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产科血栓静脉临床预防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9月产科血栓静脉高危因素孕妇80例,将其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孕妇不给予应用预防措施;观察组孕妇给予综合预防治疗,将两组孕妇血栓静脉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两组孕妇血栓静脉发生率相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综合预防措施应用于产科血栓静脉高危因素孕妇治疗中,其能够有效控制孕妇产前或产后血栓静脉发生,对减轻孕妇痛苦及提高孕妇生活质量均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产科 血栓性静脉炎 预防性措施 预防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栓静脉的诊断治疗方案。方法选取92例血栓静脉患者,对不同诊断结果的患者进行抗凝药物治疗和血栓静脉剥落手术以及小切口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治疗。记录所有患者患病局部的红肿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对患者的后期疾病情况进行随访。结果抗凝治疗组的局部红肿消失时间为(11.7±3.2)d,住院时间为(12.1±3.6)d。手术组的局部红肿消失时间为(6.5±1.8)d,住院时间为(7.1±1.7)d。手术组有2例患者出现感染。此外,抗凝治疗组有3例和7例患者在服药后再一次出现深静脉血栓和隐静脉血栓静脉,手术组则分别有4例和3例。结论当患者出现血栓静脉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抗凝药物治疗或者手术治疗,后期应采取积极措施防止疾病复发。

  • 标签: 血栓性浅静脉炎 深静脉血栓 隐静脉血栓性静脉炎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血栓静脉病人的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输入高渗液体或刺激的药物时,要注意观察穿刺部位是否有肿胀,要经常巡视,一旦出现外渗外漏时,一定要更换部位输液。每次输液前后均应检查局部静脉有无红、肿、热、痛及硬化,如有异常情况及时对局部进行处理。对长期静脉注射的病人要合理而有计划的选择穿刺部位,注意保护静脉

  • 标签: 血栓性浅静脉炎 护理
  • 简介:患者女性,26岁,因"阴道流血1d"于2011-04-22入本院。病史采集:LMP为2010-09-06。1d前(孕龄为32+4孕周)出现阴道流血,无腹痛。本次妊娠后即接受卧床保胎治疗,于2010-11-09行宫颈息肉摘除术,2010-12-28行宫颈内口环扎术,术后予继续保胎及抗感染治疗,自述孕期阴道分泌物较多。

  • 标签: 血栓性静脉炎 感染性 宫颈息肉摘除术 宫颈内口环扎术 盆腔 阴道流血
  • 简介:摘要血栓静脉静脉内腔的炎症并伴有血栓之疾患,中医属“脉痹”范畴。中医认为该病症多与络脉有关,是因络脉既是气血运行的通路,也是病邪侵袭人体的通道,由于络脉细小迂曲,血流缓慢,发病也不像经脉那样快速传变,而是以络脉不通为突出表现。

  • 标签: 血栓性静脉炎 络脉 论治
  • 简介:摘要总结8例血栓静脉病情平稳患者出院后的家庭护理。护理要点心理护理;用药护理;患肢的观察和护理;基础护理;健康教育;基础护理;弹力袜的护理。结果避免了并发症的发生,减轻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静脉炎 出院 家庭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大隐静脉曲张合并血栓静脉疼痛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我院接收的60例大隐静脉曲张合并血栓静脉患者,分为水胶体敷料外敷组与硫酸镁外敷组、喜辽妥外敷组,分析与对比三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硫酸镁外敷组疼痛缓解有效率55%,喜辽妥外敷组疼痛缓解有效率95%,水胶体敷料外敷组疼痛缓解有效率95%,差异性显著(P<0.05)。硫酸镁外敷组护理满意度40%,喜辽妥外敷组护理满意度80%,水胶体敷料外敷组护理满意度100%,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大隐静脉曲张合并血栓静脉的疼痛干预,可以有效地缓解患者疼痛,缩短病程,提高其生活质量,同时减轻了护理工作量,降低了护理工作风险。

  • 标签: 大隐静脉曲张 血栓性浅静脉炎 疼痛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患者形成迟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和护理对策。方法对259例(本院、外院)行PICC置管患者中23例发生迟发深静脉血栓形成进行原因分析。结果1例由导管异位到锁骨下静脉,22例由导管脱出至锁骨下静脉有关。讨论肿瘤患者行PICC化疗过程中,其发生迟发深静脉血栓形成与导管异位有关。

