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型校园建设过程中关于公共交通服务效率问题探究——以摆渡车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2

智慧型校园建设过程中关于公共交通服务效率问题探究——以摆渡车为例

林怡爽赵倩男

(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市102488)

摘要:提升校园公共交通服务效率,需要将校园公共交通服务与智能化、信息化技术相融合,才能实现智慧型校园目标。本文基于摆渡车运行制度的案例研究,尝试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展开探究。调查结果显示:摆渡车当下的运行效率存在着不必要的损失。建立有效的信息机制是提升服务效率、发展智慧型校园的可行方式。从成本收益角度进行衡量,对于成本承担主体进行讨论,认为如果实行收费制度,在推行的过程中会面临着一系列的现实问题。

关键词:智慧型校园;校园公共交通效率;摆渡车

一、引言

公共服务通常表现为政府和非政府公共组织以及有关工商企业为满足特定公众群体的需求,承担提供纯粹公共产品、混合性公共物品或者私人物品的职能。学校作为管理机构,承担了向学校公众提供公共服务的该项基本职能。摆渡车运行制度,属于校园交通出行方面的公共服务内容。该制度主要表现为,安排固定租赁公司车辆每天分时段循环运行,面向师生免费提供往返搭乘服务。

监管主体:管理处。代表学校负责校区校园秩序的日常管理与维护、检查和监督工作。摆渡车司机:负责驾驶,由学校长期雇佣职业司机承担职责,对于摆渡车运行的安全性进行保障。师生乘客:摆渡车服务对象主要为在校学生,也包括教职工、家长等其他理人员。三个主体之间的关系表现为,学校是制度设计和监督管理者,承担了整个过程的成本;司机作为服务提供者,凭借劳动力服务获取薪资报酬;乘车的学生角色为服务需求者,并无需承担费用。

二、摆渡车运行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问题发现

摆渡车的性质,从排他性来看,对于的这一假定范围而言,由于摆渡车可以免费进行使用,学校内部任何学生、老师、职工或家属等均可以获益,因此我们认为其具备非排他性;从竞争性来看,虽然其按照循环运行的模式进行,但由于摆渡车的乘客人数是有限的,是否拥挤构成竞争依条件的改变而不同,因此我们认为其具有条件的竞争性:综上,将摆渡车归为准公共产品。

不确定性的等车时长与乘坐人数不均两方面的低效率分别对于使得运营的成本投入比起使用效率偏高。一方面是学校对摆渡车的投入资金而言,存在着资金使用低效率的问题。另一方面是学生对于摆渡车的时间成本,也存在着不必要的损失,不利于整体利益最大化的实现。由此提出摆渡车低效率的问题。

2.原因分析

基于以上摆渡车不确定性的等车时长与乘坐人数不均都存在着资源配置低效率的表现我们推测根本原因主要是信息机制缺失的影响。并由于信息机制的缺失,引发了一系列外部负效应的问题,综合导致整体低效率。

信息机制的缺失产生的脱节,引起的拥挤成本和时间成本是效率损失。具体表现为主体相互之间信息不对称:

(1)摆渡车到站时间、可能的乘客数量在司机与等车乘客之间都为不确定的,直接产生乘客等车时间损失以及摆渡车载客量不稳定两个效率损失的问题。摆渡车司机出于乘车人数不足的考量,因此有选择的对于循环时间调整调整也在所难免;

(2)管理监督主体对于发生在司机与乘客之间的具体摆渡车运行过程中的问题并不十分熟知,但仍旧承担整个过程的成本,成本控制难也存在着效率上的损失。

三、可能提升摆渡车运行制度效率的方案

基于以上关于摆渡车资源配置低效率与信息机制缺陷的原因密切相关,本文进一步从理论上探讨能够解决该问题的机理。从经济效益即追求效率最大化出发,得出建立信息机制是必要的、可能的。并且从成本收益的角度衡量,认为成本承担主体应该包括学校与学生两部分。

1.从经济效益角度出发,应实现信息可得对称

信息机制建立具有必要性。我们从完善信息机制角度提出解决思路,提出引入智能建立交通类具备实时位置共享功能类信息应用功能。智慧型校园服务体系的建设,将学校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使得摆渡车的位置与使用数量等信息在线上公开透明,此时需求者能够自动的调整自己的行为,基于理性的假设,追求自身的效率最大化,尽量减少拥挤的时间成本,从而大大提升个人与集体的效率。摆渡车的时间安排可以针对实际需要量,合理的供给,尽量避免不确定性引起的经济效率损失。

2.从成本收益角度,应该适度引入收费机制

针对收益的两个主体,在此选择采用混合提供成本支出的方式着重分析,即一部分成本继续由学校补贴和支付,以维持摆渡车运行;另一部分通过收取乘车费用的方式由乘车者负担。

对于收费的方式,采取直接受益和自愿付费的原则,安排收费并非完全的绝对的,而是通过拥挤状况不同的两个时间段加以分类进行讨论。

(1)当不拥挤的时候,在摆渡车的载客量范围之内,对于摆渡车而言,其边际生产成本为零。由于工作日乘坐摆渡车的人数不多,时间上相对并不是很集中,对于等候上车的人来说,在合理等车间隔内不存在拥挤成本。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相等定价时,边际成本为零,仍旧应该免费。如果学校收取票价,可能会带来需求量更少并引起不满。为了避免整体福利损失,此时仍旧是学校免费提供,并且承担租车、维修、司机工资等费用成本。

(2)当拥挤的时候,在摆渡车的载客量范围之内,其边际生产成本为零。但是当出现周末、节假日的时候,人数相对于座位数出现拥挤,使得候车的乘客承担了边际拥挤成本,需要比平时等候一次摆渡车两倍甚至更长的时间。此时如果摆渡车选择与工作日一样,免费提供的方式下过度消费的状况无法避免。由于摆渡车的供给数量是固定的,缓解过度消费的问题可以选择收费方式。

综上,从可能的收益主体不同的角度,引入了收费制度。此时额外需要产生一些交易费用的投入,包括前期收费通知公告、完善刷卡收费机器等技术上的支持投入,优点是通过适当的市场机制设计,对于乘客人数上在工作日与节假日进行价格机制的调节作用,缓解由学校完全承担摆渡车运营的压力,以激发摆渡车使用效率。

四、结论建议

1.智能交通系统能够实现信息机制建立,推动智慧型校园建设

应用软件公共基础系统包括所有应用系统都要有的身份认证、共享数据获取和交换、信息展示的功能,也就是一般所说的数字校园公共基础平台,通过统一身份认证、数据交换、信息门户子系统来实现。可用的软件系统公共基础平台将是整合各个应用系统,达到单点登录、信息高效集成的软件系统。

2.采取配套制度措施,使开发应用系统便捷且被学生接受

制定有效的运行管理制度是保障平台高可用的重要措施,是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的重要的组成部分。这种制度在运行中得到健全和完善,并根据学校的管理体制逐渐演化出建设新应用系统的一种有效的模式,成为信息化建设中大家自觉遵循的一种流程。当达到这种情形,信息化建设就具有了良好的势态,将会有效推进信息化的进程,建设智慧型校园公共服务系统。

参考文献

[1]武靖州.公共物品供给中内在性问题的探讨[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0,25(02):95-100.

[2]李慧.公共产品供给过程中的市场机制[D].南开大学,2010.

[3]刘金.从公共物品角度看图书馆收费问题[J].图书馆杂志,2006(03):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