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教师学科素养提升的做法和思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0-20
/ 2

浅谈小学教师学科素养提升的做法和思路

付金田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实验小学(015000)付金田

【摘要】学校之间的竞争,是师资力量的竞争、是学校文化的竞争、是团队凝聚力、执行力的竞争,这些都有道理,但这些因素的提升,最终落脚点都将回归到原点———教师的学科素养上,可以说没有良好的教师学科素养,就不会有学校的发展,建名校,非“大楼”而“名师”也。

【关键词】学科素养提升工程专业发展质量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教师队伍建设,需要将教师学科专业素养提升工程践行于教学研究、教师培训、教育科研等全过程,努力建设一支具有课程理论素养、学科专业素养、教学研究素养、信息技术素养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1营造氛围、提高认识,为“教师学科素养提升工程”奠定基础

1.1提高认识,成立组织。为确保此项工作的顺利实施,学校应成立“教师学科素养提升工程”领导小组,要由校长亲自任组长。为更好地推进学校“教师学科素养提升工程”的深入开展,学校要进行长远的规划和部署。学校一把手要多次组织行政班子成员认真学习和调研,领会提升学校教师学科素养精神和要求。召开专题会议,广泛动员、精心安排,实现全员覆盖,使每位教师充分认识到开展“教师学科专业素养提升工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2制定方案,目标明确。为全面提升教师的学科素养,学校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教师专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提升教师教育教学实践智慧为目的,以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突破口,改进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促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研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要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教师学科素质提升和强化课堂教学常规”的具体实施方案,力争通过理论引领、校本培训、课题研究、活动展示等方面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

2六大工程、全面推进———积极探索提升教师学科素养新模式为了充分发挥教师最大潜能,使每位教师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学校应在立足教师整体优化的基础上,采取“压担子、结对子、搭台子、铺路子、树典型”的方法,让每位教师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和显露身手的空间,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批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笔者认为,学校最基础的应从以下六大工程对教师进行培养。

2.1读书工程。学校首先应把“建学习型学校、做学习型教师”作为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第一要务,要求老师们把学习看成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工作方式,一种生存方式,“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每学期,学校都要为老师们购买大量的图书,并且将图书目录及时发布在校园网上,让好书在老师们中间漂流,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学校要制定详细的教师读书方案,定期开展教师读书活动,在读书时,提倡教师从实效出发,在资料上圈点,在札记上记录核心观念,摘抄精彩语段,剪贴典型案例,撰写心得体会,及时进行读后反思等。老师们在学习活动中凝练智慧、形成风格、提升自己。

2.2校本培训工程。校本培训是学校提升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一项重要举措,学校要通过“派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开展培训工作。一是组织教师参加上级部门举办的各种培训班,通过观摩这些活动,使老师们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更新观念,掌握方法,并运用于自身教学实践,为老师们的专业化成长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二是请专家来校做专题学术报告,教学现场指导以及教学专业咨询。争取专家与教师共同备课、听课、评课,对教师进行面对面的指导等;三是搭建平台,帮助老师做好校外名师结对工作;同时,要求学校老师要深入探索,自觉反思,从平时的活动开展到工作效果监测及考评,形成科学完备、系统完整的体系,避免走形式、走过场,确保教师素养提升工程的质量和效果。

2.3梯队建设工程。积极搭建多种平台,加大专业引领的力度,是学校提升教师学科素养的重要工作。首先,要切实发挥各级名师培养对象、学科带头人等骨干教师的骨干引领作用,形成一支由“教坛新星、骨干教师、校级名师”组成的梯队“长链式”发展规模。要制定明确的学校梯队教师培养方案,重点做好各级骨干、能手、学科带头人及名师培养对象的培养工作,每学期都要求有具体明确研训和教师素养提升的任务和目标,各级名优教师之间实行导师帮带制,使其不仅在研训中学习,在教学中应用,更要在传、帮、带中进行合作、研讨,通过各级名优教师的辐射带动,引领全校教师业务素质水平的快速提升,努力打造一支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2.4提升科研能力工程。研究是名师成长的摇篮,是一般教师成长为名师的阶梯,笔者认为,课题研究中的问题比要比成绩更重要,为此,我们要集思广益,深入研究,学科分管校长及科研领导一般人亲自深入到教研组和学科教师一起为教改号脉,为质量开方,本着从小问题,小研究做起,从每天的教育教学做起,使课题研究与教育教学融为一体,小、实、精,可操作性强,为了使广大教师树立“问题就是课题,反思就是研究,成长就是成果”的教育科研新理念,真正促使课题研究成为教师自觉行为。

2.5青蓝工程。加强同伴互助,构筑“人才高地”,利用差异资源推进合作研究,打造教育的精英团队,是促进我校教师整体素质提高利泽久远的大事,也是推进学校教育发展的基础工程,通过“青蓝工程”这一载体,展开帮扶活动,通过上示范课,听评课辅导,与青年教师结成对子,定期进行专题讲座,协助教学校长会诊课堂教学,为课改出谋划策,成为支撑学校发展的中坚力量。

2.6校本研修工程。结合学校和教师教学实际,培研结合,强调实践,要积极创新校本研修形式,丰富校本研修内容,从电子备课、说课、评课、朗读、即兴演讲、共案修改、案例点评、作业检查评价、板书设计、课件制作与展示、资源应用等多项专业技能入手,倡导自我修炼,教师全部开通博客,把个人博客建成自己的展示自己专业发展的平台,记录成长信息,汇总专业心得,共享职业乐趣,形成有特点的校本研修活动和方式。

3聚焦课堂、狠抓常规———以素养提升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加强学校教学常规管理,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施素质教育的最根本保障。学校要从实际出发,以教学常规管理为主线,以课堂教学为中心,深化管理体系,努力培养良好的教学习惯、学习习惯和创新精神,以教师素养提升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1抓细常规管理。在微观管理上,学校要树立了“成功源于过程,精彩来自细节”的理念,切实做到真抓实管、严抓细管,下功夫抓好“备、教、批、辅、评”教学过程的管理。学校要对教学环节中的备、教、批、辅、评都提出具体要求并制定一系列常规制度。

3.2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课堂教学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也是自我修炼的主阵地,更是学生获取知识,提升能力的主渠道。为了给更多的老师提供学习和磨练的机会,学校要经常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

3.2.1加强常态课,校领导和环节干部都要深入教学一线听开学第一课,全面了解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情况、检查督促教师和学生尽快进入正常工作学习状态,保证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2.2开展推门课。为了真正深入了解课堂、了解教师及其教学的“原生态”,校领导要在事先不向授课教师打招呼的情况下,随机进入课堂,听取老师们的常态课,进一步促进教师钻研教材,用心备课的积极性,增强了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的意识。

3.2.3强化集体备课。为进一步规范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改进教学方法,给更多的老师提供交流、学习的平台。学校要将集体备课落实到各学科各年级中,使每次集体备课都要有很强的目的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要求教研组组长提前定时间、定内容、定主讲人,凝聚集体教学智慧,共享高效课堂成果。

发展才是硬道理。学生的发展是根本,教师的发展是依托。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是目标。老师不发展,学校就不会有真发展,学校应将不断搭建教师健康成长的舞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