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弊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7-17
/ 2

浅议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弊端

李春张鹏

李春张鹏中北大学2009级工程硕士控制工程030000

摘要本文从理论基础和实施环境方面分别分析了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弊端。并提

出了应从内部审计本身的发展来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关键词独立性效益性实施环境审计质量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经济活动的内容越来越丰富,衍生金融工具也得到更多的运用,关联交易等企业交易形式也越来越复杂,这是现代企业经济发展的趋势之一,也对现代企业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现代企业内部审计发展并没有跟上现代企业制度发展的要求,内部审计已经无法满足对现代企业的管理监督需要。因此就有了内部审计工作由外部组织(外部审计机构、管理咨询机构或个人)来完成,也就是说,企业将日常审计工作完全或部分转由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咨询公司或个人来承担,并向企业报告其工作结果。

内部审计外部化帮助企业降低了审计成本,提高了审计的效益性。并且,在完善企业内部审计机制,提高内部审计质量,增强内部审计独立性等方面体现出有一定优势。然而,随着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广泛实施,其非但未能满足现代企业对审计的需要,反而在本世纪初的“安然”、“世通”等多起国际会计造假事件中,暴露出外部化并没有解决内部审计所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在企业改革正在进行、治理机制还不完善、监管体系还不健全的我国,内部审计外部化在实施过程中不但无法弥补内部审计的缺陷,更暴露出很多不足。

一、内部审计外部化理论基础的缺陷

内部审计的职能发生转变

特恩布尔报告提出,内部审计的主要作用是“确证和建议”,而不再是以往的“监督和复核”。这一转变赋予内部审计更多的内涵,推动了内部审计职业角色的转变。这一转变也与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将内部审计定位成增值性审计的想法不谋而合。

因此,根据这一新的定义,内部审计职能发生了质的转变,内部审计正在逐渐改变其在企业管理中原有的角色,逐渐转变到对当前的风险分析,保证其审计计划与企业的经营计划相一致,确保企业系统正常运做,实现组织目标。而所谓的内部审计外部化,只是由外部审计机构(或个人)通过内外部审计组织的合作,对企业审计工作的再次划分,而没有承担内部审计增加企业价值的职责。所以这种形式根本谈不上外部化,更不可能替代内部审计在企业中的地位。

(二)外部审计充任内部审计主体理论上的不可行

根据内部审计外部化的理论,由于管理层对外是受托人,对内是委托人。因此,身兼两任的现实说明内部受托责任是外部受托责任向企业内部的延伸;内部受托责任的基本目标是完成外部受托责任。然而,内部受托责任并不是外部受托责任的简单内部化,外部受托责任是建立在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基础上的,而内部受托责任则是受托人对其权利的二次分解。也就是说,从宏观上看,内、外受托责任目标都是为了确保企业所有者的利益。但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二者的目的是不同的。因此,由此产生的审计监督的目的也是不一样的。

根据现代企业制度,内部审计机构不但要为董事层监督管理层,还要为管理层监督其下属。因此,无论外部机构受董事层委托对管理层进行监督,还是受管理层委托对其下属进行监督,都会因为企业很多的活动牵涉到商业机密或管理策略,不便让外部审计机构了解或无法在报告中披露。使得外部审计只能通过会计信息来对企业的经营进行推测,而在这么一个狭小的范围内对企业的管理经营活动进行评价和监督,是无法全面的了解企业实际情况的,更无法做出准确、适合的判断,从而无法实现提高企业价值的目的。因此,内部审计外部化仅仅只是内部审计具体工作的转移,而不是内部审计实质的继承,更无法真正实现提高审计质量。

二、内部审计外部化缺乏合适的实施环境

我国现有的企业制度和审计执业环境存在严重缺陷,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相对低下,无法为内部审计外部化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不利于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实现。

企业自身情况制约了外部化实施

1、由于我国仍处于经济体制改革的转轨时期,企业经营和管理机制尚不完善,企业治理机制难以发挥作用。2、每个企业的企业文化因其观点、价值和交流方式的不同而具有独特性。

审计执业环境的弊端

包括:1、企业的不诚信行为;2、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不明;3、各种形式的政治干预;4、会计准则的缺陷。

以上问题的存在,一方面,使得我国企业管理控制体系漏洞和缺陷很多,给企业盈利能力和盈利的持续性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更是由于受到诸多外部环境的影响,限制了外部审计机构(或人员)作用的发挥,使得外部审计机构在内部审计外部化实施过程中将承担极大的审计风险。当然,这些问题对于内部审计本身来说也依然存在,但是采用内部审计外部化的目的就是解决或回避这些问题,然而通过内部审计外部化,这些问题仍然得不到根本性的解决,甚至在某些方面外部审计做的还不如内部审计。

(三)内部审计外部化行为主体本身的局限

虽然外部环境对内部审计外部化影响很大,但作为内部审计外部化的主体(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咨询公司或个人)其本身也有很多局限,使得其在行使外部化职能时,无法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1、外部化将导致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下降。外部审计较内部审计的最大优势就是,其在独立性方面更具有优越性。可是,在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实际操作过程中,独立性的往往无法得到有效的保证。而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则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外部审计机构混业经营。其次,由于外部审计(以会计师事务所为例)也是以经济效益为目标的经济实体。再次,内部审计是面向控制和面向未来的,非常强调信息的及时性。

2、外部化后效益性的影响。在考虑内部审计外部化时,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效益性。然而,内部审计外部化真的能带来较高的效益性吗?我认为并非如此。首先,内部审计外部化的效益性不但可分为经济效益性和社会效益性。其次,在考虑内部审计外部化效益性时,大多数人只看到了企业的效益性,而没有考虑到外部审计机构和个人的效益性。。

虽然,内部审计外部化存在着以上种种不足之处,但是在当前企业治理机制还不完善、监管体系还不健全的情况下,作为暂时解决内部审计供给不足的应急措施,其在提高审计质量,加强企业审计控制等方面仍发挥了一定的作用。然而,由于外部化存在着诸多的缺陷,决定了其仅仅只是一个过度性的措施。随着企业审计环境的进一步完善,内部审计本身不断发展进步,将会有更好的办法来解决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利益矛盾。

参考文献

【1】王彦廉《浅议内部审计的性质》《中国内部审计》2004-4

【2】陈宇《国际内部审计准则理念的发展及启示》《审计与经济研究》2004-5

【3】理查德·L·莱特里夫等《内部审计原理与技术》中国审计出版社1999-3

【4】覃易寒《会计师事务所独立性水平的评估》《中国审计信息与方法》20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