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片在儿科理论教学中的实践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科教片在儿科理论教学中的实践探究

黄玲陈媛玲

黄玲陈媛玲(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云南曲靖655000)

【中图分类号】R1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1-0064-02

【摘要】目的探讨儿科科教片在儿科理论教学中的效果,为儿科理论教学方法改革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8级临床医学专业大专1、2班,大专1班112人为对照组,大专2班118人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采用儿科科教片教学法,最后通过理论考试,实验组再填写自制问卷调查表,评价教学效果。结果理论考试成绩平均分实验组87.28±4.22,对照组73.65±5.78,实验组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科科教片教学法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效率、增强记忆及培养临床思维能力等方面优于传统教学法。

【关键词】科教片教学效果实践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实践教学又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关键环节,随着医学教育规模的扩大,患者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医学生临床见习机会越来越少,“学生动手难”的问题严重影响着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面对新的办学形势,如何保证临床教学质量的问题日益突出,为了探究如何提高临床实践教学质量;我们通过放映儿科科教片来弥补临床见习环节的不足,通过近三年的实践探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

一、资料与方法

1.对象

选择2008级临床医学专业2个大班作为研究对象,以大班为单位随机分为传统教学法授课对照组和采用儿科科教片教学法授课为实验组,其中对照组由2008级临床大专1班112人组成,实验组由2008级临床大专2班118人组成。

2.使用的教材及儿科科教片

教材选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卫生部规划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材,汪翼主编的《儿科学》第5版;儿科科教片选择由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的《儿科学》科教片。实验组和对照组使用相同教材,由同一教师授课。

3.方法

(1)儿科科教片教学法:在授课开始时,根据授课内容给学生播放相关科教片,提出有关的几个有代表性的问题,由学生作答,然后由教师过渡到授课内容,再进一步引申出相关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内容、预防措施及治疗,在讲授的同时联系科教片中相关影视内容进行讲解,学生就能更直观的理解教学内容,并容易开成深刻印象,最后组织学生对前面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然后归纳、总结。

(2)传统教学法:采用传统讲授式教学。

4.考核办法

考核包括三个部分:

(1)理论考核:利用我校儿科教研室教师自建的《儿科学》精品课程中的试题库,通过随机抽取试题生成一份试卷,满分100分,题型包括记忆型、理解型和应用型,试题内容限于实验组和对照组共同学习部分。

(2)问卷调查:实验组学生同时参加《儿科科教片教学效果评价表》调查,填好后统一上交。

(3)教师自评。

5.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录入和分析,使用均数±标准差(x±s),构成比等进行统计描述,应用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检验水准为P<0.05。

二、结果

1.两组学生考试成绩

学生考试成绩见表1,由表1可见,实验组学生儿科学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科教片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考试成绩的比较

2.学生评价

对实验组118名学生发放了《儿科科教片教学效果评价表》,通过无记名方式调查,收回118份(100%),其中有效问卷110份(93.2%);调查统计结果见表2,从表2可见,科教片教学法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效率、培养临床思维能力等方面均优于传统教学法,学生还认为通过此法授课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易于掌握、记忆。

表2学生对科教片教学法总体评价调查结果

3.教师自评

科教片教学法较传统教学法在教学气氛上明显轻松、活跃,教师讲解时学生容易理解、记忆,教学形式新颖;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教学效果比传统教学法好。

三、讨论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特殊的艺术,是教师应用教学技巧与策略,针对教学对象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1]。教学能力优先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就是要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形式,满足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需要[2]。

儿科学是一门临床二级学科,其研究对象从胎儿至青春期的儿童[3],其研究内容包括这一时期儿童的生长发育、卫生保健和疾病防治。涵盖内容广泛,学生学习《儿科学》时,普遍感觉到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很多,而《儿科学》中第三章第四节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和液体疗法是儿科的重点、难点内容,学生在学习该部分内容时,普遍感觉难于理解、接受。理论指导实践,如果学生在校期间理论知识掌握得不够扎实,将会导致今后在进入临床实习及工作后,面对患儿时,不能灵活运用所学儿科知识对患儿病情进行正确的诊断和治疗。而长期以来的传统教学法又是以教师纯理论讲解为主,学生学得乏味,学习缺乏主动性,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4]。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作为二级临床学科的儿科学,其涉及的对象年龄跨度大,从胎儿至青春期,年龄越小的儿童,其生命力越脆弱,发病率、死亡率均比成人高,所以儿科临床见习比内、外、妇等科难度大;为了弥补儿科临床见习的不足,我们通过理论教学前播放相关儿科科教片,百闻不如一见,学生通过观看科教片,可以从中获得大量临床病例,再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在学习中,把科教片中所看到、听到的知识运用于理论学习中,这样既能轻松、愉快的学习儿科理论知识,又能提高学习效率,有得于知识的记忆及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

总之,在儿科理论教学中采用儿科科教片教学法,是儿科教学改革的初步尝试,通过近三年的实践和探索,虽然取得了一些经验,但还是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使其更科学、有效。

参考文献

[1]詹莉琼,丁杰.多种教学方法应用于内科教学的探讨[J].实用医技杂志,2008,15(31):4494-4495.

[2]宋丽萍,张欣,周陆,等.以问题为中心结合比较影像学教学法在核医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2011,11:109-110.

[3]汪翼主编.儿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

[4]张琦,李焕斌,王玲.PBL教学法在临床核医学教学中的应用[J].医学教育探索,2007,16(5):426-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