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中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2-12
/ 1

培养中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策略

孟红英

孟红英

1课程:内容要面向全体,改变科学知识的绝对化。调动所有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欲望

一直以来,我国科学教育课程的内容偏难、偏深,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课程内容难度高于欧美国家几个年级。这样的课程内容设置,实际上是以培养科学家为取向的。然而,中小学生中将来能成为科学家的毕竟是少数。为此,中小学教育的课程应该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即课程内容的难度应该与学习者的接受能力保持一致。内容的选择、安排要顺应学习者的兴趣与注意力。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习者学习的欲望,才能引导他们在自己需要的前提下去主动制定计划,选择学习方法。

科学是动态发展的,“不断向前发展”是科学的特征。不能把科学知识视为一成不变的死教条。应该在课程设置中让学生了解科学知识的发展史,并对每一个知识点提出相应的疑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2改进课堂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第一步,师生互动,引入情境。心理学研究证明,自由、安全、民主、和谐的气氛可以使人的智慧得到充分的发挥。我们遵循这一原则,在课堂上让教师与学生互动起来,使学生进入教育教学情境,使课堂成为培养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摇篮。师生之间在平等的地位上交流。这一环节的成功与否,关键是教师观念的转变。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成为学生的朋友、学习的伙伴。在互动交流中,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正确评价每一个学生,多鼓励、多表扬。

第二步,质疑引导,明确目标。“创造始于问题”(叶圣陶语)。学生对事物产生了疑问,对现有状态产生了怀疑,就能引起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认知心理学角度讲,当学习者发现某种新知识与自己已有经验矛盾时,就会产生认知不平衡。这种认知不平衡会促使学生努力寻求一种解释或者一种答案,就会激发学生自己树立学习目标,自己制定学习计划。

第三步,自主探究,经历感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是创新的源泉。这种能动性表现为旺盛的求知欲和积极的探究性学习行为。新课程标准和创新教育理论都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创新素质的培养离不开探究行为,探究行为的产生则源于问题。探究过程是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索的过程,作为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独立自主的进行研究性学习。

第四步,合作交流,观点整合。在平等、融洽的合作交流中,学生没有压力,思维流畅,人人畅谈自己的学习情况,从别人的观点、想法中寻找启迪,丰富自己;然后,对大家的想法,观点进行评价、修改、整合、形成一个正确的,富有创新的答案,这就是学习观点的整合。这一过程也体现了个性化的理解与个性张扬。

第五步,体验感悟,延伸发展。体验与体会不同,感悟与感知不同,从思维品质上,体验感悟比体会感知更深刻,是在亲自经历的基础上对事物产生更深刻的认识。悟到情,悟到理,是一种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豁然开朗的感受。表现为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走一步看三步,课内向课外延伸,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整合、互补、学在课堂用在课外,相辅相成,最终促进学生素质的发展,提升各个方面的能力,尤其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改变评价观念:实行以倡导自主学习为主的学习行为

诺贝尔金奖的获得者德国的物理学家劳厄说过:“重要的不是获得知识,而是发展思维能力。”高效评价应该是看受教育者内化了哪些东西。评价的内容应包括: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实验技术、学习方法、探究能力、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合作和交流的方面进行评价。我们应该改变原有的考试制度,否则在我国现行考试制度中统一标准答案的导向,势必使学生养成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和习惯。能力的培养是一个以行为影响思维的过程。它首先是一种行为习惯的养成,进而形成一种思维习惯,最后升华为精神品质。为此,对于培养中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切不可采用以往检测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传统评价方式。应采用不同于传统考试的评价方法即学习行为评价,着力考察学生的学习过程,即过程评价。

过程评价注重学生平时的课堂学习表现,评价取向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精神状态而非学习结果。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的具体表现为:积极参与和思考,勇于质疑;对于探究的问题有与众不同的,独到的见解;在探究过程中表现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品格和毅力;坚持不迷信、不盲从,唯真理是论。教师对学生的这些行为不但给予高分,而且还要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加以赞赏和表扬,不断强化,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