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1

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陈艳菊

陈艳菊湖北省竹溪县水坪镇中心小学442315

阅读教学的过程就是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运用感知、判断、想象等多种心智活动,体悟课文的思想感情,培养阅读能力的过程。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教学中一项长期的工作和任务。阅读能力是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分析综合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的综合体现。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培养。进行阅读教学不是为教而教,而是以阅读能力的培养为主。

一、充分认识学生的主体地位,潜移默化地进行点拨

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不能用自己的认知结果取代学生的认知过程,而要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引导他们独立思考,主动求知,敢想敢说,使其有所发现,有所创造,主动获取相关知识,提高语文学习技能。

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以读点拨。

其实,课文中意思并不深奥的词句,很多答案就在文中,有些学生却领会不到。这时,教师应用以读点拨法,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求得其解。例如,理解《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囫囵吞枣”和“张冠李戴”两个词的意思时,我让学生反复读第二节中的第五句话,学生反复读后终于明白:前半句是“张冠李戴”的意思,后半句是“囫囵吞枣”的解释。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第二种,结构相似的句、段、章,以类点拨法。

即只要把开头的句、段、章精讲,引导学生掌握方法,其余的句、段、章学生通过自读就可迎刃而解。例如,《詹天佑》的第二部分有三个自然段,主要意思分别是“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线路”。这三个自然段结构相似,每层都先讲詹天佑遇到了怎样的困难,再讲他怎样克服的。教学“勘测线路”这部分时,我引导学生“读——初知大意;思——遇到什么问题,怎样克服;议——生生交流;悟——领会人物精神”。然后,学生按照这四步方法自学“开凿隧道”和“设计线路”部分。这样的点拨提高了学生阅读课文的能力。

第三种,有过渡句或过渡段的课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阅读理解,使学生很快明白,过渡句或过渡段既是对上文的总结概括,又是对下文的提纲挈领。

例如,教学《赵州桥》时,教师抓住“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这一句挖掘,学生很快就会明白,本文主要介绍了赵州桥坚固、美观两大特点。

第四种,有的课文配有插图,图文并茂。

我们可以利用插图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情感,把抽象的文字具体化,为学生学习课文服务。

二、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探究

1.以境引趣

即教师带领学生入情入境,引起学生自学的兴趣。例如,教学《桂林山水》时,我充分利用电教媒体,再现书中所写的情境,并播放配乐课文录音。结果,学生从真实、鲜明的画面和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中体会到了桂林山环水绕、水倒映山的特点以及“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感受,产生了如临其境的感觉。自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随之高涨。

2.以疑激趣

即学生遇到疑问时,教师因势利导,激起他们自学的欲望。例如,教学《草船借箭》时,一学生提出质疑:为什么用“借“,而不用“取”“骗”等其他词?于是,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自主讨论,自主探究。最终,学生领悟了“借”的用法之妙,领会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3.以辩激趣

即在学生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让学生以辩论的形式与文本对话,紧扣课文难点,各抒己见。例如,教学《中彩那天》时,学生就父亲是否该还车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一方认为父亲应该留下车,这样既可以使家里的境况好转,又能实现梦寐以求的愿望;另一方则坚持不是自己的东西坚决不要。通过辩论,学生最后终于理解了父亲的做法,对父亲佩服至极。

三、有的放矢施教,教给学生方法,课外与课内并行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有意识地把自学的方法教给学生,并开展各种活动交流读书收获。这样既能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习惯,又能使学生从同学的汇报中有所收获,进而产生阅读兴趣。

要培养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培养初步的阅读鉴赏能力并不要求学生有丰富的生活阅历,只要求学生认识属于小学教材中课文所表达出的语言美、思想美,从而受到美的熏陶,并在审美熏陶中,获得课文的深入感知。

要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阅读技巧主要有朗读、默读、背诵、复述等能力。做到边读边想,读思合二为一,在读课文中提取课文的主要信息,培养语文感知能力。要求学生在阅读中做到以下几点。

1.语速适当,逐步达到朗读的要求标准,考察其语言感受能力,读后脑子里有何印象。

2.在教学中坚持对学生进行复述课文的能力培养。让学生先说说、再写写,注重说写结合,为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打好基础。

3.在背诵中要求学生抓关键词句,从理解到记忆再到理解的方式,提高背诵效率。

通过以上方式的训练,一定能使学生有感情地深刻地朗读课文,从而达到培养学生阅读技巧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