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钻研教材构筑理想课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4-14
/ 1

扎实钻研教材构筑理想课堂

符志英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山路小学符志英

数学《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在标准的指导下,我认真备课、钻研教材,努力上好每一节课,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进步。

一、用好教材是实施理想课堂的关键

在教学冀教版六年级下册《测量活动》这节内容时,内容要求:“在操场上堆一个土堆或沙堆代替麦堆,求土堆或沙堆的体积。”我反复阅读教材,研究教材,把握教材主旨,领悟教材的编写意图,使学生体验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丰富测量活动经验,培养数学应用意识。在教学这节内容就是应用所学圆锥体体积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把受条件限制的室外测量变为人人都能参与的室内活动。学生们拿来米、面、沙土等真实的生活素材,放在自己的课桌上,堆成圆锥状,四人一个小组,人人动手,互相协作,有的动手测量圆锥的周长、有的测量圆锥的高、有的作记录、有的求圆锥的直径,他们测量的很认真,计算的圆锥的直径、高、周长、体积都准确。

二、拓展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情趣

教材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线索,是实现课程目标,组织教学的重要资源。随着教学民主化的进程,激发学生的情趣成为一个重要的教学手段,怎样达到这样一个目的呢?除了创设好的环境和氛围,改变教学内容也是一个重要课题,它最起码应该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现有教学内容知识结构的优化,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变知识的传授过程为学生的认知过程,进行梯度式分层式教学,适应个别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二是扩展课堂的内涵,进行多学科的交叉教学,强调学科间教学的相互渗透,能够做到迁移性联系性教学,这样兴趣的转移情感的介入都可以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三是继续扩展到联系学生的社会生活实际,这就是在更大程度上扩展了课堂40分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上课的概念应扩展到“所见即所得”(当然这其中包括所听即所得),从这一点延伸开去便会成为“所思即所得”“所想即所得”。如果能够达到这个地步,知识的传授、学科的交叉又蕴含于生活经验的社会知识的讲解,那么我们课堂便真正达到了全面提升学生人格全面推进学生素质的目的。例如在教学冀教版四年级下册《三角形内角和》时,先让学生按着书上的内容用量角器测量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并填入表中,发现三个内角和是180度。再把附页中的三角形剪下,将三个角拼接在一起,组成一个平角。同学们验证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然后,我提出:“画一个三角形,其中一个角是90度,另一个角是60度,自己算第三个角的度数;你在画一个第三个角大于或小于自己算的度数的图形,看看还是不是三角形?如果是三角形,与前一个比较有什么不同?如果不是三角形,是什么图形?”学生们算出是30度,并画出三角形。过了一会儿,有个学生说:“老师,当第三个角是20度时,也能画成三角形,但是,原来60度的角变成了70度。”另一个学生说:“老师,当第三个角是50度时,就画不成三角形了,就画成四边形了。”这时学生们很兴奋,也画了起来。我顺水推舟,引导学生们求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度。又提议说:“同学们,我国的国旗上有几个五角星?每个五角星的度数是多少?”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学生开始画国旗、有的学生画五角星、有的学生画一个大的五角星和四个小的五角星,分别测量,有一个学生先画一个正五边形,连接正五边形的对角线,就会得到一个美丽的正五角星,五角星的每个角都是36度。学生们都得出了这个结论,脸上都挂着笑容。

我认为对数学教师而言,深入研究教材就是一种专业阅读,它是上好每一节课的基础。用教科书促进促进教学方式的改变,通过教学方式的改变促进学习方法的转变,努力构筑理想课堂,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