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积方能薄发——谈语文积累的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5-15
/ 1

厚积方能薄发——谈语文积累的作用

王翠芳刘子清

王翠芳刘子清(诸城市石桥子初中山东诸城262200)

语文是一门积累的学科,没有积累,一切语文活动都无从下手,也毫无意义。数理化上课时懂不懂,“懂”字至关重要;语文课没有听不懂的,全靠课内外多多积累,关键在一个“积”字。语文课的积累到底包括哪些内容?我认为,语文的积累实际上包括两大类,一是语言材料的积累,二是语文素养的积淀和培养。

先谈谈语言材料的积累。历代语文教育家,教学老前辈都重视语言材料的积累。郭宗明先生认为学习语文的规律是“早起步,死记硬背”,朱作仁教授说是“大量读写,读写结合”。说法不一,但都同样地突出了积累的重要。所以,学习语言类学科,要注意积累语言材料,要有积累的意识,这是符合语言类学科的学习规律的。我国古代私塾中的语文教学就很重视背诵,尽管学生当时是没有理解的死记硬背,但能为其以后的学习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和良好的语感,从而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中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记忆的高峰期,我们应该鼓励并督促他们去多记、多背。

积累语言材料的方法,一是背记,例如,多背些好词好句好的语言片段或好的现代文,就能极大地扩大词汇量。把一些名言、警句、格言、熟语、歇后语背得滚瓜烂熟,就能化为己有,运用时自然能脱口而出。古话说:“读熟《贤文》会说话。”“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能吟。”可见,对于熟语和古典诗词的背记,其积累的意义和作用是很显著的。

积累语言材料的方法之二是摘记,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古人又云:“不动笔墨不看书。”摘记的意义一在过程,二在于储存备用。因为抄摘的过程就是一个熟悉的过程、记忆的过程;“书到用时方恨少”,若有一个储备仓库可以随时取用,也就不怕临时不够用。我觉得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制订一个循序渐进的积累计划,特别是初中生,作文尚处在起步和发展阶段,各级语言材料、名言警句、格言熟语仍然是作文所欠缺的基本材料,对他们的写作来说,积累是很重要的。可以指导学生在初一阶段积累成语、名言、警句、格言、歇后语等,在初二阶段积累古诗词、现代文中的好词好句或优美片段,在初三阶段积累文言名篇、中外名著中的经典文段等。

语文的积累还有另一类,那就是语文素养的积淀,包括情感品质、审美品位、表达能力、思想水平等,这也是一种积累。语言材料的积累是具体的,直观的,而语文素养的积淀则是抽象的,无形的;语言材料的积累容易,好操作,语文素养的积淀却很难,难在过程,难在效果,更难在操作。其实素质教育的中心即在于此,语文教学改革的关键也在于此。

语言素养的积淀,首先存在于语言材料积累的过程中,语言材料的积累既然是个品悟和学习和过程,当然也就对语文素养的形成有重要作用。

如果说语言材料的积累重在记、背、摘,那么语文素养的积淀则要重视朗读和品悟。朗读是品悟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品悟又是形成语文素养、提高情感品质和欣赏水平的主要方法,所以,语文教学要重朗读,重背诵,重品悟。

语言素养的积淀还存在于写作的过程中。写,首先是对语言材料在理解、记忆基础上的运用,也是个思想感情的输出的过程。词汇量,语感的组织语言材料的能力,情感品位,思想深度,以及创新能力无不在写这个过程中得到整合与运用。这个运用过程就是语文素养的实践和提纯的过程,多写作无疑能养成文人气质。

语言素养的积淀还存在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过程中,良好的习惯能使人终身受益;良好习惯的养成必将带给学生以良好的语文素养。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次行为的结果,而是在不断重复中形成的,这与语言素养需要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特质是相通的。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如爱读书看报的习惯,不动笔墨不看书的习惯,遇到生字词查字典的习惯,写日记写课外作文的习惯等等,在形成习惯的每一次重复的行为中,语文素养便能“一个个分子”地积淀下来。

无论是语言材料的积累也好,还是语文素养的积淀也好,光靠一个学期二、三十篇课文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光靠一个学期五、六篇作文的训练数量也是远远不够的,语文教学必须大大地向课外扩展和延伸。

只要抓住语文的特点与规律,方法得当,坚持积累,持之以恒,一段时间下来,相信无论是对于教还是学,都是绝对有效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