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创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1

“情境创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巫朝东

福建清流第一中学365300

摘要:“情境创设”是教师在教学中提高课堂质量的一种重要方法,文章通过实例阐述了“情境创设”在化学概念、化学原理应用和化学习题解答等教学活动中的应用,总结得出“情境创设”教学对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探索新旧知识间的横向联系、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具有显著的作用。

关键词:高中化学情境创设课堂沟通

一、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情境创设的前提

在课堂教学中,只有注重了与学生积极的情感交流,师生间才能心心相印、乐教乐学,才能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我认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接纳学生。

师生积极的情感交流要建立在相互接触和胸中能容纳对方的基础上。在这里,教师首先要关注学生、接纳学生,不管学生以前的基础怎样,即使是个别的“后进生”,教师也绝不能嫌弃他们、冷漠他们,而要对他们寄予期望,无条件地以积极、肯定的态度看待他们,相信他们一定能学好化学。

2.理解学生。

师生积极的情感交流,与教师对学生的理解息息相关。这种理解,又与教师对学生全面深入的体察、实事求是的分析紧密联系。没有对学生符合客观实际的认识,教师的工作就是盲目的,师生间的心心相印也只能是一句空话。

3.尊重学生。

积极的情感交流离不开师生间的相互尊重。作为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独立的个性,这样才能使师生情感互动直至融洽。

4.信任学生。

每位学生都有向上的愿望。教师要信任学生,善于抓住契机,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勇气,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潜力和培养学生自我负责的人生态度。

二、师生之间课堂沟通是情境创设教学的重要方式

课堂沟通是教学过程中信息有效传递和使学生深刻理解知识内化为能力的重要方式。通过沟通可以促使学生在课堂上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构建知识,更有效地完成“内化”的操作,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我认为主要可采用以下形式:

1.创设师生情境沟通。

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要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诱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观察、感受为基础,强化学生学习的探究性;以发展学生的思维为中心,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以陶冶学生的情感为动因,渗透教育性;以解决问题为手段,贯穿实践性。

(1)活用教材引导学生“读”。普通高中化学新课程教材栏目的设置大大突破了以往教科书的编排,教材设置了“回顾与总结”、“你知道了什么”、“观察与思考”、“交流与讨论”、“活动与探究”、“练习与实践”、“问题解决”、“拓展视野”等新栏目。这些栏目使得教科书充满了活力——语言生动、简明扼要、捕捉新奇、提出问题。化学领域中有许多知识对学生来说是新奇的,像防晒霜、隐形眼镜、纳米材料、光导纤维、钡餐、84消毒液等。学生对这些知识感到新鲜好奇,很容易产生这些物质是由什么材料构成的、这些材料的化学成分是什么、有那些性质和用途、如何制取这些物质等问题。以这些问题为中心展开讨论,有助于不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摄取新信息的能力。

(2)创设情境实验引导学生“动”。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无论怎样突出实验能力的培养和考查都不为过。近年来高考实验的分值有所提高,凸显了实验地位的上升。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验教学中必须让学生“动”起来,不仅是让学生自己独立进行实验操作,而且要引导学生眼、手、脑并用。

其主要步骤包含:①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有针对性的实验,并对结果进行分析;②提出问题或问题的关键所在,从而明确问题;③根据自身已有的认知经验提出解答问题的猜测和假设;④搜集资料或收集必要的材料设计实验,验证假设;⑤作出判断,形成结论,进行合理的评价并与他人交流。

(3)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究式教学以问题的讨论为主线来组织教学,围绕问题的解决,实现学生的主动探究。这种教学模式的一般程序是:创设问题情境→学生自主发现、提出问题→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得出多个结论。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经历了一次“再发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应该作好多方面的引导。要创造平等、和谐的气氛,鼓励学生勇于提问;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勤于提出问题;点拨提问技巧,引导学生善于提出问题。也就是说,要让学生有提问的胆量、习惯和技巧。

2.创设学生之间的沟通情境。

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容易产生认同感,它可以通过课堂中老师指导下进行的相互讨论、相互评价、相互订正错误等形式进行。

设计疑难要让学生“辩”。教师不仅要善于设疑、激疑,而且要让学生“辩”疑。俗话说“辩则明”,学生通过“辩”来自己破疑、释疑,可深刻理解知识,达到内化知识的目的。

总之,服务于教学目的节奏,可以拒绝呆板、拒绝平庸,可以优化、美化课堂教学,它是课堂教学的艺术魔杖。然而要能自由地使用它,绝非易事,我们只有多多努力。

参考文献

[1]景秋菊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2,第5期:112。

[2]计许婷南京师范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