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急性脑血栓脑梗疗效的观察张艳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9-19
/ 2

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急性脑血栓脑梗疗效的观察张艳

张艳

湖南省湘西州龙山县中医医院湖南龙山416800

【摘要】目的:探讨在治疗急性脑血栓脑梗时采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来我院治疗急性脑血栓脑梗的患者98例,将其分为两个小组。对其中一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作为对比组;对另外一组则使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作为研究组。分别在治疗前后利用脑卒中康复运动功能评量表对两组患者上肢、下肢和基本活动能力进行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康复运动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其中研究组评分明显高于对比组,两组数据存在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急性脑血栓脑梗患者的运动能力,提升患者预后生活质量。

【关键词】急性脑血栓脑梗;早期综合康复治疗;疗效

脑血栓是一种较为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其一般为慢性疾病,由于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就会导致部分脑神经受损,影响肢体功能。如果患者的脑血栓发生脱落,就会造成局部血管阻塞引发脑梗症状,使得脑部血管狭窄加重或完全闭塞。该类疾病一般发病较急,对患者身体会造成较大的损伤,致瘫率较高[1]。本文即是研究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急性脑血栓脑梗的效果,具体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是从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选出的98例急性脑血栓脑梗患者,将其分为两个小组。对比组中男性26例,女性23例,患者的年龄从53岁至78岁不等,平均年龄为(60.21±5.83)岁,患者中初中及以下学历者共12例、高中文化者共18例、大专及以上文化者共19例。研究中男性28例,女性21例,患者的年龄从52岁至76岁不等,平均年龄为(59.88±5.76)岁,患者中初中及以下学历者共10例、高中文化者共23例、大专及以上文化者共1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没有较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将9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个小组,每组49例。对其中一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作为对比组,即是为患者提供常规溶栓药物治疗,定时为患者翻动身体防止压疮,提供合理的饮食避免患者出现便秘症状,并开展下肢被动运动,由护理人员和患者家属共同辅助完成[2]。

对另外一组患者则采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作为研究组,研究组治疗方法是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引入综合康复锻炼方式。首先,为患者开展身体各关节被动运动,先从手肘、手腕、膝关节等大关节开始,由护理人员教导患者家属如何操作,动作幅度从小向大逐渐开展,由近端上肢关节开始向远端下肢关节进行锻炼,每个关节每次至少运动6遍,然后再开展小关节运动。其次,小关节运动先从手指关节开始,采用握手锻炼方法,可以利用圆柱形物体作为握手锻炼的辅助工具,患者可先从近端处开始抓握,护理人员可以进行辅助,力度逐渐加大,并逐渐将抓握位置向远端移动,每次抓握锻炼持续时间以15min为宜,每天锻炼两次即可[3]。第三,由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开展自主运动,先从床上简单运动开始,例如翻身、坐卧位转换等,在早期自主运动时如果患者肢体不够协调,应指导患者家属如何从旁协助,避免患者出现坠床情况。第四,开展面部肌肉和语言功能恢复锻炼,教导患者每天坚持做面部和口腔操,例如噘嘴、鼓腮、呲牙、弹舌、上下牙齿咬合等,每个指定动作要重复10遍左右。在训练弹舌运动时要注意,应指导患者尽量将嘴部张大,将舌头向外延伸,尽量使舌尖伸出嘴歪,用力抵住上颚之后向外弹出,在反复做5次之后要对舌部肌肉进行放松,可以

采用舌头绕嘴唇运动的方法进行。在训练过程中要及时为患者清理口水,避免出现呛咳情况[4]。第五,对患者的发声功能进行训练,以a、pa、ta等简单的音节为主,每个单音节反复训练多次,发声训练不需要明确规定时间,在患者精神状态较好的情况下就可以训练。第六,对患者的记忆能力进行康复治疗,可利用幼儿教学卡片来实现,不断强化患者的记忆功能,活化脑细胞,减少脑梗对脑组织的损伤。第七,在整个早期康复治疗过程中要开展合理的心理护理干预,告知患者该治疗锻炼的预后效果,也可以选择同病房内恢复较好的病友进行现身说法,提高患者治愈的信心。同时要将脑血栓脑梗的各种预防知识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宣教,这样可以提高其对疾病的认知,提升后期护理工作中患者和家属的配合程度。

