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内注射苄星青霉素疼痛效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4-14
/ 2

肌内注射苄星青霉素疼痛效果研究

李雪

李雪(河北省故城县医院外五科253800)

【摘要】目的:提高苄星青霉素肌内注射一次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方法:将我院门诊52例(104针次)需行双侧肌内注射苄星青霉素患者进行自身对照研究,苄星青霉素240万U行双侧肌内注射,左侧采用常规肌肉注射法,溶剂为注射用水,右侧采用改良注射法,溶剂为2%利多卡因。比较左右两侧肌内注射一次成功率及疼痛程度。结果:双侧一次注射成功率无显著差异(P>0.05),右侧比左侧疼痛程度明显减轻,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利多卡因稀释苄星青霉素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苄星青霉素肌注利多卡因疼痛

【中图分类号】R4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4-0064-02

苄星青霉素是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主要用以预防风湿热,治疗各期梅毒,也可用以控制链球菌感染的流行。苄星青霉素溶解后为混悬剂,需行深部肌内注射,由于颗粒大,较难溶于水,即使更换大号针头如8、9号针头行肌内注射也容易堵塞针头而使注射失败,且该药刺激性大,患者局部疼痛明显。本文就如何避免针头堵塞,提高一次性注射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门诊需行双侧肌内注射苄星青霉素的患者共52例(104针次),其中男32例,女20例,年龄18—65(45.0±2.0)岁,入选标准:患者神志清楚、均能清晰表达自我感觉且自愿配合调查,臀部无外伤、无红肿硬结,双下肢功能良好。

1.2药品注射用苄星青霉素,规格:120万U/支,批号H360202222,江西东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1.3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法进行研究,操作均由高年资护士完成。苄青青霉素采用双侧注射,左侧采用常规方法,右侧采用改良方法。护士操作前严格“三查七对”,并询问患者是否已进食(忌空腹),青霉素皮试是否阴性,向患者做好解释,告知进行该项对照研究的目的和方法,取得其同意和配合。护士注射前需备好抢救药品,注射部位选择臀大肌或臀中肌,双侧注射均采用坐位式,按照“一深三快二均匀”法(即一深是指进针要达肌内层;三快是指抽药、注射、拔针要快;二均匀是指药液充分摇匀、推药时用力均匀注射[1])进行肌内注射,操作时观察患者面部表情及疼痛反应,注射后询问患者感觉,以评价患者疼痛程度。每次注射后需观察30min,无不适方可离开。

1.3.1常规注射法:用5ml注射器抽吸3.5ml灭菌注射用水沿瓶壁缓缓注入120万U/支苄星青霉素瓶内(不拔出针头),然后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以免产生气泡不易排气,抽吸药液至针管内并在瓶内排气后拔出针头,立即吸入灭菌注射用水0.5ml,常规消毒皮肤,避开红肿、硬结部位,然后水平持针行深部肌内注射,注射完毕后用无菌干棉签轻轻按压1min。

1.3.2改良注射法:溶剂换为2%利多卡因,同上方法进行深部肌内注射。

1.4观察方法及评价指标①疼痛指标:根据患者主诉和面部表情变化评价疼痛程度。以WHO疼痛分级标准进行评估:0级为无痛,1级为轻度疼痛,2级为中度疼痛,3级为重度疼痛。②肌内注射成功以药液一次注入为成功,一侧注射2次及以上为失败。

1.5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两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双侧肌内注射一次成功率比较(表1)

表1患者双侧肌内注射一次成功率的比较

表2显示,右侧无痛率为65.4%,明显高于左侧无痛率5.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用盐酸利多卡因稀释苄星青霉素能明显减轻患者疼痛反应,效果优于灭菌注射用水稀释法。

3讨论

3.1体位苄星青霉素为了达到缓释效果,生产厂家在制作过程中加入了缓冲剂及混悬剂,从而有利于药物的稳定,延长药物的释放和吸收,而注射前需用溶剂使其溶解成为混悬液,此混悬剂有自发聚集趋向和增长趋向[2],具有很大的表面自由能,易在重力作用下发生沉降后聚结而不能分散,经研究证实使患者采取坐位,护士持注射器水平进针,可避免垂直进针导致针头堵塞而穿刺失败[3]。

3.2选择溶剂灭菌注射用水稀释苄星青霉素在肌内注射时引起局部的疼痛往往令人感觉比较强烈,经长期观察,用2%盐酸利多卡因作为溶剂[4],性质稳定,无配伍禁忌,可以使患者在整个注射过程中感觉不到明显疼痛甚至可达到无痛,轻松完成注射过程。

3.3配药由于混悬液以粒子形状大小分布,特别是粒子表面带电引起絮凝等影响,造成颗粒表面粘度大,且剧烈震荡所产生的泡沫药液抽入注射器内不易排气,浪费药液,降低疗效,所以操作时要将溶剂缓慢注入药瓶内且缓缓摇匀,瓶内排气可避免药物长时间与空气接触导致药物颗粒聚集成团而致的针头堵塞,拔针后再吸少量溶剂可使注射器针头及针栓部位充满而不至于混悬液滞留并聚集,稀释了苄星青霉素的浓度[5],在此需注意配置好的药液不能放置过久,必须要现用现配,防止产生不易分散聚集体。

3.4注射方法快速进针、缓慢匀速推注可使药液成持续流动状态并形成冲力从而避免药液颗粒聚积,从而提高一次注射成功率。

综上所述,用盐酸利多卡因稀释苄星青霉素,采取坐位姿势水平持针穿刺,并应用“一深三快二均匀”法进行肌内注射,较好的解决了注射器针头易堵塞和患者疼痛两个问题,步骤简单可行,治疗安全有效,患者对比满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葛秀洁,离雅萍,张海英.长效青霉素肌肉注射疼痛的方法介绍[J].护士进修杂志,2005,20(9):860.

[2]詹登钰.改良法注射苄星青霉素50例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28):87

[3]杜倩.两种肌肉注射苄星青霉素方法效果观察[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2,9(2):148-149

[4]吴晓霞.苄星青霉素肌内注射方法的探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17):101-103

[5]罗晓梅,江美霞,张映芬.改良抽吸药液操作技术在肌内注射苄星青霉素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1):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