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糜烂观察与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5-15
/ 1

宫颈糜烂观察与护理

黄永娟

黄永娟(贵州省三都县人民医院妇产科558100)

【摘要】目的:探讨宫颈糜烂的危险因素及提高宫颈糜烂的护理水平。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治疗的60例宫颈糜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宫颈糜烂的危险因素,对60例宫颈糜烂患者采取综合性护理干预,包括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对宫颈糜烂的自查能力、个体化心理干预,消除患者不良的心理因素、注重生殖健康,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预防病原菌感染,提高机体的免疫力。结果:患者的年龄、生育史、教育程度、职业、生殖卫生及不良的生活习惯均可作为宫颈糜烂的危险因素(P<0.05);60例宫颈糜烂患者采取综合性护理干预后,25例患者治愈,占41.67%;而31例患者疗效明显,占51.67%;另有4例患者无明显疗效,占6.66%;在60例治愈患者中,6个月内复发5例,占8.33%;6个月内无复发55例,占91.67%。结论:宫颈糜烂的危险因素具有多样性,采取综合性护理可协同提高宫颈糜烂的治疗效果,降低病情复发的风险,护理效果确切,具有临床可行性。

【关键词】宫颈糜烂;危险因素;护理【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5)10-0062-01

宫颈糜烂是指病原菌感染子宫颈后,在性激素分泌紊乱或其它危险因素的刺激下,导致子宫颈上皮组织脱落而形成糜烂的病灶[1]。在育龄妇女处于月经期及生育状态,由于身体生理现象及分娩容易对宫颈及周期粘膜组织造成创伤,容易继发病原菌感染,引起特异性免疫反应,主要表现为炎症反应,分泌炎症因子。当病原菌的侵袭力大于机体的免疫力时,子宫颈处易发生炎症性病灶,导致慢性炎症反应,治愈难度大、治疗周期长及对患者的生理、心理创伤大、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此,本研究将探讨宫颈糜烂的危险因素及提高宫颈糜烂的护理水平;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于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治疗的60例宫颈糜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范围26.5~48.7岁、平均年龄(36.5±5.5)岁;病程范围0.5~2.6年、平均病程(2.2±0.5)年;II度宫颈糜烂患者29例,III度宫颈糜烂患者31例;单纯性宫颈糜烂21例、颗粒型宫颈糜烂24例、乳头型宫颈糜烂15例。

1.2方法对比分析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宫颈糜烂的危险因素,对60例宫颈糜烂患者采取综合性护理干预,包括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对宫颈糜烂的自查能力、个体化心理干预,消除患者不良的心理因素、注重生殖健康,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预防病原菌感染,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口服灭滴灵片或进行清热祛湿的中医辨证治疗;具体如下:通过社区宣传、健康知识小册子宣传及公益健康广告等多形式宣传宫颈糜烂的感染途径、病因、危险因素、治疗方法、预防措施及护理措施,从膀胱症状、白带增多及疼痛等症状判断宫颈糜烂的早期症状;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的心理护理干预,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疏导患者紧张焦虑的情绪,提高患者接受治疗护理的依从性;提示患者要注意生殖健康卫生,可采用高锰酸钾液冲洗病灶,病情严重者可采用新洁尔灭液冲洗病灶;保持清淡均衡的饮食,进行适当强度的体育锻炼,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服用抗菌药物进行预防病原菌感染治疗。

1.3数据处理采用SPSS12.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患者的年龄、生育史、教育程度、职业、生殖卫生及不良的生活习惯均可作为宫颈糜烂的危险因素(P<0.05);60例宫颈糜烂患者采取综合性护理干预后,25例患者治愈,占41.67%;而31例患者疗效明显,占51.67%;另有4例患者无明显疗效,占6.66%;在60例治愈患者中,6个月内复发5例,占8.33%;6个月内无复发55例,占91.67%;详情见表1。

3讨论

由于流行病学对宫颈糜烂的病因研究发现,宫颈糜烂的病发与传染源、传播途径及女性自身的易感条件呈正相关性[2]。宫颈糜烂具有潜伏期,容易导致患者忽视治疗、治疗依从性较差,导致局部病灶炎症反应,严重威胁患者的生殖健康。对于宫颈糜烂的护理原则为协同提高宫颈糜烂的治疗效果、改善病情预后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3]。

本研究将,患者的年龄、生育史、教育程度、职业、生殖卫生及不良的生活习惯均可作为宫颈糜烂的危险因素;提示宫颈糜烂的危险因素具有多样性,需采取针对性及综合性的护理措施,提高对宫颈糜烂的护理效果。在本研究中,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个体化心理干预、注重生殖健康及预防病原菌感染,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降低病情复发率;表明采取综合性护理可协同提高宫颈糜烂的治疗效果,降低病情复发的风险,护理效果确切,具有临床可行性。

参考文献[1]刘莉,马红.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的观察与护理[J].吉林医学,2013,34(34):7302-7303.[2]李慧萍.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的观察与护理[J].吉林医学,2013,34(29):6159-6160.[3]李婧芳.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观察与护理措施[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2,34(4):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