1.3功能评分标准

本文采用的功能评价方法是脑卒中康复运动功能评定量表,其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分别对人体上肢运动功能、下肢运动功能以及基本运动功能进行评测。每个部分分为10小项,其中上肢和下肢运动功能每项评分为0分到2分,满分为20分;基本运动功能每项评分为0分到3分,满分为30分。评测工作需要至少3名物理治疗医师共同进行,分数越高说明患者运动功能越好。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采用的是SPSS2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采用来表示计量数据,并利用t对数据进行检验,以P<0.05代表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将两组患者运动功能评分数据进行整理,并制成如下表格:

表一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对比表(±s)

从上述三表当中可以看出,两组患者治疗后三项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其中研究组上肢、下肢以及基本运动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比组:两组数据存在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脑血栓是威胁现代人健康的重要慢性疾病之一,患者在漫长的治疗当中会由于血栓阻塞引发的局部供血不足而产生各种并发症状:脑梗是一种发病较急的严重脑血管疾病,其主要由于脑血栓拴体脱落,被血液运送到直径较小的毛细血管当中,进而堵塞血管进口,造成局部脑组织缺血,而此时该部分脑组织神经无法得到有效的营养供给,因此出现了脑神经功能障碍,进而出现肢体运动障碍和认知障碍等多种症状。脑梗的主要危害性在于其致瘫率较高,患者发病后会长期出现四肢功能障碍情况,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都会造成较大的影响。

传统的脑梗治疗方法仅是利用药物进行溶栓治疗,而未涉及肢体功能和神经功能的恢复,因此临床疗效较低。而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则是以肢体康复训练为主,其主要分为被动运动和主动运动。在早期开展的是被动运动,这主要是由于患者本身神经恢复程度不足,无法进行有效的自主运动,此时为了防止患者肢体出现肌肉萎缩情况,就必须开展被动运动锻炼,并且还能够活化患者肢体血管,避免四肢深层静脉内血栓的产生。加之早期被动运动可以有效产生偏瘫肌群意念,反复对这一意念进行加强,辅以按摩、推拿等手法,就能够有效帮助受损的神经进行恢复。而之后开展的主动运动则是帮助患者刺激中枢神经系统,有效提升神经元的兴奋度,使已经损伤或退化的神经突触重新发挥作用,促进大脑皮层对运动神经反射的记录,并正确输出运动指令。

在早期康复治疗时应沣重对患者肢体协调性的锻炼,通过肌肉和关节的组合运动来进行,要避免单一运动关节或肌肉的情况,这样能够有效保证恢复后患者的神经功能。利用肢体抗阻性运动可以降低屈肌类肌肉的张力,降低患者肌肉痉挛的症状,并且还能够促进血液循环。通常情况下,在脑梗发生后患者脑部本身也会具有重组脑组织和神经的功能,其主要包括脑部水肿、血肿以及血压的恢复,为脑细胞提供更好的恢复环境此时开展语言、记忆以面部肌肉等辅助康复训练就能够提升脑部供血速度,加快脑神经的恢复。从本次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研究组患者各项运动功能评分均影响高于对比组,证明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急性脑血栓脑梗患者预后肢体功能的恢复有明显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陈默.急性脑血栓行早期综合性康复治疗的效果初评[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28):278-279

[2]向秀芳.急性脑血栓形成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09(05):158-159

[3]范瑞雪.急性脑血栓形成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2014,10(05):69-70

[4]陈雪涛,张卫清,吕强,等早期综合屎复治疗中青年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J].人民军医,2016,54(12):1061-1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