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及预后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2

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及预后评价

朱雪平彭琳

宜春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西宜春336000

摘要:目的通过优质护理对脑血栓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分析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自我院收治的68例脑血栓患者,分为参照组与研讨组,每组各34例患者,分别采取常规护理与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及预后评价。结果研讨组患者护理效果及预后评价明显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通过对脑血栓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干预后,能有效改善脑血栓患者护理效果及预后评价,有利于促进护患关系,应用效果理想。

关键词:优质护理;脑血栓;预后评价

脑血栓属于脑血管系统疾病,患者经常出现急性脑出血、缺氧、肢体偏瘫、共济失调等临床症状,是一种临床常见多发病,严重时会陷入昏迷或导致死亡[1]。该病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脑动脉壁发生病变,致使患者的脑部血流速度变缓,脑血流中血液成分发生变化,血液粘稠度不断上升,导致血栓形成。脑血栓病情迁延难愈,为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方式,有利于提升患者护理效果及预后评价。本研究对我院2016年11月-2018年3月收治的脑血栓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脑血栓疾病的[2]。脑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68例脑血栓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参照组及研讨组,各组分别有34例患者。纳入时间在2016年11月-2018年3月,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

参照组患者年龄在47岁-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3.65±4.25)岁,其中女性患者20例,男性患者14例。研讨组患者年龄在44岁-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4.25±4.45)岁,其中女性患者19例,男性患者15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组间年龄及性别构成等,不存在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护理方法

给予参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护理内容包括对症用药,监察患者病情,环境维护等基础护理。而研讨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优质护理干预,具体应用方法如下:

1.2.1疾病宣教

通过发放健康知识手册,组织收看宣传视频,推送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措施,向患者及家属实施疾病健康教育,使患者对疾病临床表现、症状以及发病机制等方面一一了解,告知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有效的应对措施,以帮助患者及家属积极配合治疗。

1.2.2心理指导

因脑血栓有发病急促、病情危重、进展速度快而恢复过程缓慢等特点,使得患者极易产生焦虑、烦躁、不安等一系列负面心理,这对临床治疗的顺利进行及预后恢复非常的不利,因此护理人员应及时观察患者心理状况并采取心理护理,多与患者交流沟通,向患者介绍成功的案例,耐心为患者答疑解惑,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使患者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促使其积极的应对治疗,提高治愈的信心。

1.2.3生活护理

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良好饮食习惯养成的必要性,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建议豆制品、鱼等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食物为主,适当控制碳水化合物、盐及胆固醇的摄入量,多吃海带、芹菜、木耳等降脂类食物,尽可能戒烟酒。在医师的指导下按时、按量用药,向患者解说药品的药理作用,并强调服药后的不良反应。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及预后评价。

经护理干预后效果: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没有发生并发症,生活自理能力加强)、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自理能力均有所改善,没有发生并发症)、无效(患者临床病症无变化甚至恶化,发生较严重的并发症,丧失生活自理能力)。治疗总有效率为显效、有效患者所占比例。

预后评价:通过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调查表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调查,满意度分为三个等级,总分100分。非常满意(分数≥95分)、一般满意(分数:65≤分数<95)、不满意(分数<65分),护理满意度由非常满意及一般满意综合得出。

1.4数据处理

将确认无误的数据记录至SPSS19.0软件中进行分析核算,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分别采取χ2和t检验,当P<0.05时,得出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当P>0.05时,结果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

由下表1可以得出,参照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76.47%,与研讨组患者94.12%比较,研讨组患者中有19例患者有效,13例患者显效,仅2例患者无效,最终总有效率高达94.12%,由此可以得出研讨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参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表1两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对比[n,%]

2.2比较两组患者预后评价

参照组患者中有7例不满意,有13例非常满意,14例一般满意,护理满意度79.41%(27/34),而研讨组患者中仅有1例不满意,有18例非常满意,15例一般满意,护理满意度97.06%(33/34),研讨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脑血栓是由于患者皮质支动脉或脑动脉主干发生粥样硬化,局部脑血管增厚,导致血栓的形成、管腔狭窄且闭塞,继而引发脑部供血中断或血流减少[2]。脑血栓疾病有发病急、发病率高、恢复过程缓慢等特点,容易留下后遗症,增加患者痛苦,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

优质护理是一种现代医学新型的护理模式,结合患者临床需求为其制定综合

有效的护理方案。在对脑血栓患者护理过程中采用优质护理干预相比较常规护理能更有效改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保障疾病治疗效果及预后恢复[3]。

从研究结果来看,数据表明研讨组患者护理效果及预后评价明显优于参照组患者,P<0.05,差异较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脑血栓患者通过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后,能有效提升患者预后评价,护理效果理想。在今后护理脑血栓患者的过程中,值得进一步推广优质护理。

参考文献:

[1]李红岩.脑血栓优质护理临床效果评价[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7(12):184-185.

[2]陈俊清.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疗效评价[J].医药前沿,2017,7(5):102-103.

[3]黄筱青.脑血栓护理中优质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价[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9):15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