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传染病的控制预防方法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9-19
/ 2

流行传染病的控制预防方法分析

李淑霞

李淑霞(蒙阴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科276200)

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流行传染病的控制预防方法。方法:对2014年5月到2015年5月之间本地的常见流行传染病的发病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对采取控制预防措施前后流行传染病的发病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相应的流行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实施后,本地的流行传染病发病率明显降低,其中,结核病发病率由5.63‰降低至1.88‰,乙肝的发病率由4.38‰降低至1.25‰,其他传染病的发病率由6.25‰降低至1.88‰,流行传染病的总发病率由16.25‰降低至5.0‰,实施前后总发病率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具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和预防措施的实施,能够有效降低流行传染病的发病率,具有十分重大且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流行传染病;控制;预防【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5)19-0464-02

传染病的致病病原体可在人、动物之间传播,并导致人和动物患病[1]。当前,我国人口流动性大,人际交往频繁,这为流行传染病的爆发提供了条件,而流行传染病一旦爆发,就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并导致社会恐慌现象的出现,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安全,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其进行有效的预防控制[2]。本次研究中,对流行传染病的控制预防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对本地1600名正常成年人进行调查,时间为2014年5月到2015年5月之间,了解并统计结核、乙肝以及其他传染病的发病情况。

1.2方法1.2.1以预防为核心,全民参与到流行传染病的预防活动中。

1.预防为主当前我国采用的流行传染病预防策略为:以预防为核心,因地制宜,群策群力,进行三级保健网的建设,并推动三级保健网的进一步发展,应用综合性防治措施。流行传染病的预防主要针对的是暴露于致病病原体中可能并发传染病的易感人群。对于这部分易感人群,可采取以下应对措施:①加大健康教育宣传力度,改变人群的不良卫生习惯和行为,将流行传染病的致病病原体传播途径切断。

②加强人群免疫:在控制具有免疫原形的传染病上,免疫预防是一种十分行之有效的策略。如天花、脊髓灰质炎等疾病,其预防手段是对人群进行全面有效的免疫接种。实践证明:大规模的人群免疫接种对于麻疹、乙肝、白百破等疾病流行均有一定的预防控制作用,可有效降低这些流行传染病的发病率。③改善卫生条件:保护水源,确保饮用水的洁净安全;提升居住水平;对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加大食品监督管理力度。

2.加大流行传染病的监测力度传染病监测具体包括:病原体特性;传染病发病、死亡情况监测;人群免疫水平;媒介昆虫及动物宿主的种类分布、病原携带情况等;同时,对本地区常见的流行传染病进行流行因素和流行规律的研究,并对预防效果进行评价。针对研究结果和预防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

3.传染病的全球化控制当前,世界各国来往频繁,传染病也出现了全球化流行的现象。

这就要求在对传染病进行预防控制的过程中采用全球化的控制策略,实现对传染病流行的全面有效控制。

1.2.2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的预防措施2、传染源预防措施①感染者:遵循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原则。一旦发现为传染病或可疑传染病,即严格按照相应的规定进行分级管理。对可疑患者进行医学检查、随访和隔离;在指定场所对甲类传染病疑似患者进行隔离、观察和治疗;在医师指导下对乙类传染病疑似患者进行隔离治疗。②病原携带者:将病原携带者的相关资料详细记录在案,并进行随访,直至病原体检查结果为2-3次阴性。③接触者:与传染源有接触,就有可能被感染,因此,需要对接触者进行检疫。检疫期由传染源最后接触日开始直至传染病的最长潜伏期。④动物传染源:对于危害严重,经济价值小的病畜和野生动物,可进行捕杀、焚烧和深埋处理;对于危害小且经济价值高的家畜,可进行隔离治疗。同时,做好家畜的预防接种、检验检疫工作。

3、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环境被传染源污染后,需及时进行彻底的杀毒,以杀灭病原体。

为了有效阻断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需注意通风和空气消毒;血液性疾病可通过注射器和性活动进行传播,因此,注射器不可共用,同时,推荐使用避孕套;为了有效控制和预防虫媒传染病,可杀灭虫媒。

4、易感者的预防措施做好免疫预防工作:限制人员的密集活动;学校停课、商店停业、工厂停工;将已被污染的饮用水源封闭。

1.2.3建立和完善传染病的长效控制机制加大监测力度,完善传染病防治机制,加强进口卫生检疫,全方位多层次的健全和完善当前的传染病控制机制。

1.4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x2检验;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结果对比相应的控制预防措施实施前后本地流性传染病的发病情况,具体情况见表1。

3讨论

近年来,由于抗菌药物滥用和病原体的变异,多种病原体均具有耐药性,并导致一些由耐药性病原体引发的流行传染病出现死灰复燃的迹象[3]。而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和环境的污染致使全球气候变暖,给媒介昆虫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了良好的外在条件,使其种群数量不断扩大,并导致众多虫源性传染病发病率有相应的提升[4]。

严重威胁着大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必须引起充分的重视。本次研究中,实施相应的控制预防措施后,结核、乙肝和其他传染病的发病率分别降低至1.88‰、1.25‰、1.88‰,流行传染病的总发病率由16.25‰降至5.0‰,实施前后总发病率对比有显著性差异。表明针对性的控制预防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流行传染病的发病率,值得在各地区推行和应用。

参考文献:[1]盛传芳.论流行传染病的控制预防方法[J].中国医药指南,2011,09(31):475-476.[2]刘建舫.流行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途径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24(5):2892.[3]张富春.流行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24):155-156.[4]张爱平,刘福益.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管理对控制某街道传染病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3):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