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胸腔镜下、开胸肺叶切除术应用于治疗早期肺癌的效果及对CRP水平、VAS评分的影响对比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全胸腔镜下、开胸肺叶切除术应用于治疗早期肺癌的效果及对CRP水平、VAS评分的影响对比

袁钰鑫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六九医院湖南衡阳421002

摘要:目的:分析全胸腔镜下、开胸肺叶切除术应用于治疗早期肺癌的效果及对CRP(C-reactiveproteinCRP)水平、VAS评分的影响对比。方法:本次研究中涉及的患者例数为7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实施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和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疼痛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在CRP水平方面,手术前两组患者的水平均较低,但是手术后明显升高,而观察组患者的升高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在术中出血量以及引流时间方面,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少,p<0.05,但是在住院时间方面,差异较小。结论:利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的效果高于传统开胸手术,对患者的机体影响较低,可降低术后疼痛感,减少引流时间和出血量,预后较高。

关键词: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开胸肺叶切除术;早期肺癌;效果;CRP;VAS

肺癌属于临床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危及人类的健康,可分为非小细胞肺癌和小细胞肺癌两种,针对于早期肺癌的治疗方式,以手术为主。而临床中手术方式较多,例如传统开胸手术以及胸腔镜手术,虽然开胸肺叶切除术可以有效清除患者的肿块以及淋巴结,但是由于开胸手术的创伤较大,导致术后并发症发生较多,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属于微创手术,对患者的损伤较小,但是该方式也有一定的局限性[1],因此为了研究上述两种方式治疗早期肺癌的效果及对CRP水平、VAS评分的影响,特选择70例患者进行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患者资料

本次研究中涉及的患者例数为70例,入院治疗时间为2013年2月~2017年9月,所有患者均为均符合肺癌的临床诊断标准,且均为早期,并在CT、B超等检测下确诊,排除转移情况,同时均同意此次研究。将上述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形式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29例,而对照组中男性患者例数为14例,女性患者例数为15例,年龄跨度最大为71岁,最小为34岁,平均年龄为(49.22±1.61)岁。而观察组中男性患者的例数和女性患者例数分别为22和19例,年龄范围最大为77岁,最小为28岁,平均年龄为(49.35±1.67)岁,分析以上患者的基础资料,差异极小,可实施下方实验。

1.2方式

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取患者的健侧卧位,采用双腔气管插管全麻,实施单肺通气,其切口的位置选择为外侧,在患者的第6根肋骨,其切口的长度为20cm左右,当进入患者的胸腔以后,密切观察肿瘤的情况,包括位置、范围、大小等,随后实施常规的肺叶切除以及清除纵膈淋巴结,最后观察患者的情况,无异常后缝合[2]。

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选择患者的健侧卧位,双腔气管插管全麻,在患者的第7肋间进行切口,为操作孔,放置胸腔镜,在第4和5肋间在进行长度3cm的切口,当胸腔镜进入到患者的胸腔后,应对其胸腔内的情况进行密切观察,确定患者肿瘤的情况,包括位置、病灶以及范围、大小等,随后实施常规的肺叶切除,清除纵隔淋巴结[3]。

1.3观察范围

分析上述患者术后疼痛情况,另外对患者手术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进行分析,同时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引流时间等。

采用疼痛数字评定量表分析患者的疼痛情况,满分为10分,分值越高,患者的疼痛度越高[4]。

1.4统计学方式

本次研究中,所有的数据资料均采用spss21.0进行分析,而文中涉及到的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采用()以及%表示,利用t和x2检验,当p<0.05时为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分析上述患者术后疼痛情况,在下方表1中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的疼痛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较大,p<0.05。

2.2分析以上患者术前后CRP水平情况,在手术前两组患者的水平均较低,但是手术后明显升高,而观察组患者的升高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较大,p<0.05,见表2。

2.3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引流时间,在下文表3中能明显看出,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差异较小,但是术中出血量以及引流时间方面,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少,p<0.05。

表1分析患者术后疼痛情况

3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肺癌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也呈上升趋势,而针对于早期肺癌的治疗应秉持着尽大可能切除肿瘤和保留患者健康肺组织为目的,而常用方式为手术治疗,传统的手术方式为开胸肺叶切除术,该方式虽然能有效清除患者的淋巴结,但是开胸手术伤口较大,对患者造成的影响较高,另外也会增加术后并发症的情况,因此整体预后效果较差,而现阶段临床上微创手术的逐渐应用,胸腔镜也逐渐应用在早期肺癌的治疗中,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手术切口较小,对患者的影响较低,同时可降低患者术中出血量,并且加速患者术后的恢复,另外在全胸腔镜下观察患者的肺部情况,其视野较为清晰,可准确的观察肺部情况,对肿瘤的大小、范围等进行评估,同时手术操作较为灵活、简便,特别适用于年龄较高、身体状态较差以及对手术耐受程度较低的患者[5]。

通过此次研究结果也不难看出,观察组患者的疼痛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在CRP水平方面,手术前两组患者的水平均较低,但是手术后明显升高,而观察组患者的升高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在术中出血量以及引流时间方面,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少,p<0.05,但是在住院时间方面,差异较小,进一步说明,利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的效果高于传统开胸手术,对患者的机体影响较低,可降低术后疼痛感,减少引流时间和出血量,预后较高。

参考文献:

[1]景俊武.全胸腔镜下与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的疗效对比[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7,23(7):975-977.

[2]吴云华,杜仕建,戴学兵等.用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与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的效果对比[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22):114-115.

[3]王进,陈季北,王文才等.不同手术方案对早期NSCLC患者术后疼痛程度、CRP水平及并发症发生风险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7,39(8):1240-1242.

[4]许建宁,刘国锋.全胸腔镜术式与开胸肺叶切除术对早期NSCLC患者围手术期的影响[J].实用肿瘤杂志,2017,32(6):511-514.

[5]丁长柏,卢庆国,王健等.全胸腔镜肺叶切除与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比较[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34):4810-4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