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音乐课堂教学方法的改变及创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3-13
/ 2

浅议音乐课堂教学方法的改变及创新

刘新颜

刘新颜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职教中心271000

摘要:教学中创造富有激情、充满活力的课堂气氛,教学手段非常重要。同时,教学用具在音乐课堂上运用也很必要,特别是多媒体演示比较生动、具体,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虚幻的音乐形象具体化,复杂的音乐知识简单化、趣味化,弥补过去音乐教学中看不见摸不着的缺陷,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音乐作品。音乐课堂教学不是以培养音乐家为目标,而是通过古今中外各类型经典音乐作品的演唱、演秦和欣赏等教育、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仔细聆听,认真体验,使其内心情感渗透到作曲家所表现的丰富情感世界中去,在高雅艺术的熏陶下,其身心就不断地得到愉悦,从而使心灵得到升华。

关键词:音乐教学选题创新方法

引言:音乐课堂教学的目的是要培育学生对自然、社会生活、艺术具有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所以在以后的音乐教学中更要加强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方式。另外音乐教育是民族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中应该更加突出对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的塑造。法国大作家雨果曾说:“开启人类知识宝库的钥匙有三把,即数学、文学和音乐。”所以,我认为要提高学生对作品的览赏能力、分析能力,就必须转变与更新我们的教学方法与教学观念。

一、音乐课堂教学方法的改变

1.欣赏教学改变为“启发开放式”教学。所谓的“启发开放式”是指在教师的启发下,由学生自己充分发挥自由联想和想象,在不离开音乐共性、作品思想的前提下,让学生根据音乐进行再创造。首先,音乐是一门艺术学科,它具有社会科学的一般特征,同时还具有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其次,学生之间存在着个别差异。音乐欣赏是人们感官的直接感受,这个感知的过程可以理解为在记忆的基础上完成的审美过程。了解作品的整体,还要注意很多细节,比如:和声、旋律、速度、音区等等。

2.“求异思维式”的教学方法。音乐本身就是一门模糊的艺术,没有什么对错而言,音乐课堂是一个可以畅所欲言的地方,也没有对错可分。所以,在音乐教学上,学生有权利说出自己的想法与意见,锻炼自己的“求异思维”。例如:欣赏完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后,学生们认为《梁祝》的结局太过悲凉是否是对封建制度的默认和赞同?是否《梁祝》结尾的音乐对爱情主题的简单再用来反衬祝英台撞死在碑前留下的荡气回肠的千古的遗憾?

3.“民族情感”启发的教学方法。音乐可以陶冶一个人的爱国情操,同样爱国情感同样可也帮助我们更好地欣赏音乐作品。爱国主义是任何一个人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浓厚的感情。在国歌、民族音乐的欣赏中可以通过“爱国”这一情感,将音乐课的思想教育与音乐艺术的美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来启迪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如:在学唱《国歌》时,除了让学生了解它的歌词意义、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外,更要抓住歌曲中号角式的呼喊,再三强调的“前进”,后半拍起的急切呐喊及三连音的运用等音乐本身的特点,即准确地表现了歌曲,又激起对祖国无比热爱之情,进而树立时代责任感。

二、音乐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

1.擂台赛式教学方法。把音乐课堂变成一个竞赛的场所,把学习知识变成打擂的形式,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也可以增强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在学习《民歌》一课时,把学生分成4个参赛小组,通过“民歌知识问答、辨别不同地区的民歌、赛歌”三个环节的竞赛,不仅使学生主动地掌握有关民歌的知识,还在“赛歌”这一环节中,充分展现了自己的音乐才华。在紧张、活跃的气氛中完成本课的教学内容。

2.游戏式教学方法。每个人都喜欢做游戏,学生更是不例外。将以讲述、静听、观看为主的教学内容改换成一种游戏节目,让学生自己表演,必要时改变学生座位,可以改成“半圆型”或“马鞍型”,撤去讲台或将讲台置于一角。教师由“主角”改换成“导演”,上课时,让更多的学生参与,上台表演,从游戏中获取音乐知识,感受音乐的美妙。

3.声势训练教学方法。根据不同的特点,可以选择一些活动范围小,动一点脑筋的活动,目的是提高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我所指的声势训练就是让学生做,课堂气氛就会活跃,学生的情绪一下子就会高起来。并从中学到很多知识和道理。如:让学生左手匀速地拍,右手比左手快一倍或左手画圈,右手上下直线拍,便会感觉两手程度不等的互有牵制和干扰。这说明各自独立活动,互相协调的双手活动平衡能力的获得也要经过一定的锻炼,也使学生懂得双手活动平衡的练习,在音乐中具有重大的实际价值。通过这个教学内容使学生不仅学会音乐也懂得了集体的重要性。“在音乐教育中,音乐只是手段,教育人才是目的”。

结束语:音乐课堂教学方式方法上的创新可以说是千姿百态、不拘一格的,需要我们这些音乐工作者信心百倍地去探索和完善,在创新中求发展。同时,我们不仅要向学生传授音乐知识,而且要在各种形式的音乐活动中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我相信,在音乐学科中培养和弘扬民族精神,是发展我国音乐教育的一条前景辉煌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彭吉象《艺术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刘再生《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

[3]布克(p.cBuck)《音乐家心理学》.147-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