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庄镇某村35-60岁居民心血管疾病危险度评估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南庄镇某村35-60岁居民心血管疾病危险度评估分析

谢庆堂郑荣阳陈开罗强兴

谢庆堂郑荣阳陈开罗强兴(佛山市禅城区南庄医院体检科广东佛山528061)

【摘要】目的:通过对南庄镇某村常住居民的调查,预测其总体危险度及年龄、性别分布特征,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对南庄某村的社区居民进行调查,用心血管健康筛查问卷获取基本信息及BMI、血压、血糖、血脂等体检信息,应用风险评估软件进行评估分析。结果:在400例调查样本中,评估为较高风险的人数为125人,较高风险发生率31.3%,男性患病风险高于女性,年龄越大,风险越高。结论:该村社区居民心血管疾病危险度较高,应积极开展社区居民慢性病健康管理及开展心脑血管疾病的三级预防,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关键词】社区居民心脑血管疾病风险评估分析

【中图分类号】R1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5-0384-02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肉类、脂肪等摄取增加,但蔬菜、水果及膳食纤维摄入不足,膳食不平衡以及不良生活方式共同作用,同时心脑血管疾病知识不够普及。摄食高脂肪和高胆固醇食物过多,体力活动减少,生活节奏紧张及吸烟、饮酒无节制,遂使心血管病成为目前发展中国家的一个主要死亡原因。预测心血管病将在亚洲、拉美、中东和非洲的某些地区大规模流行。印度1990年非传染性疾病占总死因的29%,据预测至2020年将升至57%。中国将由58%升至2020年的79%,其中心血管病占首位。20年后,心血管病将在发展中国家流行,其中主要是脑卒中和冠心病识别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并且进行有效的防治,是心血管病流行病学努力研究的课题[1]。本研究对南庄镇某社区人群心血管疾病患病危险度及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旨在为南庄镇开展人群心脑血管疾病的社区防治对策提供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人群

1.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南庄镇某村10个村民小组年龄在35-60岁社区户籍居民400人进行基本信息调查及空腹采血进行生化检查。

1.2研究方法

根据中国医师协会《10年内心肌梗塞和中风发病和死亡风险的危险预测表》[2],在中国心血管防治信息网危险评估网页,需输入基本的信息包括年龄、身高、体重、是否吸烟、是否糖尿病、总胆固醇值(mmol/l)即可获得个体心血管疾病和死亡风险的相对危险度[3-4]。

1.3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所有资料录入和二次校验,应用EXCEL2003建立数据库,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及t检验。

2结果

2.1一般情况

本次对南庄镇某村10个村小组的35-60社区居民400名进行调查及空腹抽血进行生化检查,其中男性210人(52.5%),女性190人(47.5%),居民身高、体重、收缩压、是否吸烟、胆固醇等情况见表1。

表1居民基本情况

2.2心脑血管风险评估情况

根据哈佛癌症风险指数标准,我们将风险评估分为三档,低风险(理想水平0~0.8倍)、中风险(理想水平0.9~1.0倍)、较高风险(理想水平1.1~倍以上)。400名社区居民中共有125人评为较高风险,较高风险发生率31.3%。

2.3男女风险评估比较

男性较高风险发生率35.7%,女性较高风险发生率2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男女患病风险比较

2.4年龄段风险评估

将年龄分为三个年龄段,35~44岁,45~54岁,55~60岁,经χ2检验,χ2=133.400,P=0.000,可认为不同年龄段风险评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年龄越高较高风险发生率越高,结果见表3。

表3不同年龄段风险评估比较

3讨论

该村社区居民未来10年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存在较高风险,较高风险发生率达31.3%,经调查改村居民存在多项危险因素,如血脂、血压偏高人数,尤其低密度脂蛋白升高比例高,且大多存在不良的生活方式,如脂肪摄入较高、体力活动偏少,故未来10年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偏高。男性较高比女性具有更高的发病风险,主要与男性有较高的吸烟率与喝酒率,吸烟与喝酒均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且男性工作压力大、熬夜等因素较女性多。随着年龄增加,较高风险发生率越高,主要是与身体机能有关,随着年龄的增高,身体机能下降,患慢性病的几率增加,且年龄越大,累计的不良危险因素时间也较长,发生心脑血管的危险性越高。

此次健康风险评估的结果与居民个人身体检查指标基本一致。说明用健康风险评估软件可以更为准确量化个人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认识个人健康风险的大小。通过评价结果的警示作用制定个性化的健康干预措施,区分可修正的和不可修正的危险因素,可采用健康管理处方采取健康改善的行动:根据在处方基础上的行动指南来实施行动,包括膳食、运动计划等。

虽然该村实施二次合作医疗,村民在社区卫生服务站看病、吃药、打针均是4块钱,住院也有二次医保,目前大量的卫生资源用于疾病的治疗,而且社区卫生服务站也是以基本医疗为主,疾病的预防没有提到日常工作日程,慢性病管理、健康教育还是流于形式,居民的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知识很缺乏,不良的生活方式普遍存在,虽每年体检,但是检出的慢性病及时进行治疗率很低,特别是高脂血症不引起重视,未来心脑血管发病越来越高,与风险评估结果一致。该社区应加大社区卫生服务的投入,特别是慢性病治疗与预防、不良生活方式的干预,开展规范降压、降脂、降糖治疗、控制体重、戒烟、增加体育活动和增加蔬菜水果摄入、减少脂肪摄入。全科医师、公共卫生医师应学习健康管理的知识与技能,为居民提供个体化、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健康处方。

参考文献

[1]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中华内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内科杂志,2010,49(2):175-176.

[2]孙士杰.35岁~65岁糖尿病患者10年内心肌梗死、中风发病和死亡危险评估.医学与哲学[J],2010,10(31):20-21.

[3]邢丽丽,常春,王威等.北京市东城区35~59岁社区居民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中国健康教育[J],2011,27(4):254-255.

[4]李娜,伍亚舟,易东.基于疾病风险指数的重庆市社区居民脑卒中发病风险评估方法.第三军医大学报[J],2010,32(20):2216-2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