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频超声联合低频超声诊断小儿肠套叠的效能。方法抽取2019年6月至2020年8月濮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疑似小儿肠套叠患儿84例,均予以高频超声低频超声及二者联合检查,以X线钡灌肠检查为"金标准"。结果本组84例疑似小儿肠套叠患儿,经X线钡灌肠检查确诊阳性63例,阴性21例;采用高频超声诊断出真阳性48例,真阴性16例;采用低频超声诊断出真阳性40例,真阴性14例;采用二者联合诊断出真阳性57例,真阴性18例;高频超声低频超声二者联合诊断特异度(85.71%,18/21)、误诊率(14.29%,3/21)与高频超声(76.19%,16/21;23.81%,5/21)及低频超声单独诊断(66.67%,14/21;33.33%,7/21)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超声低频超声二者联合诊断灵敏度、准确度(90.48%,57/63;89.29%,75/84)高于高频超声(76.19%,48/63;76.19%,64/84)及低频超声单独诊断(63.49%,40/63;64.29%,54/84),漏诊率(9.52%,6/63)低于高频超声(23.81%,5/21)和低频超声单独诊断(36.51%,23/63),P<0.05。高频超声低频超声二者联合对同心圆征、混合性肿块及肠壁水肿等肠套叠典型声像征检出率均高于高频超声低频超声的检出率(P均<0.05);高频超声低频超声联合诊断不同部位肠套叠检出率高,但与二者单独诊断组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超声联合低频超声诊断小儿肠套叠具备较高的准确性,可为临床诊治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

  • 标签: 小儿肠套叠 高频超声 低频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低频超声联合低频电刺激治疗后循环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接收的后循环缺血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38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患者应用低频超声联合低频电刺激治疗措施,比较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缩期基底动脉、左右侧椎动脉血流速度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频超声联合低频电刺激治疗后循环缺血的临床效果较好,能使患者脑部的血液循环情况得到良好改善,值得应用。

  • 标签: 后循环缺血 低频超声 低频电刺激
  • 简介:本文阐述了用于测量低频超声清洗声场强度的几种实用方法,介绍了每种测量方法的基本原理,并对各自的优缺点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介绍了国内外一些相关的测量设备.结合目前低频超声清洗声场测量方面的研究现状,探讨了今后该领域急需解决的问题.

  • 标签: 低频超声 对比分析 研究现状 清洗 问题 优缺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频超声联合低频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9月~2021年7月收治的疑似急性阑尾炎患者114例作为研究对象,为患者实施高频超声联合低频超声检查,将患者的手术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高频超声联合低频超声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高频超声联合低频超声对急性阑尾炎患者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均高于单一超声检查,对比具有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低频超声检查在急性阑尾炎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有极大的差异,高频超声检查在急性阑尾炎中的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对比较为理想,联合超声诊断的与手术病理结果的一致性最高。结论:为急性阑尾炎患者采取高超声联合低频超声检查,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度、特异度和灵敏度,并且不同类型的急性阑尾炎中有不同的表现,能够准确的判断患者急性阑尾炎的类型,为患者的治疗奠定有力基础。

  • 标签: 高频超声检查 低频超声检查 急性阑尾炎 应用价值
  • 简介:目的探讨低频超声联合低频电刺激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乐山老年病专科医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4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低频超声联合低频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及治疗前后血液黏度及脑部(大脑前动脉、基底动脉、大脑中动脉)血流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液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液黏度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大脑前动脉、基底动脉、大脑中动脉血液流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大脑前动脉、基底动脉、大脑中动脉血液流速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频超声联合低频电刺激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效果确切,其可有效降低血液黏度,加快血液流速,进而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 标签: 脑供血不足 低频超声 低频电刺激 效果
  • 简介:口腔溃疡是口腔黏膜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疾病,往往发生在口腔黏膜上、软组织上,是在现实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口腔疾病.由于口腔溃疡的发病原因各异,又因为个人体质不同,因此,治疗方法各异同,多是全身治疗结合局部治疗,以此来缓解病情、延长间歇期等,其中,局部治疗是口腔溃疡的主要治疗方法,因为全身治疗用药较为繁琐.但是,以用药为主要途径的局部治疗,有时会因为口腔环境的特殊性而大大降低其有效性,因此,寻找新的有效的治疗方法显得迫切.低频超声便应运而生,本文结合口腔溃疡的相关背景以及低频超声的实验来阐释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 标签: 口腔溃疡 低频超声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旨在对比低频超声探头与高频超声探头在腹部超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高频超声低频超声对部分腹部疾病的图像对比观察。结果高频超声图像对于腹部距离近的脏器有清晰图像,能提供较多的信息量。结论高频超声在腹部中能提供较低频超声更清晰的图像。

  • 标签: 高低频探头 腹部超声 对比应用
  • 简介:目的:进一步探讨低频及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肠套叠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钡灌肠、空气灌肠或手术确诊的68例肠套叠的超声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声像图特征。结果:68例肠套叠B超检出64例,诊断准确率94%,声像图纵切面呈“多层管征”、横切面呈“靶环征”等特点。结论:低频与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诊断肠套叠更清楚、准确,对于判断肠管有否坏死提供更多参考信息。

