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步主义教育”对当代高等教育的启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7-17
/ 3

“进步主义教育”对当代高等教育的启示

田伟力

田伟力遵义师范学院南白分院

【摘要】进步教育运动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美国出现的教育革新运动,对当时的美国学校教育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不少学者探讨了进步教育对学前教育以及义务教育的借鉴作用。本文探析了进步教育在教育目的、教师观、学生观、课程观等方面对当代高等教育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进步主义教育高等教育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1)13-0065-02

进步主义教育是20世纪上半期盛行于美国的一种教育哲学思潮,其基本目的是,从根本上改革美国学校教育制度,进而最大限度地解放儿童,使儿童真正得到自由的发展,对当时的美国学校教育产生相当大的影响。其主要观点有:强调儿童应处于学校教育的中心;重视学校的社会功能,强调学校应成为理想的家庭、完善的社区和雏形的民主政治,在促进民主制度的发展方面发挥巨大作用;主张学校课程应尽可能与实践活动相联系。认为这样做不仅可以唤起儿童的意愿,使他专心致志,而且能摒弃以往的抽象的、无意义的形式训练链,并把各门学科统一起来,使学生获得知识的整体;强调培养儿童自我探索和创造的精神。被杜威誉为“进步教育之父”的帕克说:“教师的伟大工作是指导学生发现真理”,使学生养成探究、发现和使用真理的习惯。本文探析了进步教育在学生观、教育目的、教师观、课程观等方面对高等教育的启示意义。

一学生观的启示: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教育的中心

以儿童为中心的学生观。进步主义教育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观,认为是儿童而不是传统的学科内容和价值观决定学校的课程和活动,强调儿童的自由、儿童的创造性,重视培养儿童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的任务就是要根据儿童本能生长的不同阶段供给他适当的材料,促进本能的表现与发展。因此,教育应该是主动的,应该与儿童的兴趣相联系。

进步主义教育把实用主义世界观、认识观、方法论和机能心理学作为理论基础,其突出贡献在于提出教育教学重心的转移问题。在它的教学方法里,它把学生“从教师的羁绊中解放出来了”,学生不但是学习的能动的主体,而且是教学活动的主动参与者,从而完成了使儿童“从外边静观的认识到变动不居的世界这幕话剧的积极参加者的认识”这一历史转变。

教学的重心经历了从教师到学生、从教到学、从知识积累到能力培养再到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就是要培养“躯体、心智、情感、精神、心力融汇一体”的人,也就是既用情感的方式也用认知的方式行事的情知合一的人。要把学生作为一个活生生的、完整的人进行全面的培养。人的学习不同于一般动物学习,不仅要重视人类认知结构,而且要关注人类情感、价值观、态度等最能体现人类特性的因素对学习的影响。要理解学生的行为,必须理解他所知觉的世界,即必须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待事物。要改变学生的行为,首先必须改变其信念和知觉。更应该关注学生的高级心理活动,如热情、信念、生命、尊严等内容。从全面发展的视角关注学习者整个的成长历程,以发展人性;注重启发学习者的经验和创造潜能,引导其结合认知和经验,肯定自我,进而自我实现。

二教育目的启示:培养学生的探索和创新精神

1999年初国务院转发了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其中提到要“继续并加快进行‘211工程’建设,大力提高高等学校的知识创新能力”。教育部2004年2月10日颁布的“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除了继续实施以重点学科建设为核心的“211工程”之外,还要继续实施以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为目标的“985工程”。两者的核心都在于把提高高校知识创新能力与提高高校的培养创新人才的能力结合起来。

创新是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对于新问题的分析和创造。必须勇于提出目前尚未提出或未解决的科学问题,得出他人没有得出的结论、见解或看法,认识结果要有新的经验内容。也就是永远要对新鲜的事物敞开心灵,准备接受新的知识、容纳新的观念、探讨新的奥秘、追求新的结果。

2000年6月5日,江泽民同志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发表了题为《在全党全社会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的讲话,指出:“科学精神的内涵很丰富,最基本的要求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接着,他对弘扬科学精神具体提出了四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热爱科学、崇尚真理;勤于学习、善于思考;甘于奉献、攀登高峰。最后又把科学精神归纳为十六个字:实事求是、探索求知、崇尚真理、勇于创新。

鼓励创新意识。大学是传授知识的地方,更是创造知识的地方。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勇于生疑、敢于质疑,要探究历史理论,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三教师观的启示,教学是双主体互动过程

权威性与平等性、民主性。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强调以儿童为中心,要求发展儿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育应该是主动的,应该与儿童的兴趣相联系。强调教育要以儿童为中心,自然就要淡化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权威意识。进步主义教育理论反对传统教育中教师所具有的那种专断性的主导作用,认为那种由上级的权威者把所必须接受的东西传给下级的接受者形成的教育体制,不是教育,而是灌输、宣传。

