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教材复习与高考作文素材的积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2-12
/ 3

苏教版教材复习与高考作文素材的积累

黄利萍

关键词:作文教学;教材复习;作文素材

作者简介:黄利萍,任教于浙江省绍兴一中分校。

多年来,学生写作素材的匮乏,已成为作文教学的一个难点。而高考作文在“内容充实,感情真挚,结构谨严,语言流畅”的基础等级之上,又加入了“深刻、丰富、有创新、有文采”等发展等级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生不仅要有写作文章的技巧,生动活泼的语言,更要有丰富的生活底蕴,鲜活的作文素材,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文章更“深刻、丰富、有文采”。可实际上中学生作文“贫血”“缺氧”现象已相当严重,不是学生不想做到内容充实,材料丰富,而是苦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为了使学生作文“言之有物”,能够写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文章,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挖掘一切可以挖掘的东西,要向生活、向媒体、向教材、向一切可以获得作文素材的源头汲取“活水”,这才有可能“下笔如有神”。

苏教版的语文教材汇集了人类文明史上的精华:有世界文化的瑰宝,有人类语言的典范……语文教材本身就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常用常新的材料宝库,而它特有的专题安排,不仅为我们的写作打开了思路,也为我们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到了高三教材复习的时候,我们先要把教材中的素材进行整理。素材积累要围绕专题、立足教材,又要拓展阅读、关注现实。对素材的整理可以按20个专题的形式,将每一个专题中的材料系统编排,也可以打破专题的形式,按照人物、文学形象、历史事件、自然风物、名人名言、哲理故事等进行挖掘、概括、提炼与积累。在实践中,我们总结出了这样的经验:单篇文章,提取个性精神;专题文章,提取共同精神;同一材料,变换角度提取;不同材料,归类组合提取。

一、单篇文章,提取个性精神

单篇文章,从不同的角度看,能适用于不同的话题,整理的时候就要关注它的个性特点,看它适用于哪些话题。

例如:《相信未来》是食指在阴云密布的时代唱出的一曲希望之歌。当“文革”的迷雾使人们陷入迷茫与混乱之时,诗人以一个充满希望的光辉命题照亮了前途未卜的命运。他以异乎寻常的坚韧和刚强、执著和热烈,用近乎悲壮的口吻告诉我们:不管人生多么艰辛,命运多么坎坷,都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向命运挑战。表达了诗人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有位学生在作了以上的摘录之后,旁边还加了这样的批注:这则素材可以用于与“面对挫折”、“乐观与悲观”、“理想与信念”等有关话题的写作中,可以作为典型材料引用,也可引用诗句和诗中的意象(如“美丽的雪花”)。另外诗的题目也可以作为作文的标题。

再看一组学生的整理笔记:

1.学习要注重积累,要有恒心,要专一,这是常识,也是真理,我们有不少同学,能把荀子的《劝学》一文滚瓜烂熟,但在实践中,却又忘记了这几条最基本的原则。我们可以扪心自问,自己做到“积土成山”吗?做到“锲而不舍”吗?做到“用心一也”吗?(可用于“学习”“恒心”“说与做”等方面的作文)

2.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我们要善于应变,善于应对。忽然想起《鸿门宴》的场面:面对“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情景,刘邦在张良的帮助下,善于应变,善于应对,结果使他逃过一劫;而项羽则是个自大而死板的人,是放虎归山,气得范增大骂“竖子不足与谋”。(可用于“善于应变”“适应环境”“接受他人意见”等方面的作文)

3.勇于并善于表现自己,是当代青年应该具备的一项素质。无必要的谦虚反而是虚伪和懦弱的,毛遂自荐,成就了大业;王勃路经腾王阁,毫不推辞,一挥而就,写下了四座惊叹的散文《腾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这些精彩的语句,使得他在文学史中占有光辉的一席。(可用于“表现自己”“勇气”“勇气与才气”等方面的作文)