  • 标签: 超声 肠套叠 彩色多普勒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高频超声联合低频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本院92例急性阑尾炎患者,收治时间2019年10月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高频超声低频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9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临床资料,两组均分别给予高频超声诊断(高频组)以及低频超声诊断(低频组),将两组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对比,分析其诊断准确率。结果高频组诊断准确率为88.89%,显著高于低频组的73.33%(P<0.05),且高频组漏诊率为11.11%,显著低于低频组的26.67%(P<0.05)。结论高频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可有效提高其诊断准确率,为临床治疗急性阑尾炎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急性阑尾炎 高频超声 低频超声 诊断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高频超声低频超声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20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高频和低频超声检查,并将超声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高频超声检查对单纯性阑尾炎、化脓性及坏疽性阑尾炎的诊断准确率均著高于低频超声,P<0.05;高频超声对阑尾周围脓肿的诊断准确率为97.62%,高于低频超声的92.8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诊断中,应用高频超声检查的诊断准确性高于低频超声,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低频超声 高频超声 急性阑尾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频和低频超声联合应用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析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的15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超声图像分析和临床资料。结果用低频超声检出115例,而低频联合而高频超声检出为139例,明显高于单用低频超声检查。结论高频和低频联合检查可以提高急性阑尾炎诊断的准确率。

  • 标签: 低频超声 高频超声 联合 急性阑尾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胆囊增生性疾病患者经低频超声联合高频超声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76例胆囊增生性疾病患者作为诊断对象,所纳入76例患者均先行低频超声检查,后实施高频超声检查,结合病理检验结果,综合对比低频超声及高低频超声联合检查的诊断结果差异。结果结合病理检验结果分析可知,低频超声检查确诊患者61例(80.26%),高低频联合检查确诊患者72例(94.73%);组间差异对比,联合诊断确诊率明显高于低频超声单一诊断准确率,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胆囊增生性疾病患者,采用高频超声联合低频超声诊断模式,可切实强化胆囊增生性疾病诊断率,为患者预后治疗提供客观参考依据,值得综合选择应用。

  • 标签: 胆囊增生性疾病 超声诊断 效果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探究高频及低频超声联合检查方式在新生儿颅脑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38例颅脑疾病患儿入组。对比单一检查与联合诊断方式的准确率及新生儿颅脑疾病类型鉴别结果。结果:低频与高频超声联合诊断方法准确性更高,P<0.05;低频与高频联合诊断方式在新生儿颅脑疾病的类型鉴别中效果显著,P<0.05。结论:新生儿颅脑疾病的检查中,低频与高频超声联合诊断方式应用价值更高,其能够显著提高诊断准确率,并精准判断新生儿颅脑疾病类型。

  • 标签: 低频与高频超声联合检查 新生儿颅脑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脾破裂诊断中采用高低频超声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0年1月~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46例需采用超声确诊的脾破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归性研究方式分析高低频超声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在46例研究对象中,手术证实有43例脾破裂患者,2例误诊,其中有1例患者为肝破裂,1例为左肾挫裂,均被误诊为脾破裂;1例漏诊,该例患者在超声中并未检查出异常,后因腹痛采用CT检出。其中,低频超声检测出41例,准确率89.13%;采用高频超声技术检出14例,准确率30.43%;采用高低频超声技术结合的方式检测出42例,准确率91.30%。结论将高低频超声技术应用于脾破裂诊断中发现,低频较高频超声技术准确率更高,可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此外,采用高低频超声技术结合的方式对疑似脾破裂患者进行检查和诊断,其临床应用效果更为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高低频超声 诊断 脾破裂 临床应用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低频超声与高频超声联合检查在诊断急性阑尾炎中的价值。方法分析和整理本院中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间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临床资料,按照实验标准随机挑选98例患者进行本次实验,应用数字随机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分别录入49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接受低频超声检查,实验组患者在低频超声检查后实施高频超声检查,根据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本次研究成果显示,对照组患者的检出率为对照组患者的检出率为81.63%,误诊率为18.37%,阑尾周围脓肿检出率为75.51%,而实验组分别为95.92%、4.26%和91.84%,两组对比实验组明显更优,差异明显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阑尾炎患者,低频超声检查的同时实施高频超声检查,检出率明显高于单一的低频超声检查,同时误诊率也更低,可以帮助尽早发现和治疗,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低频超声 高频超声 联合检查 急性阑尾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低频超声联合检查对早期肝硬化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经肝脏穿刺的58例住院患者的资料,常规交换使用低频探头(2-4Hz)与高频探头(8-13Hz)检查右肋缘下、右肋之间及剑突等部位的肝包膜及部分肝实质。结果通过使用低频探头及高频探头结合检查,高频探头检查肝包膜及近场肝实质变化结合低频探头对于整体肝实质的观察,对比肝脏穿刺结果,诊断早期肝硬化准确率90%。结论高低频超声联合检查早期肝硬化是一种无创、便捷、符合率高的方法。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进行性疾病,早期可无明显症状,诊断较困难,超声声像图亦不典型,肝组织学活检对诊断起决定性作用,但肝脏穿刺毕竟是一种有创的检查。本研究通过对58例肝穿患者肝包膜及肝实质回声的变化,探讨高低频超声联合检查在早期肝硬化诊断的价值,现总结如下。

  • 标签: 高低频超声 肝硬化 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