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弘扬红色文化的意义与途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7-17
/ 2

新时代弘扬红色文化的意义与途径

李艳妮

华电能源哈尔滨第三发电厂,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摘要:现有装机容量160万千瓦,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期间的重点建设工程之一,是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由我国自己勘测、设计、制造、设备、施工、安装的大型火力发电机组。企业共有两期工程,一期工程为两台国产20万千瓦机组;二期工程为两台国产优化60万千瓦机组。近年来,企业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重发掘和传承红色文化,把弘扬红色文化作为鼓舞、激励职工继续奋斗的强大推动力。

关键词:新时代;弘扬红色文化;意义;途径

1国有企业传承发扬红色文化的现实意义

红色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坚定文化自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红色文化是涵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富有鲜明的、浓郁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属性。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永远朝气蓬勃迈向未来。”习总书记所说的“中国精神”就是红色文化的重要内容,有着极其丰富的时代内涵,在党的领导下的国有企业是孕育红色文化的重要阵地,国有企业的创新发展离不开中国精神的精神支撑,离不开和“中国精神”一脉相承的红色文化。工人阶级是红色文化的缔造者又是红色文化的传承者,传承和传播红色文化对于弘扬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企业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2传承发展红色文化的现状

红色文化不仅是国企企业文化最鲜亮的底色,而且是国企党的建设传承与发展的重要力量源泉。哈三人在长期的创新发展中形成了优良的红色文化传统,永葆创业激情,不忘“摇篮”初心的进取之道。多年来,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积极发挥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对职工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倡导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精神,强化职工遵章守纪、工作作风和爱岗敬业意识,打造了一支能打硬仗、积极进取、敢为人先的职工队伍,并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

3红色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有效方法

党的建设中创造的红色文化是企业文化的灵魂,企业文化是企业全体员工所共有的价值体系。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今天,哈三电厂能浴火重生甚至凤凰涅槃,以国企党的建设和红色文化为根基的企业文化发挥了软实力作用。通过深入挖掘传承红色文化,并将红色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自觉把这一优势与企业改革发展相结合、与职工的日常生活相结合,大力运用红色资源、红色传统、红色基因来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造了具有企业特色的“同行超越”核心理念,为企业打赢可持续发展攻坚战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在创业阶段,哈三电厂以红色文化为底色,用“艰苦创业”鼓舞人,用“团结协作”凝聚人,把改革开放的“红色基因”转化为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传承红色作风,职工发扬埋头苦干、奋力拼搏的“铁人精神”,吃睡在板房,昼夜奋战,争时间,保质量,两台20万千瓦机组分别提前一年投产,创造了高寒地区新机组提前发电的纪录。同时,哈三人把奋力拼搏、勇于争先的创业精神融入企业文化,沉淀了“安全、团结、务实、文明”的企业精神。

创新发展阶段,在国产首台60万千瓦机组安装、调试、投产过程中,职工发扬勇于创新、敢于担当、勤于奉献的优良传统,把“为民族争光,为国家奉献”的爱国主义情感深深融入到企业的二次创业中,以“发展民族电力工业”为己任、以“打造国产机组品牌”为目标,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使国产首台优化60万千瓦机组投入生产。在企业发展壮大中,积极履行社会责任,1998年,松花江流域遭遇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洪水,哈三人发扬“抗洪精神”奋战在抗洪保电一线,发电职工吃住在运行职工住宿,发扬“岗位就是前线、岗位就是战场”的主人翁精神,全体党员勇于担当,甘于奉献,让旗帜飘扬在抢险救灾战场,各个党支部迅速行动,组建各自党员突击队向抢险保供电发起了冲锋,哈三人用无私奉献唱响了红色主旋律。在“诚信奉献创新超越”的企业精神引领下,企业跻身全国一流火电厂行列。

在转型蜕变阶段,哈三人发扬不安于现状,不拘于常规,奋发思变的创新精神。2008年初,面对新的经营形势,企业提出了“建设全国特大型热电联产企业”的发展目标,对机组进行抽汽改造,哈三人攻坚克难,拼搏奉献,书写了我国热电联产机组抽气改造工程史上可歌可泣的建设奇迹,“以热兴电”发展战略取得了实效。

在每一个阶段,红色文化在促进企业发展中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在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哈三电厂始终坚持不懈地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作为红色文化的主色调,使红色文化融入企业文化建设,制定了与时俱进的发展文化,体现企业核心价值观的人本文化,先进科学的管理文化,倡导诚信道德的诚信文化,全员参与的安全文化,为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文化动力。

4弘扬红色文化的有效载体和主要措施

开展红色文化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以红色系列活动传承红色文化,将红色文化与企业精神相结合,与提高员工的执行力教育相结合,与勤政廉洁教育相结合,把红色文化教育作为教育和激励员工的有效载体和平台。利用党员活动日,开展多层次、多种形式的共同理想教育,通过组织观看《焦裕禄》等革命题材的优秀影视作品,引导广大干部职工认真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伟大人格以及英雄模范人物英勇奋斗、无私奉献的英雄气概,从而增强了职工热爱祖国、热爱企业、奉献企业、建功企业的光荣感和自豪感。通过“赠书增智”活动引领职工阅读红色书籍,畅谈心灵感悟,使“红色文化教育”深入人心。开展征集“好故事、好传统”,唤起职工对创业发展的温暖回记,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开展“唱红色歌曲,永远跟党走”活动。结合中国共产党建党和新中国成立等重要纪念日,开展文艺汇演、唱响红色旋律,积极营造“红色”氛围。通过活动的开展,使职工进一步了解了中国革命走过的光辉历程,潜移默化地从中受到了教育,丰富了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极大的满足了职工的精神文化需求。

把红色主题教育与日常教育相结合。国庆前夕,组织职工开展升旗活动,让职工牢记国企的责任与重托。举办道德讲堂、重温誓词、“党在我心中主题演讲赛”、“对党说句心里话”、“颂歌献给党红歌大赛”、“厂情厂史教育”、“党旗飘飘、党的光辉照我心征文比赛”、“红色故事汇”影片展播等活动为载体,使职工在实践中,传承红色文化,传播红色文化,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激发职工爱党、爱国、爱企业热情,促进企业加快转型、提升效益。

5结语

把红色教育与创先争优相结合。哈三厂党委将红色文化与创先争优活动相结合,开展争创“四强”党组织、争做“四优”共产党员为主要内容的创先争优活动,以此激励和教育员工。以“实施先锋工程,发挥堡垒作用”为载体,开展了“创先争优先锋队”“党员示范区”“党员佩戴党徽亮身份”“党员晒承诺”等活动,以党员的工作热情,带动身边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百色红色旅游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研究[J].方世川,陈潇潇.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