  • 标签: 肿瘤 PICC 迟发 血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头孢西丁钠引起血栓静脉的危险因素,促进护理人员的早期评估和早期干预。方法通过实际病案结合文献资料,分析导致血栓静脉的相关因素,提出在用药前评估,用药中防范,用药后观察。结果引起血栓静脉的相关因素有单次用药剂量大,每日用药频率低,联合用药、吸烟等诱因,血管选择和静脉治疗方法不当等。结论临床使用头孢西丁钠应早期评估,早期干预,减少严重ADR发生。

  • 标签: 头孢西丁钠 血栓性静脉炎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外用马黄酊对于血栓静脉的疗效,探讨马黄酊治疗血栓静脉的作用机理。方法 选取我科2019年血管外科入院患者5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6例,治疗组采用马黄酊外用治疗配合传统活血化瘀之中药静脉滴注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活血化瘀之中药静脉滴注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2.3%,对照组总有效率7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马黄酊治疗血栓静脉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马黄酊 血栓性浅静脉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药蜡疗对于血栓静脉的疗效,探讨中药蜡疗治疗血栓静脉的作用机理。方法选取我科2018年周围血管病入院患者5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6例,治疗组采用中药蜡疗治疗配合传统活血化瘀之中药静脉滴注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活血化瘀之中药静脉滴注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3%,对照组总有效率7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现代化中药蜡疗治疗周围血管病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中药蜡疗 血栓性浅静脉炎 疗效
  • 简介: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化疗后血栓静脉的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6月—2011年6月116例化疗后血栓静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辨证分为湿热型和血瘀型,湿热型外用马黄酊,血瘀型外用丹参酊;对照组外用肝素钠乳膏。结果治疗7d静脉症状等级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d静脉症状等级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疼痛评分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疼痛消失时间(5.44±2.83)d,治疗7d疼痛消失54例,消失率93.10%;对照组疼痛消失时间(6.31±2.48)d,治疗7d疼痛消失50例,消失率86.21%。两组治愈率、硬结消退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化疗后血栓静脉的硬结消退作用弱于肝素钠,但其远期疗效优于肝素钠乳膏,且应用后无明显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 标签: 血栓性浅静脉炎 化疗 中医辨证 马黄酊 丹参酊 肝素钠乳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针对妇科临床中收治的产后下肢血栓静脉患者实施护理处置的有效方法,为临床实践中有效改善优化产后下肢血栓静脉患者的护理处置效果,构筑和提供基础支持表障条件。方法择取2013年4月-2015年6月时间阶段,我院妇产科临床实践过程中收治的46例产后下肢血栓静脉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全部研究对象均严格来源于同一时间阶段之内到我院妇产科接受手术治疗处置的1633例患者群体之中,在综合考量关注患者的发病引致因素和基本临床表现指征背景之下,为患者具体实施系统有效的溶栓治疗干预和抗凝治疗干预,同时为患者组织实施系统有效的护理处置干预过程,以支持和促进患者能够有效且顺利地获取到最优化的治疗护理处置效果。结果引致妇产科产后患者发生静脉内膜组织损伤结果的主要原因,涉及了注射抗癌药物、使用抗生素类药物、使用包含高渗透液体的刺激性药物等。在具备血栓栓塞性疾病既往病史的妇科临床患者群体之中,其静脉血栓疾病在整个妊娠生理期过程中的发生可能介于4.00%~15.000%之间。在针对临床妇产科收治的产后下肢血栓静脉患者实施系统有效的治疗护理处置背景之下,能够促进患者的产后下肢血栓静脉临床症状表现特征完全消除,且在后续组织实施的持续2个月~6个月的跟踪随随机访问调查过程中,没有发现复发病理和临床并发疾病报告病例。结论针对临床中收治的产后下肢血栓静脉患者组织实施系统科学有效的治疗护理处置,对于保障和支持患者切实获取到良好优质的治疗护理处置效果,优化提升患者的整体性生存质量,具备不容忽视的支持保障作用。

  • 标签: 妇科 产后下肢血栓性静脉炎 护理 措施
  • 简介:摘要古方“补阳还物汤”是“补气活血”的代表方剂,血栓静脉,多是患者因气虚造成局部血瘀所致,临诊中对症配以“清热解毒”、“活血通络”,“理血止痛”等药,用于治疗血栓静脉,使“气行血随”、“脉通瘀散”,故能取得较好疗效。

  • 标签: 古方治疗血栓性静脉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