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业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4-14
/ 2

关于农业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探讨

关诗洋

关诗洋

黑龙江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摘要为了达到保证农业资源效益的最大化,有必要对农业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农业资源环境保护持续发展

农业生产已成为我国农业经济和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其重要性不可忽视。但是,从近些年农业的生产现状来看,由于农业资源的不合理运用,使得农业生产对环境保护产生了不利影响,势必会对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必须加强对农业资源和环境保护两方面的重视,加强对平衡两者关系的分析,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为子孙后代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对农业资源的合理运用,使农业资源和环境保护处于平等发展状态是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1.农业资源的概念和影响农业资源利用的原因

1.1农业资源的概念

农业经济资源与农业自然资源统称为农业资源。农业经济资源是经过直接或间接的手段对农业生产带来经济作用的资源,如交通运输、农业设备、农民劳动力、通讯、卫生等基础设施。农业自然资源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所利用到的自然要素,如环境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等。农民从事农业经济活动或进行农业生产所使用到的各种资源,其中包含农业经济资源与自然社会资源。前者主要包括农业生产设备、农民劳动力等有关经济技术的资源,后者主要是源自自然环境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空气资源、气候资源等。

1.2影响农业资源利用的原因

1.2.1资源浪费严重

我国资源浪费现象非常多,如农作物秸秆焚烧问题。目前,我国多数地区的农村都开始利用天然气做饭,或者利用电磁炉来做饭,因此秸秆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少。较多农作物种植者在农作物收割完成后,多余的农作物秸秆往往直接利用焚烧的方式进行处理。焚烧时所产生的污染物会对大气造成影响,自然也会对环境造成影响。其实,农作物秸秆是可再生利用资源,可用于制作有机肥、编制工艺品等。所以,资源浪费情况的存在势必会导致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

1.2.2污染水资源,破坏生物多样化

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各种病虫害。对于这些病虫害,目前大多农作物种植者不是利用现代化的生物防治方式进行治理,而是采取喷洒农药的方式,使得这些农药中含有的不良成分进入地表及水源中,长此以往就会导致环境污染。大量研究数据表明,使用农药及化肥时只有20%左右会被农作物吸收,剩下的会渗透到土地或者地下水中,导致地下水的自净功能越来越差,甚至不再具有自净功能。据统计,每年至少有1000万人的死亡与水源污染有直接关系。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对农作物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大量森林被砍伐,农作物种植面积逐渐增大,大面积的植被遭到破坏,致使原有的森林生态失去平衡。森林生物没有了栖息之地,生物多元化遭到破坏,致使生态环境失去平衡,打乱了生态系统内部运作。生态系统的破坏,给人们的生存带来了严重威胁。

2.合理利用农业资源与环境保护的发展策略

2.1增强对自然光能和现有水资源的利用率

在进行农业种植时,可利用新型清洁能源强化对光能源的利用,提升作物栽培的有效性。农业生产实质上是多学科的综合利用,应充分利用光源促进光合作用,强化农作物的生长。充分利用光合作用的前提是种植符合本地自然光照条件的作物,对植物全面光合作用进行延长,提升农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实现土地种植向一年多茬转化。例如:在种植小麦的土地地域,可通过轮作玉米、套种绿肥等减少光能“闲置”,提升同一单位面积的总产量以增加对光能的利用;在种植作物时,通过适宜的种植密度保证土壤肥力和需求协调;在大田中,因为多元化的种植方式如间种、套种等保证了同一面积里光源利用充分,总产量大增。不断完善现有的浇灌方式,提升农田浇灌的高效性。一是探索农用水的循环净化机制,对有限的水资源进行综合重复利用;二是根据各种农作物的需水特点采取不同的浇灌方式;三是结合种植地区的气候变化特点具体采取措施,达到浇灌方式的有效性、针对性,充分发挥水资源利用的最大价值。

2.2坚持农业持续发展原则,保护农业生态

农业生产中,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由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引导强化社会各界参与农业生态保护。在生产过程中重视对内外污染的协同治理,统筹保证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共同发展。坚持农业发展以环境保护为基础,强化落实生产过程中对土壤性质的监测,及时修复土壤重金属和其他污染。坚持以可持续化发展为指导思想,重视环境保护与农业种植的持续发展,构建监管治理防污机制;在政策影响下,拓展农业种植监测范围,落实推广示范,综合防治;强化秸秆还田的全面推行和监管力度,推广机械化作业,推进秸秆综合处理机构的建立,促进秸秆综合处理的发展;强化地膜监管的执行力度,重视回收地膜,强化可重复使用地膜的力度,建立示范田科学处置地膜,保证农田地膜广泛科学使用;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要重视探索新型保护机制,建立保护农业生态相关生物的制度,实现农作物和相关生物相互促进;合理分化管理外来物种,建立长效的防治有害生物机制,建立信息化监管系统;促进现代化农业生产体系,运用现代化生产技术推动农业发展,实现科技化生产;适时建立农业模范示范村民组,推进美丽新农村的建设。

2.3构建中国特色农业生产体系,完善农业监测预警体系

在“五位一体”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影响下,农业发展要坚持与环境保护相适应,利用可持续发展目标来发展农业,以保护自然资源为总目标提高农业生产力。在保证粮食丰产、农业增收、安全生产的同时,合理利用农业资源,防止污染环境,转变不当的生产措施,修复遭破坏的生态环境,建立长效发展机制。通过构建中国特色的农业生产体系改善生活环境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与幸福指数,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以生态的农业资源支撑农业生产,推进文明农业生产的发展进程。在提升农业资源利用率的过程中,要重视提升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培养具有较高技能的实用人才队伍。在农业种植过程中,为了有效提升农作物产量,会广泛使用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一旦使用不当就会对自然环境带来威胁,在农业资源枯竭的同时破坏生态系统。此时便需要建立专业的人才队伍,以生态发展规律为基础,减少运用化学手段。根据生物变化趋势,恰当应用现代技术。在对环境进行全面监测的过程中,建立完善的预警体系,以便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有效防止和控制农业环境损害。

3.结语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资源环境保护能有效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无公害农产品供给。更重要的是,能够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可靠的物质基础。因此,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工作不仅关系到农业生产是否稳定,而且也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在农业资源利用改善的过程中,可以利用政策支持、经济杠杆支撑等方式对农业资源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进行解决,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强化监管措施,严厉控制生态资源破坏现象,避免资源滥用。我们必须要立足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与科技创新研究,积极促进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与节约型技术的推广运用,真正开创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资源环境保护道路,实现我国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汤锦.农业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分析[J].乡村科技,2019(11):116-117.

[2]刘朝义.农业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浅析[J].农家参谋,201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