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例PICC引发血栓性静脉炎成功保留导管的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1-21
/ 2

5例PICC引发血栓性静脉炎成功保留导管的护理体会

袁英

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人民医院

摘要: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引发血栓性静脉炎成功保留导管的护理体会。方法:给予5例PICC引发血栓性静脉炎患者用药处理、置管肢体护理、心理护理、导管护理以及健康指导,观测5例患者血栓性静脉炎改善效果及导管使用情况。结果:5例患者,经治疗和护理处理,血栓性静脉炎均逐渐改善,消退时间为3-20天;经血管彩超检测结果显示,血栓再通;均未将导管拔除,可正常使用。结论:通过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处理,可在保留PICC导管的情况,有效控制和改善血栓性静脉炎。

关键词:PICC;血栓性静脉炎;保留导管;护理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主要是运用导管经外周手臂静脉穿刺,直达与心脏接近的大静脉,多用于化疗治疗,其可有效避免化疗药物与手臂静脉接触,并将其引入到大静脉血中,使其得到快速稀释,避免药物给血管造成的过大刺激,在预防静脉炎发生山更具有重要效果。在PICC置管后非常容易发生静脉炎,其发生率甚至可以达到5.7%-32.3%,其中主要包括血栓性静脉炎和机械性静脉炎[1]。血栓性静脉炎极易诱发肺栓塞或者脑栓塞,致使患者的生命因此受到威胁。通过文献资料查阅,我们了解到美国胸科医生协会2008年在实践指南中明确指出:在出现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时,可采取抗凝治疗,并继续保留并使用导管,不建议将有使用需求且保存较好的静脉导管拔除。鉴于此,我们在PICC置管后引发血栓性静脉炎的情况,采取积极的治疗和护理措施,成功保留导管进行正常治疗,直至治疗疗程结束。现将相关情况报道如下。

1所用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患者5例,其中女性2例,男性3例,患者年龄为33-57岁,平均年龄为(48.22±2.95)岁;其中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2例,急性粒细胞白血病3例;所有患者均于化疗前1-3日行PICC置管。静脉选择:2例选择右侧静脉置管,3例左侧上贵要静脉置管。静脉炎发生时间:2例于化疗间歇期发病,2例在化疗中发病,1例在同胞全相合骨髓抑制环磷酰胺、马利兰预处理时发病。5例患者在置管后第8-52日在PICC穿刺点以及穿刺上方有主诉有同感,观察可见发红、肿胀、牙痛,触及有硬结,皮肤温度升高,臂围较置管日增粗,经疼痛评分显示为2-5分。经血管彩超检测发现,PICC置管静脉有血栓形成,结合临床表现确诊为“血栓性静脉炎”。

1.2护理方法

1.2.1用药处理

5例患者导管保存良好故均未行拔管处理,根据患者情况给予其溶栓、抗凝治疗,其中4例行抗凝治疗,另1例血小板计数测定结果为12.0×109/L,正处在骨髓抑制期,为了避免患者发生出血,无法给予其抗凝治疗,故将其患肢穿刺侧手臂垫高30°,取健侧卧位,行握拳和松拳锻炼,12min/d,严禁热敷和按摩,以防血栓因此脱落,停止在导管处给予溶栓药物以外的药物,给予如意金黄散外敷治疗,每日2次,两次间隔时间为12h。同时给予患肢紫外线照射治疗,持续时间30min。

1.2.2置管肢体护理

(1)静脉血栓形成前预防护理:注意观察患肢皮肤温度、颜色、肿胀情况、是否出现药物外渗等导管相关性静脉炎、感染、静脉血栓等症状;注意了解PICC置管部位是否出现渗液渗血情况。

(2)静脉血栓形成后护理:每日注意询问患者症状,通过主诉了解PICC穿刺点感受,并对其臂围进行测量,对动脉波动情况、皮肤颜色等进行观察记录,以便用于疗效的判断;持续给予紫外线治疗仪照射治疗,每日1次,每次30min;帮助患者进行握拳和松拳锻炼,12min/d,旨在帮助血液回流,改善肿胀带来的不适感;将患肢垫高,以30°为宜,但不可进行按摩,以免出现栓子脱落引起肺栓塞情况。

