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切开术联合支架置入治疗难治性食管良性狭窄的临床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2

内镜下切开术联合支架置入治疗难治性食管良性狭窄的临床应用

刘雄祥

湘潭市中心医院湖南湘潭4111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内镜下切开术联合支架置入治疗难治性食管良性狭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2月~2017年2月间收治的36例难治性食管良性狭窄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内镜下切开术联合支架置入进行治疗,评估手术指标、术后恢复情况,另对比手术前后患者吞咽困难评分。结果:本组手术成功率为100%(36/36),手术平均操作用时(43.15±3.94)min,平均住院时间(5.7±0.2)d。术中2例患者少量出血,术者内镜下采用止血钳钳夹处理,成功止血;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9%(5/36),无感染、大出血以及穿孔等严重并发症。与术前相比,术后第1周、第4周时患者吞咽困难评分有显著改善,独立样本t检验提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t=13.570、23.673,P=0.000,0.000)。结论:内镜下切开术联合支架置入可有效改善难治性食管良性狭窄患者吞咽困难症状,成功率高,术后较少并发症,建议临床加以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难治性食管狭窄;内镜下切开;支架植入术;吞咽困难评分

胃食管反流;放射性损伤、食管吻合口狭窄或者腐蚀性狭窄等因素均会导致食管良性狭窄,其中经过包括内镜在内的多种技术手段治疗后难以改善持续性吞咽困难症状的食管狭窄被临床称之为难治性食管良性狭窄。难治性食管良性狭窄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反复扩张、激素药物以及微波等等,但治疗效果存在较大差异,有较大几率出现并发症,应用推广受到限制[1]。本研究主要探讨分析内镜下切开术联合支架置入治疗难治性食管良性狭窄的临床应用价值,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选2011年2月~2017年2月间收治的36例难治性食管良性狭窄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本组患者均结合临床症状、X线造影、胃镜、钡餐、病理学检查以及胸部CT等手段确诊病情,均为择期手术患者,既往有不少于三次的无效治疗史或短期复发史,排除严重心肺功能障碍以及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其中男28例,女8例;年龄24~63岁,平均年龄(45.6±3.7)岁。入组病例均属吻合口狭窄,其中4例为食管上段狭窄,29例为食管中段狭窄,3例为食管下段狭窄,狭窄长度最短1cm,最长3cm。

1.2方法

术前开展血常规检查,嘱患者术前12h内禁食。将透明帽覆于胃镜前端,置入内镜至食管狭窄段,然后将IT刀由内镜工作通道置入病灶,术者直视状态下将狭窄部呈放射状切开,至固有基层表面即可。切开后食管狭窄部位均有所扩张,余部狭窄皆按照上述方法处理。完成切开操作后将手术刀具退出,用胃镜探视狭窄部,观察有无创面穿孔、出血情况,然后将导丝经由活检通道置入十二指肠远端,将内镜退出后沿导丝送入支架置入器,释放支架后将导丝退出,内镜下观察支架位置是否合理。术后给予抗生素抗感染,持续用药3d;术后抑酸治疗4周,取出支架后给予质子泵抑制剂,持续用药4周[2]。

1.3观察指标

术后1个月评价手术指标与术后恢复情况,分别于术后7d、4周时对比患者吞咽困难评分改善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对本次研究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采用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皮尔斯卡方χ2检验计量资料,P<0.05时提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入组对象手术指标与术后恢复情况

本组36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成功率为100%(36/36)。手术操作用时最短27min,最长55min,平均操作用时(43.15±3.94)min;住院时间最短5d,最长9d,平均住院时间(5.7±0.2)d。术中2例患者少量出血,术者内镜下采用止血钳钳夹处理,成功止血;术后轻度疼痛1例,3d后逐步缓解;术后2周内2例患者支架移位,采用支架复位干预处理后得到纠正。本次并发症发生率为13.9%(5/36),无感染、大出血以及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2.2本组患者吞咽困难评分对比

术前本组患者吞咽困难评分均值为(3.05±0.41)分,术后第1周、第4周时患者吞咽困难评分均值为(1.83±0.27)分、(1.30±0.14)分,独立样本t检验提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t=13.570、23.673,P=0.000,0.000)。

3讨论

难治性食管良性狭窄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消化外科疾病,患者多伴有吞咽困难、贫血、误吸、营养不良、恶病质等表现,生活质量严重下降。临床若未及时有效施加干预,还可诱发食管气管瘘、食管纵膈瘘等一系列严重并发症[3]。扩张治疗可有效缓解大部分食管狭窄患者吞咽困难症状,在以往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但术后有较大几率出现感染、食管反流等并发症,再狭窄率偏高[4]。随着现代技术和材料的不断发展以及支架新材料的研发,内镜切开术开始在微创外科方面广泛应用,其中内镜下切开术联合支架植入术在近几年来被临床广泛应用于治疗食管癌性狭窄以及食管气管瘘,该方案具有微创性特点,手术操作用时较短,成功率高,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因而康复速度较快。本次研究中36例患者手术顺利完成,平均操作用时(43.15±3.94)min,并发症发生率为13.9%(5/36),无感染、大出血以及穿孔等严重并发症,这与既往文献报道相符。同时,患者术后1周、4周时吞咽困难评分明显低于术前(P<0.05),提示患者吞咽困难问题已经有效缓解。通过随访我们发现,大部分患者术后4周即可进食流质食物,生活质量随之改善。

综上所述,内镜下切开术联合支架置入可有效改善难治性食管良性狭窄患者吞咽困难症状,成功率高,术后较少并发症,建议临床加以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小海,胡祎,杨弘等.新型可回收全覆膜镍钛合金支架治疗难治性食管良性狭窄[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1,14(11):875-878.

[2]陈俊杰,林淑惠,许向农等.可回收食管覆膜支架在26例难治性食管良性狭窄中的应用体会[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1,28(10):587-588.

[3]苏卫华,谭玉勇,刘德良等.内镜下绝缘头刀电切治疗难治性食管良性狭窄的临床应用[J].中外医疗,2015,34(1):101-102.

[4]木尼拉买买提,李紫琼,高峰等.难治性食管良性狭窄患者行食管支架治疗效果分析[J].吉林医学,2016,(1):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