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CT低剂量扫描研究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螺旋CT低剂量扫描研究进展

吴海凤

吴海凤(广西梧州市工人医院广西梧州543001)

【关键词】螺旋CT低剂量扫描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3-0384-02

螺旋CT作为较领先的先进影像技术,以快捷、无创的优势而得到推广[1],在临床多器官检查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和普及,为疾病的准确诊断与治疗提供了可靠的参考。随着医疗科学技术水平的飞速发展,螺旋CT不断的更新换代,16层、64层至新双源螺旋CT的出现[2],大大提高了空间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更大程度地保证了图像质量。但不可忽视的是随着设备的更新,图像质量的保证需要更大的曝光量,辐射剂量也随之提高,给患者造成的医源性辐射损伤也在增加[3]。以最小的辐射剂量获得可满足临床诊断的图像质量是影像工作者追求的目标,也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笔者为给临床提供参考,查阅近年来相关文献,对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现报道如下。

1螺旋CT检查的必要性及辐射剂量的危害

螺旋CT的应用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其图像分辨率高、层厚薄、扫描速度快的特点而得到迅速推广,随着设备的更新换代[4],螺旋CT不仅以高时间与空间分辨率用于腹部各器官疾病、骨折损伤检查,而且对于颅脑疾病的诊断也显示了较高的应用价值,同时螺旋CT强大的图像后处理功能,数据传送至工作站,强大的后处理技术可完成包括最大密度成像、冠状位任意斜位成像、表面遮盖多方位成像等多层面重建,为临床提供多角度全方位、高质量的图像,特别是对细微骨折、早期肿瘤等疾病的诊断上,具有重要价值。

众所周知,X射线对人体可造成损害,可增加致癌的机率。据不完全统计,螺旋CT的辐射剂量占所有X线检查剂量的三成左右,而在所有放射学检查中,螺旋CT检查仅占5%,这一数据提示降低CT剂量势在必行。

2螺旋CT剂量降低的方法

降低螺旋CT剂量的方法主要有降低管电流、增加螺距、降低管电压等几种方法,从以上几种方法的可行性分析,增加螺距、降低管电压虽然可以降低辐射剂量,但增加螺距,z轴的空间分辨力也会随之降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层面敏感性曲线增宽,图像质量往往很难达到临床诊断的要求,而降低管电压在辐射剂量降低的同时,X线穿透力及质量也随之降低,结束适得其反,会破坏图像质量与患者接受辐射量之间的平衡关系。临床使用时,针对不同检查部位,在保持管电压不变的条件下降低管电流,可降低患者辐射吸收剂量。随着CT分辨率的提高,在进行相关检查时,通过减少扫描次数,采用容积扫描一次,再进行图像重组获得满意的效果,可减少患者辐射剂量的吸收。

3螺旋CT低剂量扫描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3.1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颅脑检查中的应用进展

白万晶等应用低剂量CT扫描采用90mAs、120KV对儿童进行低剂量CT扫描,结果显示图像质量完全可满足临床的要求。另有研究采用更低剂量,70mAs、120KV对新生儿行颅脑扫描,结果满意。目前尚无低剂量CT在成人颅脑检查中的应用报道。

3.2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肺部扫描的应用进展

降低辐射剂量的最佳方法是低剂量CT扫描,笔者查阅近年来低剂量CT扫描在肺部与胸部扫描中的应用研究较多,刘斌等应用常规剂量与低剂量对胸部症状患者检查显示,常规剂量与低剂量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对于病灶的定性及内部结构显示具有相同的临床价值。

3.3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其它部位的应用进展

螺旋CT在泌尿系统的检查方面,有资料显示,采用100mAs实施低剂量扫描,对输尿管结石可准确定位,同时对于结石的数量、大小、是否发生梗阻等准确率均可达90%以上,结果提示对于体质较低的患者,可降低管电流为100mAs行腹盆腔扫描,完全可以达到临床诊断的要求,同时减少患者吸收的辐射剂量。在进行骨盆CT低剂量扫描的研究中,当管电流降低至50mA时骨皮质仍清晰,但骨小梁模糊,其二维、三维影像可以满足临床诊断要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检查时低剂量方面,有研究采用不同管电流对照,结果采用80mA管电流扫描钙化积分,获得的图像可满足诊断要求。低剂量CT可用于恶性病变的筛查。

综上所述,随着螺旋CT应用范围的日益广泛,不仅在检查方面,而且在疾病的早期普查、CT引导下穿刺活检等方面也大量应用,降低辐射剂量,在确保图像质量的前提下,以最小的辐射剂量进行检查应得到每位影像医师的认同。要切实控制扫描过程中的辐射剂量,还应严格行业标准,在CT设备生产企业进行严格把关,严格按国际电离辐射的规定进行出厂检查等,以保障受检者的医疗安全。

参考文献

[1]张彦彩,朱小忠.螺旋CT低剂量扫描研究进展[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0,26(7):1376-1378.

[2]陈爱萍,肖湘生,刘士远等.低剂量CT筛查肺癌的研究进展[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8,24(8):1131-1133.

[3]刘仁伟,韩丹.双源CT心脏冠脉低剂量成像技术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09,15(21):3317-3320.

[4]郭丹丹,李春平,郭钧忠等.低剂量螺旋CT在早期肺癌筛查中的研究进展[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1,34(5):435-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