文化反哺增强了当代大学生平等意识、主体意识,他们渴望与主体或其他客体互相沟通探讨,渴望主体换位思考,理解学生的难处;彼此间建立起信任、平等的朋友关系。

主体和客体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对基本范畴,也是教育活动的最基本的因素,两者的关系也是教育活动中最核心的关系。传统的教育主客体特征、角色分工等较明显,主体即教师,客体即学生。囿于客观条件和诸多因素,传统文化的掌控者主要是社会精英阶层,他们牢牢把持着文化话语权。这种少数人主宰文化世界的状况,在文化反哺时代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从理论上讲,网络文化基本上是一种没有门槛、没有限制的文化交流与沟通,而且能够实现全民参与。对信息和知识的垄断难以为继。

文化反哺现象的出现,使得大学生在思想上所受到的影响面得以成倍地扩大;文化反哺现象的出现,使得当代高校教育工作中教师与学生的地位、角色发生了一些变化。中国传统根深蒂固“长幼有序”的思想受到冲击。强调互动双方的地位平等以及互动双方应共用一套社会标准。教育过程的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打破了教育工作者与学生之间的固定地位,教育工作者与学生都是教育的主体,他们之间地位平等。当然也就不存在权威。

亚里士多德早就有“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的名言,法国哲学家笛卡尔也提出“怀疑一切”,这反映出人们敢于怀疑、敢于追求真理、不盲从权威的探索和创造的精神。

四教学观的启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以解决问题作为方法的教学观。杜威指出,“教学的过程就是培养思维习惯的过程”,依据思维的顺序,教师首先应给学生设置一个使其感兴趣的、真实的、经验的情境,使学生在情境内部产生真实的问题,让学生充分占有学习资料,观察问题;最后通过应用来检验学习的想法。

课程本质观指导下,儿童经验获得的方式是“做中学”(Learnbydoing),照顾儿童的生活。与学科课程相比,该课程观把出发点放到了学习者身上,实现了课程本质由“物”到“人”的转变。

教育应改变过去封闭、僵化、灌输的单向专制特点,走向开放、多样、超越时空限制的双向交流的民主化趋势。它需要我们积极地探索教育的方式、方法以及内容的科学合理。

网络行为主体在参与信息传播过程的同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与其他行为主体进行双向或多向的交互活动,在这一过程中信息不仅得到了传播,而且也得到了丰富。教师应自觉从话语霸权生成的神圣光环桎梏中解脱出来,还原为“社会人”本来的面貌,把自己定位于一名学习者、研究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使文化传承和文化反哺有机结合,促进师生之间教学相长。

江泽民同志在北京大学百年庆典上的讲话中对青年大学生提出了四个统一的“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的要求,实现教育与生产的有机结合,走实践成才道路。通过加强社会实践,提高在校学生的社会化程度,提高在校学生对社会的认识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掌握必要的进入社会角色的知识和技能,为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打下必要而良好的基础。

五课程观的启示:重视高校的社会功能

杜威认为“学校即社会”。1995年《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应与时俱进,顺应社会成长的需求。教育要了解、满足社会的需求,反映了时代精神吻合时代的特征;高等教育不应是远离生活、远离世界的“玄学”。高校不能长期自我封闭,目前中国高校发展主要面临的问题是不注意与社会接轨。许多高校习惯关门搞自己的事,长期自我封闭,不与外界接触。同样,学生不仅是接受教育的对象,其首先是社会成员。他的生活、学习、知识、能力最终要被社会所检验,要为社会服务。

传统教育直接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与其生活经验无关的书本知识和一些抽象的、枯燥的符号。将教育作为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的学校,把参加现实生活作为媒介,把教师传授知识的课堂改造为学生活动的园地和生活的乐园,引导学生积极投入活动,在活动中学习,不知不觉地养成品德和获得知识。

高校学生的社会化伴随改革开放进程和我国的教育改革蓬勃发展,高等教育呈现大众化和开放化趋势,在人才培养中注重了知识与能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大学生的社会化程度也有了较大提高。但在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中也存在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正如苏联教育家鲁宾斯坦所说:“教育的主要任务恰恰在于通过各种途径把人们和生活联系起来,要从各个方面向他提出使他感到有意义、有吸引力的任务,使他把这些任务当作自己的任务去解决”。

高校教育的任务就是实现大学生的社会化,就是通过社会化教育,使大学生由学生角色向社会角色转变,从而适应社会需要。大学生的社会化是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认知行为、心理智能等素质与社会要求相统一的过程。所以大学生社会化不仅仅是学生的自主选择的结果,更是教育培养的结果。

我国现阶段正处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政治、经济、文化对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了许多问题和挑战。高等教育正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过渡。探析“进步主义教育”对高等教育的启示,从而推动高等教育改革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任钟印主编.世界教育名著通览[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981

[2]江文芬、秦家胜.学分制与大学生社会化[J].南方冶金学院学报,2004(3)

〔责任编辑:王以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