这些摘录加上了自己的理解,并非照抄原文,而是有所选,有所择,重点突出,话题鲜明。

二、专题文章,提取共同精神

苏教版的语文教材必修部分体系安排,以人文母题为灵魂,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生命意识)、“母语文化”四个角度设置了20个专题。例如,“人与自然”包括“像山那样思考”、“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两个专题;“人与社会”包括“获得教养的途径”、“月是故乡明”、“历史的回声”、“和平的祈祷”、“直面人生”等专题;“人与自我”包括“向青春举杯”、“珍爱生命”、“我有一个梦想”、“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此情可待成追忆”等;“母语文化”包括“慢慢走,欣赏啊”、“寻觅文言津梁”、“走近语言现场”等。从审美的角度来看,每一个专题或每一个板块,都是一组绝佳的作文材料汇聚。

以苏教版必修三“号角,为你长鸣”这一专题为例,可以用话题“让平凡的生命闪光”将《五人墓碑记》《品质》《老王》《致西伯利亚囚徒》四篇文章的共同精神提取出来。

周顺昌被捕时,群众万余人尾随。一向好打抱不平的商人子弟颜佩韦,高举着香火,沿途呼喊“有愿替周吏部说话的,跟我来!”他情愿自己去代周顺昌吃官司。颜佩韦等五人过去完全不相识,完全是激于义愤才自发参加斗争的。五个普通的苏州市民,他们死于义,重于泰山,辉同朗星,足以让后人景仰。

“在伦敦,没有一个人可以做出比他更好的靴子!”他把做靴子当成一门艺术,艺术是超越了世俗、功利的意义之上的,是一种最纯粹最圣洁的东西,所以他是如此迷恋着他的理想,让生命的激情都为了这份理想而燃烧,他生命的全部意义已经完全超出了生存的意义而达到另一种至高无上的境界。格斯拉兄弟尽管在社会大生产的潮流的冲击下悲惨死去,但他的生命已经超越了这种悲惨,完成了其全部的意义,闪耀出一种夺目的光辉,他的品质如一面旗帜,昭示着一种高贵的精神,昭示着一种坚持的理想,愿这面旗帜在人类精神的领空上高高飘扬。

老王生活在解放后的北京,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体力劳动者,按通行的说法,他是“当家作主”的工人阶级。而他的命运很不幸。一般而言,底层劳动者身上有许多的“革命因素”,在“文革”那样的动乱中,趁乱捞取一把的大有人在,即使安分守己,大多数人也会与作者夫妇那样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保持一定的距离。但是老王根本就没想到这一点,和靴匠格斯拉一样,无论发生怎样的变化,他做人的准则没有变。

十二月党人大多是贵族出身,在专制的沙皇统治时期养尊处优,绝无衣食之虞,但是他们为国家为民众谋利益,不惜抛弃财产、地位和家庭,义无反顾地发动武装起义。起义失败后遭到残酷迫害,沙皇把他们流放到西伯利亚,他们依旧不屈不挠地坚守自己的信念。十二月党人值得尊敬的是他们的起义不是为了争夺权力,而是为了这些理想。这些贵族青年放弃富贵庸碌的生活走向刑场,走向流放地,也就是放弃了平凡而选择了真正的高贵,他们的生命因此而闪光。

这几段文字,稍作改变就能成为一篇佳作。而教材中,这样的共同精神不胜枚举。

三、同一材料,变换角度提取

尽管高考作文材料千变万化,但却超不出对人生、社会的探索和拷问这个轨道,所以只要参透了你所积累的材料,“任尔东西南北风”,你尽可“咬定青山不放松”。优秀高考作文,许多同学使用的是同样的材料,在不同话题中,作者赋予它不同的内涵,如课本中学习过的李白的诗歌及大部分同学耳熟能详的李白的典故,在下列作文中就运用得自如贴切,得心应手,可谓“出乎其外”。

