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低频超声联合诊断对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高、低频超声联合诊断对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

朵丽梅

昆明市第二人民医院超声科云南昆明650204

摘要:目的对急性阑尾炎患者采用高、低频超声联合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与探讨。方法将我院接收治疗的7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对以上所有患者均行低频超声诊断、高频超声诊断以及高、低频超声联合诊断,分析其三种诊断结果的准确率。结果比较可知,高、低频超声联合诊断的准确率明显高于低频超声诊断和高频超声诊断的的准确率,P<0.05,差异有意义。结论对急性阑尾炎患者采用高、低频超声联合诊断可以有效提高临床诊断准确性,值得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高、低频超声;联合诊断;急性阑尾炎;诊断价值

前言

急性阑尾炎属于普外科常见疾病,其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发热、腹痛、腹肌紧张等。

急性阑尾炎具有起病迅速、病情发展快等特征,若不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可导致腹膜炎、化脓性门静脉炎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继而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1-2]。为此,应及早发现,并对其进行明确地诊断,从而有利于快速采取措施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快速发展,在阑尾炎诊断中超声检查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研究中,我院为了探讨在急性阑尾炎患者中应用高、低频超声联合诊断的诊断价值,对7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分别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诊断,现将其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接收治疗的7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2016年5月~2017年5月入院)作为本次观察对象,70例患者均进行高、低频超声诊断。在7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中,41例女性,45例男性;年龄最小为9岁,最大为72岁,平均年龄为40.50±0.17岁;其中,18例化脓性阑尾炎患者,21例阑尾周围脓肿患者,15例单纯性阑尾炎患者,16例坏疽性阑尾炎患者。所有患者均有下腹痛、麦氏点压痛、发热等临床症状。入选标准:(1)均为急性阑尾炎;(2)家属、患者知情同意;(3)入院信息齐全完整。排除标准:(1)未伴有其他原发性疾病;(2)入院信息残缺。

1.2诊断方法

分别对7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行低频超声诊断、高频超声诊断以及高、低频超声联合诊断。超声扫描设备:超声扫描仪(西门子S1000),凸型式低频探头,频率3.5~5MHZ;线阵式高频探头,频率7.5~10MHZ。超声扫描:在对患者进行超声扫描前,让患者以仰卧位姿势卧床,首先,将患者腹部充分暴露出来,先采用凸阵探头进行检查,将探头置于患者的右侧腹,并将探头慢速地移动,从而自上而下充分显露升结肠、回盲部,而后逐渐移到患者的盲肠末端,并对其进行缓慢加压,重点检查压痛比较明显的部位,而后对患者的阑尾情况进行详细的观察,包括阑尾的内部结构、大小以及回声等情况,同时观察阑尾周围状况,分析观察是否存在小肠积液、盲、升结肠积液情况,小肠壁是否增厚、肠系膜淋巴结是否肿大。而后改为高频探头检测,详细观察阑尾情况,认真记录阑尾管壁厚度、最大管径、阑尾腔内是否存在粪石情况,如果右下腹未探出肿大阑尾,可将检测范围扩大到腹膜后、盆腔、右上腹,以此有效排除异位阑尾状况。

1.3观察指标

分析比较低频超声诊断、高频超声诊断以及高、低频超声联合诊断的准确率状况。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计量资料以()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检验,P<0.05时,差异有意义。

2.结果

高、低频超声联合诊断的确诊率明显高于单独采取低频超声诊断或高频超声诊断的确诊率,见表1,差异明显,P<0.05。

表1比较低频超声诊断、高频超声诊断以及高、低频超声联合诊断的准确率状况(n/%)

注:与低频超声诊断、高频超声诊断相比,ab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急性阑尾炎是一种外科急腹症,青少年是其高发人群,患者发病时多表现为右下腹、食欲不振、胀痛等不良症状,且该病症的病情恶化快,一旦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将会给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3]。但是,当前急性阑尾炎的确诊率相对比较低,约为百分之七十左右,部分患者因为误诊或漏诊而延误有效的治疗时机,进而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质量。近些年来,超声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被广泛应用于阑尾炎检查、诊断中,高、低频超声检查具有较高的清晰度,可以更为清楚、直观地显示患者的病变阑尾结构,继而有效降低

漏诊、误诊等不良风险[4]。临床研究表明,高、低频超声联合诊断可以使诊断结果有效规避肥胖、年龄、性别、炎症类型等因素影响,进而大大提高临床诊断准确性。本文研究中,化脓性阑尾炎、阑尾周围脓肿、单纯性阑尾炎以及坏疽性阑尾炎类型的患者其高、低频超声联合诊断的确诊率明显高于单独采取低频超声诊断或高频超声诊断的确诊率,且数据差异明显,P<0.05,与前人临床研究结果相一致。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凸阵低频探头的穿透力比较强,频率低,其探测范围和深度比较大,能够较好地探查肥胖等类型患者的病变位置、范围;而高频探头则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可以较为清晰地反映出患者阑尾壁的结构、厚度等,且可以较好地发现小病灶[5]。综上可知,对急性阑尾炎患者采用高、低频超声联合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刘端芳.高、低频超声联合诊断对急性阑尾炎患者的诊断价值分析[J].临床医学,2016,36(7):66-67.

[2]汪婧,江峰,刘表虎,等.高频与低频超声联合应用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J].临床医学,2017,37(03):18-19.

[3]陈海燕,戴玉娟,谢逸峰.高频和低频超声检查在阑尾炎间接超声征象中的诊断价值[J].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2017,11(02):123-126.

[4]李红艳,戴雪艳,黄晓珊,等.高、低频超声联合检查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价值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28):118-119.

[5]曹勇,王克蓉,苏剑,等.高频与低频彩超联用诊断急性阑尾炎105例分析[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7,26(03):790-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