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间质性肾炎26例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8-18
/ 2

急性间质性肾炎26例临床分析

王艳丽

王艳丽(大连市旅顺口区人民医院肾内科116041)

【中图分类号】R69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8-0246-02

【摘要】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急性间质性肾炎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4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26例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治疗的26例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作对照。两组均给予激素治疗,治疗组在激素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比对两组治疗效果及肾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有效率100%,对照组84.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清S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血清Scr恢复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激素治疗急性间质性肾炎效果较好,而能减少激素的用量,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激素急性间质性肾炎肾功能

急性间质性肾炎(acute interstitial nephritis,AIN)也称急性小管间质肾炎,是一组由多种原因导致短时间内发生肾间质炎性细胞浸润、间质水肿、肾小管不同程度受损伴肾功能不全为特点的临床病理综合征[1]。该病是导致急性肾衰竭原因中较为常见的一种。药物不良反应和感染是本病常见的病因。药物所致急性间质性肾炎(DAIN)约占AIN的50%以上[2],本病临床表现可轻可重,大多数病例均有明确的病因,去除病因、及时治疗,疾病可痊愈或使病情得到不同程度的逆转。否则患者容易出现慢性肾功能不全。2004年1月~2012年1月我院对收治的26例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采用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激素冲击治疗,其疗效较满意,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选自2004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经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确诊的26例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男10例,女16例,年龄16~62岁,平均36.2±3.4岁。所有患者均有感染和应用抗生素史。临床表现为发热,皮疹,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增多,蛋白尿等。并与同期治疗的26例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作对照。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病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入院患者均空腹检查血清Scr和尿常规,立即停用相关药物。治疗组给予EPO3000U皮下注射,3次/周。激素(0.5mg/kg·d)静脉滴注3天后逐渐减量。对照组给予激素(1.0mg/kg·d),静脉滴注7天后逐渐减量。治疗期间密切观察血清Scr,当Scr将至115umol/L为肾功能恢复正常。

1.3疗效标准[3]

治愈:症状消失,尿常规、肾功能复正常;好转:症状基本消失,微量或少量尿蛋白,尿红细胞<5/HP;未愈:经治疗,未达到好转标准。

2结果

2.1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肾功能恢复情况见表2.

从上表可见,两组治疗前后血清S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血清Scr恢复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及药物的广泛应用,AIN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导致AIN的原因比较多,其中最常见的是药物、感染、全身性疾病等。抗生素未普遍使用前,感染是最主要原因,而近年DAIN已成为首要的病因[4]。对感染性AIN,治疗原发感染。药物是诱发AIN的主要原因之一。治疗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能否及时辨别并停用致病药物,若能及时诊断、合理治疗,患者的肾功能大都可以恢复。

AIN起病急骤病情凶险临床误诊率较高若不及时治疗除部分未合并慢性肾脏损伤的患者外预后不甚理想,故及早诊断并进行激素治疗是治疗成功的关键。由于AIN可因各种抗生素的应用引起[5,6]因此使用抗生素的住院患者巳出现发热皮疹白细胞尿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表现应高度怀疑其患AIN的可能性采用足量激素进行早期冲击治疗是国内治疗AIN的主流手段吴虹[7]等人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药物相关性AIN取得良好疗效但糖皮质激素的大量应用可引起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及某些重要器官的损害,AIN患者的肾脏本身处于病理状态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可能造成一些潜在的伤害因此激素的用法、剂量应个体化,如患者出现少尿、BUN>21mmol/L,血清Scr>442umol/L,高钾血症等,应尽早开始透析。

易善红报道了EPO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肾损伤的护作用发现EPO可降低IL-6水平可对抗肾缺血再灌注损伤[8].本组EPO联合激素治疗用于26例AIN患者的治疗,患者肾功能恢复显著较单用激素治疗的对照组快,提示EPO用于AIN的治疗可减少激素用量,同时获得更好的疗效。

参考文献

[1]张俊霞,苏涛,李晓玫.不同致病药物相关急性间质性肾炎的临床特点分析[J].北京医学,2009,31(3):146-149.

[2]郑茜子,苏涛,王玉.氟喹诺酮类药物所致急性间质性肾炎临床分析[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11,13(4):218-222.

[3]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62.

[4]刘海霞,郭明好.药物相关性急性间质性肾炎的诊治进展[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1,28(3):382-384.

[5]谢红浪,陈惠萍,胡炀琳.克林霉素导致的急性肾损伤性肾[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11,20(5):432-437.

[6]许瑞凌,吴国贤.阿莫西林-舒巴坦致老年患者急性间质性肾炎2例[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10,12(6):440-441.

[7]吴虹,孙克冰.糖皮质激素在药物相关急性间质性肾炎治疗中的作用观察[J].临床内科杂志,2011,28(5):347-348.

[8]易善红.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J].免疫学杂志,2007,23(1):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