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模式创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20
/ 2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模式创新

伍成兵

(重庆市荣昌中学校,重庆荣昌402460)

摘要:新课改意在促进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在新课改的过程中,发现了高中物理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教学模式单一,忽视学生主体性,教学目标单一,忽视核心素质培养。物理教师要丰富教学情境,提高学习的趣味性;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强化核心素养的培养;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分析实际问题,这些创新的物理教学模式,意在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关键词:新课改背景;高中物理;教学模式创新

高中是学生最为重要的学习阶段,物理学科作为一门理科课程,在整个高中学习阶段,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新课改背景下,物理教学依旧存在一些问题,表现为教学模式单一、教学目标单一、教学方法单一、学生主体性体现不明显等。为了改变这种局面,高中物理教师要创新教学模式,运用多样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率,掌握物理知识的同时,形成良好的实践能力。

一、高中物理教学的典型问题

(一)教学模式单一,忽视学生主体性

部分高中的物理教学中,教师依旧沿用了传统教学模式,高中生处在了教学中的被动位置,这样学生的主体性就得不到重视,学生学习积极性没能很好地激发出来,学习效率比较低,也不利益培养物理核心素养,学生单纯学习了物理知识,而实际应用能力不是很强。

(二)教学目标单一,忽视核心素质培养

面对着高考的压力,大部分教师选择强学生知识的掌握,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物理核心能力的培养。这种教学目标过于单一,欠缺对学生综合素质以及能力提高的重视。

二、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模式创新方法

(一)丰富教学情境,提高学习的趣味性

创新教学模式,首先就应当有着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情境化教学则是其中一种,丰富教学情境,能够有效吸引学生注意,提高学习活动趣味性,一改以往死板的教学方法,通过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分析,探索物理这个神秘的世界。

在《弹力》的教学中,教师将小实验和问题情境结合在一起,一方面吸引学生注意,一方面强化了学生的动手能力。首先,教师演示实验,拉伸“弓”的弹性绳。引导学生观察弹性绳,受到拉力作用,发生了什么现象?引出形变的知识点。为学生提供了实验器材,橡皮泥、握力圈。通过这样的设计,让学生亲身体验形变,知道什么是形变。然后,分析比较这两种形变的不同之处?组织讨论交流,形变的概念是什么,学生讨论后,板书写出形变概念。之后,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形变实例,让学生辨别它们分别属于哪一类形变?用较小的力拉弹簧,提问弹簧的形变,是弹性形变吗?先让学生根据自身生活经验及常识,说出弹簧在一定的力作用下也能成为范性形变,并由学生自己动手展示,从而引入弹性限度。总结:如果形变过大,超过一定的限度,搬去作用力后物体不能完全恢复原来的形状,这个限度叫弹性限度,并强调出,任何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都有弹性限度。

(二)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强化核心素养的培养

高中物理教学中,物理教师要提高对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视,关心学生本体发展,训练学生进行创新,帮助学生构建自我发展机制,不能单纯地传授重视,因此教学中一定要体现出学生主体性,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

教授“自由落体”知识的课堂上,教师设疑:重的物体一定下落得快吗?你能否证明自己的观点?给出猜想:物体下落过程的运动情况与哪些因素有关质量大的物体下落速度比质量小的快吗?让学生通过试验,验证猜想是否正确。组织合作探究活动,取两枚相同的硬币和两张与硬币表面面积相同的纸片把其中一张纸片揉成纸团,在下述几种情况下,都让它们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观察下落快慢情况。情况1: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一枚硬币和一个与硬币积相同的纸片,可以看到硬币比纸片下落得快,说明质量大的下落得快。情况2:两张完全相同的纸片,将其中一张卷紧后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观察到卷紧的纸团比纸片下落得快,说明质量相同时体积小的下落得快。情况3:将一枚硬币与已经粘贴了纸片的硬币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观察到一样快说明体积相同质量不同时下落一样快。情况4:一块面积较大的硬纸板、一个小软木塞,分别放到已调平的托盘天平的两个中可以看出纸板比软木塞重,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它们软木塞比纸板下落得快,说明在特定的条件下,质量小的物体下落得会比质量大的物体还快。经过分析、讨论,学生和教师一同得出了结论,物体下落过程的快慢与物体质量(轻重)无关。

(三)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分析实际问题

高中物理知识比初中物理知识更有深度,与生活的联系更加紧密,以此新课改中对于物理教学模式的创新,要重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从而让物理课本上的知识走进学生生活,引发学生注意,通过教学帮助学生分析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生活中圆周运动”一课中,教师教学中,紧密地联系了生活实际,让学生知道了物理知识与生活的关系,物理知识掌握更牢固,也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课堂上,教师以火车过弯道为例,观看火车过弯道的影片和火车车轮的结构的系列图片,请学生注意观察铁轨弯道的特点和火车车轮的特殊结构。提出问题:请根据你所了解的以及你刚才从图片中观察到的情况,说一说火车的车轮结构如何?轨道结构如何?然后,以轨道将两车轮的轮缘卡在里面为基点,提出问题:如果内外轨一样高,火车转弯时做曲线运动,所受合外力应该怎样?需要的向心力有哪些力提供?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进行弊端分析,提出问题:火车的质量很大。行驶的速度很大,如此长时间后对轨道和列车有什么影响?如何改进才能够使轨道和轮缘不容易损坏呢?再次展示火车转弯时候的图片,提醒学生观察轨道的情况。学生解答出这些问题,就能很好地理解物理知识,并将其应用在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大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课改中,创新物理教学模式,重视学生素质培养和能力提升,新教学模式不但要传授给学生知识,还要将教材之外一些物理知识,联系到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毅飞.新课标理念下高中物理教学改革创新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5(42):56-57.

[2]谢孔彪.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模式创新探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03):90-91.

[3]解晓香.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5,1(1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