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诊断中X线、CT、MRI的应用价值黄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3-13
/ 2

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诊断中X线、CT、MRI的应用价值黄莺

黄莺

湖南省长沙市第三医院410015

摘要:目的:分析X线、CT、MRI检查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2013年7月至2015年9月接受诊治的30例(42髋)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均进行X线、CT及MRI检查,对检查阳性率进行比较。结果:MRI检查与病理诊断结果最为接近,其检查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阳性率为92.9%,明显高于CT检查的76.2%和X线检查的57.1%,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MRI检查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应用价值高于CT及X线检查。

关键词:股骨头缺血坏死;MRI;CT;X线

股骨头缺血坏死是临床常见的髋关节病症。股骨头是连接人体上下肢的重要组成部分,缺血坏死可导致股骨头塌陷或髋关节损伤。近年来,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对患者健康及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有报道称[1],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早期诊断对临床治疗效果的提升、关节功能的维持有着重要作用。因此,采取有效的影像学手段早期诊断股骨头缺血坏死至关重要。本次研究以我院2013年7月至2015年9月接受诊治的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为对象,通过X线、CT、MRI检查结果的对比,对临床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最佳方案进行了探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7月至2015年9月接受诊治的股骨头缺血坏死早期患者共30例(42髋)。均经X线平片、CT、MRI检查证实为股骨头缺血坏死。其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24-65岁,平均年龄(48.6±3.2)岁;单侧18例,双侧12例;致病原因:服用激素史4例,酗酒史8例,外伤史18例。临床表现:髋部疼痛,跛行,活动障碍等。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X线、CT及MRI检查。⑴X线检查:采用日立DR数字放射成像系统,患者取仰卧位,双足尖内旋15-20°,显露双侧股骨颈、股骨头。⑵CT检查:采用SENSATION40排CT机,层厚3mm,层距3mm,双侧髋臼上缘至股骨大粗隆范围进行连续螺旋扫描。⑶MRI检查:采用SignaHDxt1.5T磁共振扫描仪,采用以股骨头为中心,扫描范围以骶髂关节开始,向下包括股骨大粗隆下方;层厚5mm,层间距1mm;常规采用OAXT2fsFSE、OAXT1FSE、OCORSTIR、OCORT1FSE扫描。

1.3分期标准

根据国际骨循环协会(ARCO)制定的标准进行分期[2]。0期:正常,平片、骨扫描和MRI影像学检查均不能诊断;Ⅰ期:X线片检查正常,骨扫描(或)MRI异常;Ⅱ期:股骨头透亮区和硬化改变;Ⅲ期:软骨下可见骨质塌陷,没有股骨头扁平;Ⅳ期:股骨头呈扁形,软骨下显示有坍陷;ⅤV期:髋关节变窄(或)髋臼改变。Ⅵ期:进展型退行性变。将0期至Ⅲ期视为早期。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百分比表示计数数据,软件SPSS17.0进行分析,x2检验,P<0.05提示具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本组30例(42髋)患者中,病理诊断Ⅰ期19髋,Ⅱ期10髋,Ⅲ期13髋。对比可知,MRI检查的阳性率与病理诊断最为接近,且早期诊断率显著高于CT检查和X线检查(x2=4.4594和14.2857,P<0.05);X线检查的阳性率低于CT检查,但差异比较不显著(x2=3.4286,P>0.05)。各种方法检查的阳性情况如表1所示。

3讨论

股骨头缺血坏死是骨活性成分缺失,造成骨细胞、脂肪细胞及骨髓造血细胞死亡的一个病理过程,骨塌陷后并发骨性关节炎,可引起关节功能障碍,最终可导致残疾的发生。实践证实[3],早期诊断股骨头缺血坏死对预后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病变骨头结构未遭破坏,主要与活骨密度和结构的关系密切。所以,不同影像学检查手段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会出现不同结果。

目前,临床诊断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检查方法主要为X线、CT和MRI。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时骨小梁无明显塌陷,其矿物质成分的改变不显著,股骨头不变形,关节间隙正常,CT检查诊断主要以骨质疏松或星芒状结构消失为依据,故CT不能明确患者的阳性征象。机体缺血状态维持2-6h时,骨髓细胞会开始出现坏死现象,此时不容易进行影像学诊断,但是MRI显示的弥漫性骨髓水肿可能是早期主要表现之一;当缺血状态达到12-48h时,可以借助MRI对骨细胞坏死现象进行检查。MRI能够反映骨髓及骨细胞死亡引起的局限性炎症,坏死区域四周以充血水肿与炎性细胞浸润的反应带为主要特征,MRI检查提示T1WI呈低信号,为“双线征”,而边缘充血部分在T2WI上呈混杂高信号。患者血供中断数月后,CT检查能够反映出一些症状,如囊状透亮区域、斑片状的骨质疏松;利用X线检查则可以观察到骨小梁增粗现象。只有机体处于修复反应阶段时,借助X线片才能观察到疾病的典型表现。另外,股骨头缺血坏死结构重叠时,X线检查的密度分辨率较低。此次对30例(42髋)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进行X线、CT及MRI检查,结果发现MRI检查结果与病理诊断基本相近,且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诊断阳性率明显高于CT检查和X线检查(P<0.05),与相关研究报道的结果基本相似[4]。说明MRI检查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准确性优于CT检查和X线检查,其可为疾病的评估与治疗提供诊断依据。

综上所述,MRI具有多序列、多方位图像、病变范围及病理时期的反映准确等明显优势,其应用价值高于X线平片与CT检查,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对应ARCO0期或Ⅰ期,在X线平片均为正常,MR图像上显示的弥漫性骨髓水肿并非股骨头缺血坏死早期的独有特征,需与一过性骨髓水肿综合征鉴别,在具有股骨头缺血坏死危险因素的病人中,补充GD造影或者灌注扫描,可达到核素扫描同样的诊断效果[5]。

参考文献:

[1]任勇,母其文,陈世孝等.CT、MRI在成人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诊断中的运用价值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3,17(8):1454-1456.

[2]宋维通,李忠,李旭明等.股骨头缺血坏死CT和MRI诊断的Meta分析[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0,26(2):228-231,261.

[3]张伯生,贾福艳,骈文婷等.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的CRMSCT表现及诊断价值[J].河北医学,2011,17(5):653-655.

[4]丁琴妹.X线、CT及MRI对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价值比较[J].中国基层医药,2011,18(6):784-785.

[5]高元桂,张爱莲,程流泉.肌肉骨骼磁共振诊断[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