如何为人处世:《邹忌讽齐王纳谏》告诉我们对于别人的赞美要头脑冷静,仔细分析;而《谏太宗十思疏》则告诫我们要“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文言文的益处远远不只这些,只有从心底里喜欢上了文言文,才能学好它。“学习的最好刺激,乃对所学材料的兴趣”。

1.2克服懒惰,“勤”字当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学习的苦和勤在学习文言文上尤为突出,大量的文章要全篇背诵,密密麻麻的注释要一一背会,频频出现的语法要条条掌握,没有“勤”是断然不行的,学习文言文最大的敌人是懒惰,只有勤背勤记勤写的同学才能学好它。

2学生要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1吟哦讽诵而后得之。吟哦讽诵就是要学生放声朗读,读得正确、流畅,抑扬顿挫中将语言形象化,将情感美化、深化。让学生沉浸其中,读出文章的味道来并有所“得”。“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就是吟哦讽诵精妙呈现。例如: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对待同一问题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三句话语意相同但句式不同,反复诵读才能领略文字有变化,人物的语气和心理也有很微妙的不同。《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威王在邹忌讽谏之后说“善”。一个字简练精纯、运用恰当,表明了齐威王对邹忌劝谏的肯定,说明他是一位有魄力的开明君主。所以“善”字读起来,应在短音中读出齐威王的威严明智,在高音中读出齐威王的大胆胸襟,一代明君可谓形神逼肖。

2.2品味感悟而重修身。针对文言文教学,叶圣陶先生认为:“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和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宝贵的一种境界。”陶渊明读书,“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而“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便是个好例子。在《岳阳楼记》中我们吟咏着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伟大的政治抱负时,更应体味“先忧后乐”即“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现实意义。在《鱼我所欲也》中我们高歌“舍生取义”的神圣时,更应感受历代仁人志士,为国捐躯,慷慨赴难的意志。通过品味感悟,学生亲切地体会,让文言文学习有滋有味;学生独特的审美情趣也让文言文内涵熠熠生辉。同时,学生也将优秀的文化精髓汲取内化,臻于至善,不同程度地提高了自身的文化修养。

2.3积累贯通学以致用。欧阳修《赠学者》诗告诉我们,读书做学问要靠长期积累的。学习文言文更要丰富积累,积累必要的古代文化常识,积累丰富的阅读感悟等等。积累多时自有贯通处,贯通豁然必有致用时。例如:学习《醉翁亭记》和《捕蛇者说》之后,领悟到欧阳修的与民同乐、柳宗元的关注民生宽广胸怀,更对“微斯人,吾谁与归”的感叹深入几分敬仰。《晏子使楚》中晏子以出色的辞令随机应变、以不卑不亢的表现,维护国家的尊严。结合着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阅兵、《藤野先生》中的看电影后鲁迅弃医从文等材料,让学生感到维护国家独立和尊严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就是学生学习文言文积累贯通的境界,让人神往。

3教师要抓住中学生性格特点改善教学手段

3.1用形象深刻性感染学生。文言文学习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借助朗读、表情、动作等外在摹拟,使文言文的情境具体、文言文的意境形象,可以使学生如亲临其境,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从而深刻地领会、消化文言文。例如:学习《口技》时,我们可以展现相声中出色的口技表演,让学生直接感受到民间艺术的神奇与真实,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艺术创造能力。如果学生对学习文言文欠乏形象,学习印象就可能不会深刻。

3.2用文化情感性熏陶学生。文言文学习对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情趣等有着重要的作用,能让学生在文化熏陶中提高品味、健全人格、陶冶情感。于是,在学习文言文过程中,我们应努力进行文言文的文化情感教育,在作品中努力寻找深厚的人文情怀和浓烈的民族情感。例如:学习《与朱元思书》时,我们可以深刻感悟“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发现作者淡泊名利、鄙弃世俗的情怀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的诸葛亮产生了共鸣;更发现古人们恬淡的人生志趣,对于如今浮躁的时代、缺乏郑重之心的学生是多么的要紧。

4加快文言文考核办法促进文言文教学改革

笔者不赞同当下文言文的考试考核方式,它给教学套上了框,加上了锁,使语文教学支离破碎而死气沉沉。应大力倡导“意会”则可,这才符合读书的规律,青少年刚刚接触文言文旨在兴趣和学养。古人读书总是先不求甚解,会其大意。读多了自然就悟到妙处。其实,语文这个学科,要真正教出语文之美来,一定不要受考试牵制,至少不要完全受其左右,否则教的和学的真没趣了。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强调:“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可以说,《语文新课程标准》调整了学习文言文的要求。注重了学生素质的培养。这为我们学习文言文提供了宽松良好的环境,也为我们指明了方向。素质教育环境下的语文教学必将大放异彩,成为中学教育的排头兵。

作者单位:河北省南宫市电大工作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