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提高学校教学管理水平的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0-20
/ 2

论提高学校教学管理水平的措施

陈延宏

关键词:教学;管理;措施

众所周知,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而拥有一支思想过硬、业务精湛的领导班子,更是一所有希望的好学校。作为学校的一名领导管理者,每天工作千头万绪,错综复杂,学校管理者能否对它进行科学的管理,直接关系到一所学校的成功与失败。在新形势下,如何优化学校的管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制定科学体制,加强制度管理

学校的制度管理是实现学校管理目标、理顺学校管理过程与环节的重要保证,是协调并有效发挥学校管理各要素的作用,确保学校教育教学及其他各项工作顺利实施的基础。要真正实现管理的目标,学校领导者必须要完善体制,发挥领导者的主导作用,必须加强学校领导班子理论素质学习,学会不断反,更新办学理念、提高管理水平,要具有奉献、敬业、创新、团结协作精神;要求以身垂范,树立威信,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要求团结和谐,齐心协力,充满活力,凝聚力强,战斗力旺,能带领广大教职工扎实工作,与时俱进,真正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思想,转变观念,由管理者变成示范者、引导者、服务者。同时,学校对全体教职工加强师德教育,始终把教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首位,认真学习并贯彻执行上级相关文件精神。对教师进行形势政策教育、法制纪律教育、师德规范教育,努力优化班子结构,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打造成为“学习型”学校,全力打造“学习型”领导班子,建立“学习型”教师队伍。组织教师参加政治理论学习,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外出培训,树立终身教育观念,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优化教师队伍,使学校从上到下有一种爱学、乐学、笃学的精神。

二、注重专业发展,提高教育质量

在教学上,加强狠抓教育教学管理,以教学工作为重心,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认真落实课程计划,落实教学常规;狠抓教学常规工作,重务实,重实效,制定教学规章制度,做到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坚持做到教学工作月月查,做到随时跟踪,加强督导。同时,学校领导在强化校风、师风、学风的管理上,从上到下,形成共识,齐抓共管,以此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特别是在教职工的管理上,用制度来约束人,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相结合。在打造品牌管理上,品牌是办学成功的最高境界,是学校的无形资产。为了避免学校发生信誉危机和形象危机、生源危机。管理者要树立主动经营品牌的管理意识和战略意识,广泛发动全体师生争做学校声誉和信誉的建设者和宣传员,抓住每一次得来的荣誉,运用各种手段宣传、提升学校形象,做到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

三、满足教师的正当需要,从根本上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教师作为人类社会成员的有机组成部分,工作动机依然需要自身以外的推动力量来激发。因此,要关心以下两个方面:

1.物质推动力。教师作为社会的人,也无不打上社会经济发展中一般人们生活的烙印。因此,物质需求是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的无可非议的客观动力,要尽力创造条件,对学校微不足道的物质、奖金刺激,尽量做到公正、公平,确实体现有付出有回报,能者多劳,多劳者,多回报。

精神推动力。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更注重于精神上的满足和追求。首先,应对教师不断加强教育,培育他们敬业奉献的精神,帮助他们树立高远的志向,工作中实行各种有效的精神奖励,实行多表扬少批评,把诸如评选先进、提职、晋级等与教师的工作业绩挂钩,要建立平等公正的竞争机制,不要因为一点蝇头小利,搞假象蒙蔽教师。

四、关心教师

关心教师,就必须自觉为教师服务,搞好教学管理,要时时处处心里装着教师,关心他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因此,要经常深入教师之间谈工作、拉家常、议时事、了解情况、征求意见,同时注意减轻教师的负担,给教师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由于教师的工作具有繁琐性的特点。因此,要体谅教师的苦衷,在教学上无关紧要的工作不搞,拘于表面应付的事不做,立足高效求实,时时刻刻,时时处处,想到教师。只有这样,教师的积极性,才可在不言之中调动起来。

五、培养新力,以一带十

时代在不断地迅猛发展,那么,人才也必须不断地更新、培养。学校是一个与时代接轨很近的人才培养之地。那么其培养人才的血液应不断地去更新。只有不断地更新新鲜血液,才能培养新人才,促进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但在更新新血液的同时需保留一些原有的血液,一次性抽干,生命必会很快灭亡。故教学管理者工作的计划能否顺利完成,学校的每一份子都有责任。教导处人员应该具有伯乐精神,有一双善于发现人才的眼睛,定期寻找千里马,培养一批优秀的教师。时代的迅猛发展,对教师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新课改的全面实施,更是进一步考验教师各方面的能力。如:定期给予教师在管理上、教学上、心理上的培训是十分有必要的。使他们提高教学水平,增强管理能力和减少职业倦怠,以积极的心态去热爱教师这一行业。然则,就会有一人成功,十人效仿,慢慢带动后进力量,使整支队伍迎头而上。

六、管理“有术”,疏通脉络

英国福雷斯特说:“我们可以由读书而收集知识,但必须利用思考把糠和谷子分开。”我们努力工作的同时需掌握其事物发展的规律,掌握其中的技巧,做事才能事半功倍。教学管理者工作繁琐,细致,是一项考验人管理能力和工作均衡分配能力的工作。如管理者“无术”,那么就很难去均衡制定和分配处理各项任务,很难带领教师的前进。犹如作为一名班主任一样,没有一定班级管理技巧,是很难管理一个班级的,班级就会形同一盘散沙,形成不了凝聚力。现在很多的教学管理工作人员大都是从教师中选拔出来的,上岗前没有参加过特定的培训,以至于不能更快更有效地适应工作,每天忙碌地工作却没有效率。如:教导处工作人员在做好教导处教学常规工作的同时,要做好新一年的招生及编班工作;做好开学初的教研工作计划;做好课程表的编排工作;做好教师考勤工作;做好档案的管理工作;做好教学的常规检查工作;完善学科竞赛制度,组织好各科竞赛和阶段检测工作;办理学生学籍异动手续;做好图书、电教、实验方面的工作;做好听评课的工作;开展好新课改;抓好科研工作;做好校本课程开发工作等。做这些工作必须的掌握一定技巧,疏通好脉络,像工厂中的流水线生产一样,一个个环节落实,最终生成“产品”。

七、探索新知,不断改进

没有探索精神者,必是原地踏步者。事物是不断发展的,是不断变化的。那么,知识也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勇于去新的领域探索新知,在旧知识的基础上探索新知,使自己更上一层楼。教导处是身负着祖国的教育事业发展的重任,必须要有长远的眼光,着眼于未来的心境。唯有不断地探索新知,才能及时改变教学计划,教育目标及教育策略,才能让学生走在时代的前列。如:不断地进行新课改,新课改是针对在快速发展的21世纪而提出的新的教学方式,时代在发展,教学教育方式也必得随之而改变。教学管理者肩负着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因此,必须把新课改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并不断地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而不断改善新课改策略,创建属于本校的最为合乎实情的课改模式,而是照搬其他新课改之地的策略。

总之,教学管理上没有“轰轰烈烈”的大事,正如所说:“教育无大事,处处是楷模”,它需要的是科学、客观、理性、扎实、公正、实效、细心、恒心、耐心、精心,一步一个脚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时代的需要,我们只有不失时机的,积极主动的,分阶段的,脚踏实地地进行管理变革。在动态中寻找管理办法,我们的学校才能真正走向成熟,才有可能在竞争中获胜。

(作者单位:广西合浦县西场中学53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