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活的细节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 2

鲜活的细节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毛秀敏王一帆

河南邓州市城区五初中毛秀敏王一帆

在长期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感到同学在刻画人物形象上的不足:一是以贴标签的形式进行议论抒情而不是让写作对象自己来说话;二是以叙事代替描写,通篇是介绍式语言,人物形象不生动、不丰满;三是即使抓住了人物的某一个特点来写但没能把握其主要特征,人物形象单一呆板,不能充分展示其变化,无立体感,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笔者想在这里和同行、喜爱写作者以及读者们交流一下:怎样做才能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起来。名家慧眼识得生活的细节,给我们留下不朽的佳品名作,许许多多的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品味。

一、浓墨重彩营造意境

浓墨重彩营造意境触动读者感情,善于抓住动情点进行浓墨重彩地渲染烘托把瞬间的美丽定格在人们的脑海中,这样,才能引起读者强烈的感情共鸣。

我读过一篇《我想握住你的手》的佳作。故事从一个细小的场景切入:父亲手中拿了一大束红红的康乃馨来医院看我;样子笨拙而滑稽,当“我”问老爸“您这花是给我的”,这一问,爸反倒有点紧张,两只手不停地换着拿花,脸上泛起了红晕,慌乱地点了点头。接下来就是老爸交待为什么要买花将插花的瓶子洗好插上花,“笨笨地在排列每朵花的顺序”,“我”被感动着,眼泪却终于不争气地流了一脸。这些细节,营造了一个爱的氛围,刻画了父亲笨拙、滑稽、憨厚的形象,揭示出了父子间的亲情。

二、运用有魅力的语言细节,塑造典型人物个性气质

俗话说:语言是行动的迸发,也是思想的迸发。雷锋那句“我的名字叫解放军战士”相信我们印象很深,它既体现了雷锋为人民服务却不留名的崇高精神,也刻画了一个难以忘记的个性形象。精选人物个性语言,并对其进行生动的描写,不但有利于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而且会使文章越发鲜活动人。比如:我们学习八年级苏教版上册《老山界》一文中,写红军战士走到“之”字拐的路上向下看的情景,“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使读者如临其境般感觉到老山界的“高”和“险”,有力地突出了行军的困难在此作者又配以红军战士的语言描写:“不要掉队呀!”“不要落后做乌龟呀!”“我们顶着天啦!”,描写了红军战士豪壮的语言、畅快的心情,渲染了他们顽强不屈的斗志和艰苦乐观的情绪,从而表现了他们的精神面貌。

最为典型的例子是《水浒传》中几位好汉妆见宋江时说的话,充分显示了各自的教养、性格和脾气。如鲁达道:“久闻阿哥大名,无缘不曾拜会,今日且喜认得阿哥。”鲁达为人古道热肠,一连两个“阿哥”是见其亲热无间,且性情开阔;“活是鲁达语,八字苦笑都有。”杨志起身再拜道:“杨志旧日经过梁山泊,多蒙山寨重义相留,为是洒家愚迷、不曾肯往。今日幸得义士壮观山寨,此是天下第一好事。”杨志是将门之子,是“官迷”一类的人;因此,写杨志便有旧家子弟体,便有官体。这些描写让人如闻起声、如见其人。

三、捕捉动作细节,从外在形象突出人物形象及内在品质

动作描写就像电影中的慢镜头一样,将动作分解定格,无声胜有声,留给读者反复回味的余地。如都德《最后一课》的结尾写道: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用这样的动作描写作结尾,表达的感情更为深沉,更能震撼读者的心灵。这些动作中,包含了韩麦尔先生内心深处因国土沦丧而产生的巨大痛苦包含了这位爱国者对自己民族的无比热爱和对民族语言的深刻眷恋。这些动作描写再现了人物极其复杂的心理活动多种感情的交织。

聚焦瞬间动作,捕捉行为细节,工笔精彩描摹,会使人物个性鲜明,活灵活观。

王愿坚的《草》的高潮部分,作者运用一系列描写周副主席尝有毒野菜的动作:“举起、看了看、放进(嘴里)、咬下了(一下)、干裂的嘴唇闭住了,浓密的胡须不停地抖动着……”充分表现了作为红军革命领袖虽身患重病仍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对红军战士的生命和健康高度关注,对革命大业极端负责、无比忠诚高尚品质和伟人气度。

可见在描写人物的动作时,不仅要写他“做什么”,更重要的是写他“怎样做”。倘若能在人物的“怎样做”上下功夫,那么,你就能把人物写“活”了。

四、抓住神情细节,凸显人物性格

在生活中我们注意到每个人的神态都与众不同,通过人物神态的细节描写可以凸显人物性格。《三国演义》中赤壁一战,曹操大败,奔逃中三笑一哭,前后呼应,相应起趣。第一笑,曹败心犹不服,可见其刚愎自用,引出赵子龙,再损一仗。因第一笑决算便有他自我解嘲的第二笑,第三笑。再引出张飞和关羽等,连连遭败。最后的真情痛苦,一表哀悼,二表责怪。几个哭笑的细节,相当典型地表现了曹操奸诈、狡猾和自负等性格。

黄飞《甜甜的泥土》中描写一位离异的母亲去学校看望久别的儿子时采用的也是“取神法”:“一阵电铃的急响。她黯淡的眼神里,射出热切的光。”“黯淡的眼神”反映了离异后不能和儿子生活在一起,不能经常看到儿子,给她带来的创伤。“热切的光”反映她即将见到儿子的内心激动。两种不同的神情,折射出了这位离异母亲此时此刻的内心世界——孩子是娘的心头肉,是娘的唯一牵挂,当娘的爱子念子心切切!

五、抓住心理活动细节,揭示人物内心世界

法国小说家都德善于通过心理描写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他在《最后一课》中在刻画小弗郎士的心理活动时,成功地运用了符合人物年龄特点和性格特征的儿童语文。如“心理很害怕韩麦尔骂我”,“很怕”和“骂”逼真地表现了一个不爱学习的小学生对严厉的老师的害怕心理完全符合小弗郎士的性格、年龄特征。“我想就别上学了,到野外去玩玩吧”,这完全是一个不爱学习、贪玩的小学生的语言。就是对小弗郎士思想感情发生变化以后的心理描写,也完全运用的是儿童语文,如听到郝叟老头儿拼字母的古怪声音时,“我们又想笑,又难过。”只有儿童,在这种情况下才会这样想。这些儿童语言的运用,使小弗郎士的形象真实、生动、可信。

总之,人上一百,种种色色。要使笔下的“他”有别于另外的“他”,就用“他”独有的个性化细节来体现。做到这一点,只有用心咀嚼生活细节,在作文中体现细节美,进而彰显文章的感染力和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