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措施对妇女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护理干预措施对妇女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

谢翠芬

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妇幼保健院湖南省益阳市413000

摘要:目的:探讨盆底肌康复训练和阴道哑铃训练等护理干预措施对妇女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妇产科经阴道分娩的96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前者采用常规康复护理方案,后者配合阴道哑铃训练和盆底肌康复训练,比较两组产妇护理干预前后盆底肌力和护理期间盆腔器官脱垂和尿失禁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产妇护理干预后盆底肌力3~5级者有29例(60.42%),明显多于干预前(P<0.05);实验组产妇护理干预后盆底肌力3~5级者有40例(83.33%),明显多于干预前(P<0.05),也明显多于对照组干预后(P<0.05);护理干预期间实验组产妇盆腔器官脱垂和尿失禁的发生率分别为6.25%和4.17%,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盆底肌康复训练和阴道哑铃训练等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妇女产后盆底功能的康复。

关键词:产后盆底功能;护理干预措施

盆底由肛提肌、尾骨和筋膜构成,形似漏斗[1],具有托举盆腔器官的作用,同时还能维持阴道紧缩度和尿道括约肌、直肠括约肌的正常功能。盆底功能薄弱,在妊娠和分娩过程中极易受到损伤,引起盆底功能障碍,出现盆腔脏器脱垂和尿失禁等并发症。因此,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妇产科的常见疾病之一。目前临床对妇女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康复治疗多采用盆底治疗仪进行电刺激,其实产妇盆底功能一般通过缩肛运动、产后锻炼等方法即可恢复,但大部分产妇缺乏盆底功能康复锻炼的意识,很少主动去进行康复锻炼,造成妇女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病率居高不下。因此,研究盆底肌康复训练和阴道哑铃训练等护理干预措施在妇女产后盆底功能康复中的作用,对提高妇女产后盆底功能康复治疗效果和预防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有重要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妇产科经阴道分娩的产妇9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8例。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进行常规的健康宣教、饮食干预和心理护理,并指导其进行降低腹压的运动,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避免便秘的发生。实验组采用除采用常规康复护理外,还要指导产妇进行盆底肌康复训练,让其在分娩后2h开始随呼吸舒缩肛门,也就是在吸气时收缩肛门,在呼气时放松肛门,每次训练10~15min,每天2~3次;每次完成盆底肌康复训练后还要进行阴道哑铃训练,在事先清洗干净的适合产妇盆底肌力的阴道哑铃上涂上专用的轮润滑导电膏,产妇在仰卧位或蹲位下将阴道哑铃的一端放入阴道内一指深处,另一端的胶绳留在阴道外,再进行行走和上下楼梯等练习,期间保持阴道哑铃不滑落,每次训练15min,每天不低于2次。随着盆底肌力的增强,逐渐增加康复训练次数,延长吸气时缩肛的时间,加大哑铃型号。

1.3观察指标

盆底肌力等级和护理干预期间尿失禁和盆腔器官脱垂的发生率。

1.4评判标准[2]

手测盆底肌力等级,完全收缩,持续对抗,持续5s或超过5s,连续收缩5次无疲劳则判定为5级;完全收缩,轻微对抗,持续4s,连续收缩4次无疲劳则判定为4级别;完全收缩,没有对抗,持续3s,连续收缩3次无疲劳则判定为3级;不完全收缩,持续2s,连续收缩2次无疲劳则判定为2级;颤动,持续不超过1s,收缩1次无疲劳则判定为1级;无收缩则判定为0级。

1.5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产妇盆底肌力比较

表1护理干预前后两组产妇盆底肌力情况[N﹙n%﹚]

注:两组比较,P<0.05。

3.讨论

3.1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原因分析

在妊娠过程中,随着子宫体积的不断增大和胎儿体重的不断增加,孕妇身体的重心轴发生改变,导致腹压对盆底的压力不断增大,持续压迫盆底肌肉,造成盆底肌肉逐渐松弛;在经阴道分娩,尤其是第二产程延长、多产和会阴撕裂时,胎儿被推挤入产道,压迫、牵拉盆底肌,进一步加重了盆底肌和盆底结构的损伤,使盆底肌肉更加松弛,无力托举盆腔器官,收缩尿道括约肌,造成盆腔器官脱垂和尿失禁等症状。由此可见,妊娠和分娩是造成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根本原因。此外,妊娠和分娩造成的盆底肌Ⅰ、Ⅱ类肌纤维和盆底结构损伤为可逆性损伤[3],只要产后及时进行盆底功能康复锻炼就能逆转上述损伤,恢复盆底功能,但大部分产妇过分依赖产后康复治疗,不重视产后盆底功能康复锻炼。因此,产后未及时进行盆底功能康复锻炼也是造成盆底肌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重要原因。

3.2护理干预措施的作用

由表1可见,对照组产妇护理干预后盆底肌力3~5级者明显多于干预前(P<0.05),说明对照组产妇经过常规康复护理干预后,盆底肌力得到增强;这主要是因为经过常规康复护理中的健康宣教,使产妇认识到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危害和盆底功能康复锻炼对盆底功能的良性影响,有意识地进行缩肛运动和产后锻炼。实验组产妇护理干预后盆底肌力3~5级者明显多于干预前(P<0.05),说明常规康复护理配合盆底肌康复训练和阴道哑铃训练等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增强盆底肌力。这主要是因为盆底肌康复训练和阴道哑铃训练能够增强盆底肌张力和耐力,修复衰弱、松弛的受损盆底肌和盆底结构。实验组产妇护理干预后盆底肌力3~5级者明显多于对照组干预后(P<0.05),说明盆底肌康复训练和阴道哑铃训练等护理干预措施是增强盆底肌力的独立因素,能够有效修复盆底肌和盆底结构的损伤。由表2可见,实验组护理干预期间产妇盆腔器官脱垂和尿失禁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盆底肌康复训练和阴道哑铃训练等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预防盆腔器官脱垂和尿失禁等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这主要是因为盆底肌康复训练恢复了盆底肌的张力和耐力,阴道哑铃训练能够增加阴道紧缩度,二者共同作用增加了尿道括约肌的收缩力,恢复了盆底维持盆腔脏器正常位置和控尿的功能。

综上所述,盆底肌康复训练和阴道哑铃训练等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增强盆底肌力,预防盆腔器官脱垂和尿失禁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提高妇女产后盆底功能的康复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郭翠英,陈盈,黄兰冰.康复训练护理干预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8,25(08):194-196.

[2]夏咸梅.护理干预措施对妇女产后盆底功能康复的影响评价[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A4):298.

[3]李秀金,蚁持缨.护理干预措施对孕妇产后盆底肌康复的影响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24):2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