1.2.3心理护理

本研究5例患者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心理,同时因受到PICC置管以及化疗治疗的影响,以及需要较长时间依靠家属、护士帮助,使得他们的心理负担加重,经常出现暴躁、易怒等情绪。为此,我们每日在进行巡房时,主动了解患者感受,并告知其治疗的进展以及病情控制效果,同时给予患者及其家属相应的安抚,帮助他们改善不良情绪,树立起治疗的信心。

1.2.4导管护理

(1)穿刺点敷料更换:在穿刺后24h内,必须对敷料进行1次更换,并保证每2-3日进行1次敷料更换;若出现粘贴不牢、潮湿的情况,同样必须及时进行更换。

(2)固定导管:运用10cm×10cm透明敷贴对导管进行保护,以防因穿脱衣服时,导致导管移位或者脱落。

(3)痊愈妥薄片敷料:运用痊愈妥薄片敷料,并运用无菌透明敷料将其周围四边进行加固处理,但需要注意的是,应保证触痛范围能够完全暴露,以痊愈妥薄片敷料对PICC穿刺部位进行完全覆盖;另运用错位粘贴的方式的给予患者双层敷料,确保外敷的药液能够渗入到敷料中,但同时由可有效避免其对穿刺点、导管造成污染。

1.2.5健康指导

(1)饮食指导:叮嘱患者每日多饮水,饮水摄入量需达到1500-2000ml;多食用高维生素、高蛋白、低脂肪、易消化的食物,饮食宜清淡,严禁使用辛辣、油腻食物。叮嘱患者多使用新鲜蔬果,确保大便保持通常,排便时避免发力过大,以免出现血栓脱落的情况。

(2)活动指导:在穿刺1周后,置管侧严禁进行剧烈活动,避免穿刺局部血管因摩擦受损,或者致使导管脱落或者移位;输液或者睡觉时,不得长时间对肢体进行压迫,以免出现血液流速减缓,形成血栓的情况。

2结果

本研究5例PICC置管后引发血栓性静脉炎患者,在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处理,症状均逐渐改善,消退时间为3-20天,均未出现血栓脱落导致脏器栓塞的情况;经血管彩超检测结果显示,血栓均全部再通或者部分通,所有患者均未将导管拔除,可正常使用。

3分析讨论

PICC置管后极易出现静脉炎,而血栓性静脉炎是其中较为严重的一种。在血栓性静脉炎的治疗中,当以预防为主,为此,在置管后应当加强对患者皮肤、温度、肿胀等观察,同时注意了解患者主观感受,以便能够早期发现早治疗[2]。在出现血栓性静脉炎后,为了避免血栓脱落引起肺栓塞,必须注意患者的病情变化,密切监护其生命体征变化,并叮嘱患者避免剧烈活动。同时,还应当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提高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以免出现过度焦虑的情况[3]。此外,配合物理和外敷治疗,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并帮助他们进行锻炼,尽管在锻炼期间会出现不舒服的情况,但责任护士必须每日坚持帮助患者进行锻炼,使肿胀症状得到改善,并预防其他并发症的出现,保证PICC导管的正常使用。本组5例PICC引发血栓性静脉炎患者,在给予用药处理、置管肢体护理、心理护理、导管护理以及健康指导,并观测5例患者血栓性静脉炎改善效果及导管使用情况后,经治疗和护理处理效果如下:血栓性静脉炎均逐渐改善,消退时间为3-20天;经血管彩超检测结果显示,血栓再通;均未将导管拔除,可正常使用。因此,本文认为,通过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处理,可在保留PICC导管的情况,有效控制和改善血栓性静脉炎。

参考文献

[1]熊峥嵘,宋伶俐,傅强.PICC置管后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0,17(7):9-11.

[2]张青.急性白血病患者PICC置管并发血栓性静脉炎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J].中国美容医学,2012,20(14):471-472.

[3]雷聪云,陈嘉凤.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致血栓性静脉炎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护理与康复,2011,10(5):418-419.

2015.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