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更具“语文味”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9-19
/ 2

让语文课更具“语文味”

吴彩英

吴彩英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祥华中心小学362422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而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就是对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所以语文教学除了要给学生传授知识、进行知识的滋养外,更要给学生的心灵以文化的洗涤。只有这样,语文教学才真正践行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教学思想。

有位教师上《蜘蛛织网》一课,当讲到蜘蛛历尽艰险织成大网捕捉飞来的小虫时,引导学生质疑,学生对蜘蛛捕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提出了许多有趣的问题:

蜘蛛是怎样织成网的?蜘蛛网为什么能粘住小虫?蜘蛛是怎么吃食的?……

针对提出的问题,学生在课堂上议论纷纷,但只能解决一二。综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这位老师提炼了一个研读专题:蜘蛛捕食的秘密。学生兴趣盎然,在课堂上查找资料,合作研究,寻找问题的答案。交流围绕“蜘蛛捕食”展开,更是热闹:

生1:蜘蛛有八条腿,是灵敏的“震动感受器”。生2:我补充,蜘蛛平时总是用腿紧紧地拉住蛛网,一有飞虫落网,发生震动,它便能立刻判断出方向,迅速地向猎物扑去。生3:蜘蛛的视力极弱,几乎是“瞎子”,但能凭腿的感觉立即知道是否有飞虫落网。而如果震动太强烈,可能会有外来伤害危及它的生命,蜘蛛就马上逃走。生4:我知道蜘蛛结网的丝,横的直丝是一种干丝,没有粘性,蜘蛛平时在这种干丝上活动。圈形的丝是一种粘丝,一旦需要走粘丝时,它便从腿上分泌出一种油质作润滑剂。因此,蜘蛛织的网能粘住飞虫,却不会粘住它自已。

这个教学片段,围绕“蜘蛛捕食的秘密”组织教学活动,不否认学生在研究、探讨、交流的过程中懂得了许多有关蜘蛛捕食的知识,但我要问:这是语文课还是常识课?如果是语文课,那么语文的本位又是什么呢?

著名语文特级教师钱梦龙2001年12月15日在中国教育学会主办、武汉教育学会承办的“全国中小学语文本体教学展示报告会”上指出:语文教学要回到语文的本位上来。学语文就是学习语言,能正确理解、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组织指导学生学习语言,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基于这样的理解,许多类似于《蜘蛛织网》的教学,例如讲《猫》讲成了一堂小猫常识课、讲《看云识天气》讲成了一节气象知识课等等,一下子都找到了问题的结症——种别人的田,荒自己的地。

我们知道,每一个学科都有其自身的特点,每一个学科的教学都有其独特的规律,更重要的是每一个学科都有其固有的任务,语文学科也不例外。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能力,即听说读写的能力。其中听和读是一路,都是为了了解别人的思想;说和写是一路,都是为了表达思想叫别人了解。提高了了解能力,表达的本领就能加强;提高了表达能力,了解的本领就能加强。”既然是这样,语文的课堂教学就应该立足文本,扣住中心内容,然后采用不同的形式加以呈现,从而使学科内在本质的东西呈现出来,让人易于理解和接受。从某种程度上说,语文是离我们的生活和人生最近的一门学科,所以在教学中除了理性的知识传授,更应该注重感性的情感的品味和咀嚼,只有这样的教学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本位回归。

语文教学是以文本为依托教学生识字、说话和写作,即“对学生进行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教学,既要教学生话语听说,又要教学生文章读写”,而不是进行纯粹和高深的思想教育和人生观、价值观的重塑,这些任务应该是由思想政治课来完成的。按照这样的原则指导教学,立足文本自身,师生共同玩味文字之义、篇章结构之法、表情达意之策、思想情感之味,基本上就完成了教学的任务。当然,师生立足文本对其进行适度的延伸和拓展也是可以的,但不能走入“恋思癖”的误区。就上面提到的三篇文章的教学,立足文本,从中截取精彩的内容,选择恰当的切入点,师生共同玩味品读,去感受文辞之美、用语之精、思想之深及其谋篇布局之法,这比单纯地从思想的层面去挖掘各种杰出人物的爱国情愫、作者高远的人生境界和有关的历史文化要实在得多。毕竟,对于初中的孩子,尤其是起始年级的孩子,深奥的道理、深邃的思想离他们的生活太遥远。如果每一篇文章都是采用离开文本而随意解读的话,学生只能是雾里看花,一头雾水。从长远发展的眼光看,语文教学不是以缥缈空灵的思想和道理去教育学生,应把务实而易于理解的知识内容传授给学生,培养他们终身学习的技能和习惯,“与其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当然,作为一门“心灵的学科”,语文既要有情感生活,也要有心智的活动。斯腾伯格说:“教育的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引导学生的思维,这也是教育最令人欢欣的目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文本为依托,有目的性、针对性、启发性地设计有梯度的问题,然后利用各种教学因素,向学生提供知识、思路、情境和机会,组织学生合作探究,从而实现对问题的解决。语文课只有成为“生疑——质疑——释疑——激疑”环环相扣的过程,学生的思维火花被点燃后,才能积极主动地自主学习、积极思维。不过,这里的问题设计必须立足文本,只有这样,学生的分析才有依据,思考才有方向。

总之,语文教学是立足学科本身对口头语言进行训练、对书面语言进行解读品味并培养学生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能力的活动。只有抓住这个核心,语文教学才是本色当行。如果我们把教材丢在一边,学生远离课文,架空内容,天马行空地发表所谓的独立见解,教学的“语文味”便会越冲越淡,甚至造成学生思维的浅化和弱化。长此以往,语文学科滋养情性、提升品位、提高素养的价值就会与学习者渐行渐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