是黄沙漫天、北风吹雁中骑驴高歌的歌者么?是以霓为线、以虹为钩的海上钓鳌客么?是遍访青山绿水、且歌且行的游者么?在那个烟花三月的时代,人们对你的期望是歌功颂德,取悦帝王换取高官厚禄;而你,偏偏要独上高楼,在朝要高力士脱靴磨墨,在野要放白鹿于青崖间。于是你注定要孤独,“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然而你傲然,“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而当我们回望唐朝,站在盛唐中间的不是帝王,而是你啊。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2007年高考满分作文《独上高楼》)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遭人诽谤的李白,被玄宗赐金放还,虽有昭昭若明星之德,日月齐辉之才,终化为泡影,但他仍意气风发,“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酒入愁肠三分酿成月亮,七分化为剑气,秀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若无意气,他怎会有如此豁达的胸襟?(2006年湖南高考作文《意气》)

人们忘记了你郁郁不得志的过往,传诵着你的名作,铭记着你的功德。因为,一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曾激励了多少仁人志士,一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达了对权贵之势的无限蔑视。仰望诗仙,崇敬之情由然而生。人生能够这样走一回,也就无怨无悔了。人们佩服你,铭记你,那是理所当然的!(2005年四川高考作文《忘记与铭记》)

又如以司马迁为例,可以在以“追求”为话题的作文中写司马迁的思想境界;也可以在以“从……到……”为题的作文中写司马迁从阶下囚到名垂青史,实现了灵魂的永恒;还可以在以“对话”为话题的作文中写出与司马迁的心语交流等等。

因此我们在整理同一素材的时候,就要注意以下几点:(1)关注材料的传统主题;(2)反其意而用之;(3)从不同角度分析或生发材料与话题的契合点。只有这样,才能把材料分析透彻,才能在考场上举重若轻,变换自如。

四、不同材料,归类组合提取

不同材料,我们可以用一个话题将它们串联起来,犹如用线串珍珠,形成一串美丽的项链。

例如:李煜也是寂寞的……李煜的寂寞是那个动荡年代的悲伤,但却开启了词的新时代。

陆游在沈园写下“红酥手,黄縢酒……”将寂寞定格在唐婉的记忆之中。王维在叹“遍插茱萸少一人”时,将寂寞注入知音好友心中。元稹以阳刚之手书下“白头宫女在,闲坐话玄宗。”道出了那红墙深院里,一个个寂寞灵魂的心声。诗人手中那根红线,另一端系着笔。巨大的情感沉淀后,化为无声,也化为挥笔的动力,让细雨的闲花,变得铿锵有力,永不磨灭。

其实,还有一些人的寂寞,甚至不止于文学上的作用。林则徐被贬伊犁,他的寂寞岂是常人能及,但他却高唱“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造福了一方百姓。韩愈被发配潮州,爱女死于途中。他的寂寞悲叹却化为了治国的动力,他在那个边远小城兴教育,修水利,受到所有百姓的拥戴,那潮州的山水竟尽姓了韩。(2007年北京卷高考《细雨闲花皆寂寞》)

这段文字把李煜、陆游、王维、元稹、林则徐、韩愈等人物的相关材料整合到一起,找到了他们的共同精神--“寂寞”。

又如:汉语作为唯一一种流传至今的象形文字本身的确具有难度,但绝非艰涩难懂。林语堂三五句话之间勾勒人物形态,简单直白;钱钟书写简单吃饭之事引出人生感慨,机智隽永;鲁迅用生活之语捅出一个活生生的阿Q,一下子将中国人的心理剖析得干净明白。这些都不难懂,而这恰恰是汉语的魅力,三言两语之间已言尽世间百态。汉语之美更是令人动容,李白的豪放绚丽,杜甫的沉郁顿挫,曹操的苍凉雄健,李清照的宛(婉)约含蓄,还有《红楼梦》里被曹雪芹把玩到了极致的谐音、伏笔。这种美丽,世上仅有。(2007年湖北卷高考作文)

这段作文,将教材中相关的材料都统一于“汉语”之下,让人觉得既陌生,又熟悉,读了之后,深深感受到作者对于材料的驾驭能力。

我们整天学习却又常常忽视的语文教材中,可以得到启发,获得有用的材料,获得写作的灵感,写出有声有色的好文章。高中生已经学过不少课文,在考试中将课文素材移花接木,是显示才华的重要手段之一。作文回归了语文课本,走近了作家,体现了人文,这样的作文岂不更妙?

(作者单位:浙江省绍兴一中分校31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