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伤后并发脓毒症患者血浆中PCT、TNF-α、IL-6含量及对脓毒症的预测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多发伤后并发脓毒症患者血浆中PCT、TNF-α、IL-6含量及对脓毒症的预测价值

叶先智姚桂芬彭安林

(武汉市第三医院光谷院区急诊科430074)

【基金项目】武汉市卫计委科研项目(WX16C07)湖北省卫计委科研资助项目(WJ2015MB147)

【摘要】目的:研究多发伤后并发脓毒症患者血浆中PCT、TNF-α、IL-6含量及对脓毒症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76例多发伤患者,将合并感染的34例患者作为脓毒症组,其余42例患者为非脓毒症组,对比两组患者的PCT、TNF-α、IL-6含量,以及对脓毒症的预测价值。结果:脓毒症组患者的PCT、TNF-α、IL-6水平均要高于非脓毒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指标和多发伤后并发脓毒症均有密切的联系(p<0.05)。结论:多发伤患者的早期血浆中PCT、TNF-α、IL-6含量明显升高的患者,并发脓毒症的几率很高,3者都可以作为多发伤后并发脓毒症的早期预警指标,PCT的预测价值最高。

【关键词】多发伤;脓毒症;PCT;TNF-α;IL-6

多发伤是由一个或多个解剖部位同时发生创伤,包括胸、头、腹部等,通常会伴有大出血,以及严重的生理功能紊乱,至少有一个部位的创伤,可能威胁到了患者的生命,多发伤不是多处伤的简单叠加,而是对全身产生明显影响,生理病理变化显著的创伤症候群。多发伤通常会伴有多器官功能障碍、脓毒症、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等,脓毒症是休克、烧伤、大手术、严重创伤等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尽早的确定多发伤患者是否并发脓毒症,以便及时的采取干预措施,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死亡率,提高预后,本文主要对多发伤后并发脓毒症患者血浆中PCT、TNF-α、IL-6含量及其对脓毒症的预测价值,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5月到2016年5月我院收治且诊断为多发伤患者76例,其中男49例,女27例,年龄19岁到61岁;其中38例为交通事故伤,12例为坠落伤,11例为刀刺伤,15例为其他伤;累及两系统患者42例,累及两系统以上患者34例;颅脑外伤为主合并其他系统外伤患者32例,胸外伤为主合并其他系统外伤患者26例,其他18例。根据患者是否合并感染,将合并感染的34例患者作为脓毒症组,其余42例患者为非脓毒症组,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入选和排除标准

入选标准: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创伤严重程度评分在16分以上;手术后到入住ICU时间在24小时以内,且ICU住院时间在48小时以上。排除妊娠、免疫抑制剂使用和心脏疾病患者。

1.3方法

根据多发伤的特点,所有患者均采用生命支持治疗,包括输氧、容量复苏、控制出血等,必要时采用手术干预,维持患者电解质在正常的范围内,根据患者血流动力学采用升压药。血清PCT测定采用双抗夹心免疫发光法,根据PCT的浓度范围,分为4个级别,分别是<0.5ug/L、0.5~1.9ug/L、2.0~9.9ug/L、≥10ug/L,一般认为2级及以上可能会合并细菌感染;TNF-α、IL-6的测定采用酶联免疫法。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中文版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采用平均值±方差等形式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值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一般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入院时年龄、性别、体温、心率、呼吸、白细胞、ISS评分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2.4血清TNF-α、IL-6水平比较

非脓毒症患者的TNF-α、IL-6水平均要低于脓毒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

表4两组患者的血清TNF-α、IL-6水平比较(`x±s)

3讨论

创伤是临床上的常见病,随着近些年社会经济的发展,交通事故、工程建设和自然灾害等导致的各种创伤发病率逐年升高,目前创伤已经成为了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相关的统计表明,每年全球死亡的人数中,约有7%是创伤导致的。现代创伤的数量逐年提升,疾病的性质也越来越严重、复杂,多部位和多脏器损伤越来越多,容易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这时如果合并感染,出现脓毒症等,就会发展成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死亡率很高。多发伤会导致机体免疫功能紊乱,对机体造成损害,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等,现有的研究表明,炎性细胞因子参与的连续性病理生理变化,是导致病情发展的重要原因,尤其是TNF-α、IL-6。TNF-α具有广泛的生物效应,会对其他细胞因子IL-6等产生刺激作用,释放多种酶、活性氧等,使得粒细胞在肺毛细血管聚集,导致细胞炎性反应,从细胞分子水平上进行分析,TNF在创伤感染中的作用,可能与其合成分泌信号转导机制、自身合成正反馈调节、TNF基因组多态性在脓毒症发病中的作用有关。IL-6是吞噬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单核细胞、T细胞等对白细胞介素和少量TNF-α发生反应时,合成的多效性细胞因子,通常情况下,血浆中的IL-6仅为10pg/ml左右,但是其生物活性很高。IL-6具有很强的致炎活性,能够直接对血管内皮细胞产生作用,增加其通透性,使其渗出大量炎性,本研究表明,PCT、TNF-α、IL-6浓度所对应的回归系数都有意义,但是在临床的诊断中,不能单凭一个实验指标来进行确诊,应该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和实验数据等,进行综合性的判断。

综上所述,多发伤患者的早期血浆中PCT、TNF-α、IL-6含量明显升高的患者,并发脓毒症的几率很高,3者都可以作为多发伤后并发脓毒症的早期预警指标,PCT的预测价值最高。

参考文献:

[1]茅尧生,李智鑫,吕铁等.可溶性髓样细胞表达触发受体-1对多发伤患者并发脓毒症的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的意义[J].中华创伤杂志,2015,31(12):1102-1105.

[2]颜碧清.降钙素原、白介素-6与多发伤后脓毒症的相关性研究[J].浙江创伤外科,2009,14(6):631-632.

[3]李晓,石玉玲,李林海等.动态监测血清降钙素原对多发伤患者并发脓毒症的诊断价值[J].生物技术通讯,2012,23(4):592-594.

[4]周鑫,茅尧生.腹部多发伤患者引流液sTREM-1检测对腹创伤脓毒症的诊断价值[J].医学研究杂志,2012,41(9):96-99.

[5]夏为,侯云生,卞晓华等.血浆PCT及NGAL水平对多发伤并脓毒症的预测价值[J].临床误诊误治,2016,29(6):81-84.

[6]徐祥,梁华平,罗艳等.30例多发伤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10水平与损伤严重度和预后的关系[J].中华创伤杂志,2001,17(4):236-238.

[7]宋洁,李辉,张晓东等.连续性血液净化对多发伤后并发脓毒症患者血清Ang-2、TNF-α、IL-18水平及预后的影响[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11,27(5):557-558.

[8]彭媛,陆士奇,刘龙等.活化蛋白C炎症因子在严重多发伤患者早期凝血障碍中的临床研究[J].中国急救医学,2013,33(11):1002-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