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价值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16
/ 2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价值分析

李平、赵小东、冯国隽、何燕

四川绵阳江油市人民医院 四川 江油 621700

【摘要】目的 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60例下肢无病变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以及诊断,分析两组患者诊断后的相关指标。结果 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后可知,两组患者检查后的内径情况及CDFI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诊断价值显著,可为患者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价值分析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color Doppler ultrasonography in the diagnosis of deep venous thrombosis of lower limb. Methods 60 patients with lower extremity deep venous thrombosi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60 cases of lower extremity lesions were used as control group. All patients underwent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 examination and diagnosis, analysis of the relevant indicators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after diagnosis. Results after color Doppler ultrasonography examination, the diameter and CDFI valu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color Doppler ultrasonography is a valuable diagnostic tool for patients with deep venous thrombosis. It can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deep venous thrombosis.

  下肢静脉血栓在临床中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危急症,主要表现为血液粘度高,血流出现缓慢或血管壁产生损伤时,患者极易产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如患者处于急性期会出现肺栓塞现象,而疾病晚期患者会产生深静脉血栓后遗症,从而出现下肢永久性损伤。对于此类患者而言,对其进行临床诊断和治疗意义重大。此研究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现将研究过程以及结果进行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4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6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作为观察组,男35例,女25例,年龄38~80岁,平均年龄为(63.2±8.4)岁;选取同期60例下肢无病变患者作为对照组,男38例,女22例,年龄40~78岁,平均年龄为(65.8±8.6)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PHLIPS iE Elite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 探头频率在5~10 MHz。选择二维超声探头对其进行加压,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对患者进行诊断。对患者实行诊断时,患者需放松,对腹腔静脉予以探查时患者应为空腹状态。随后采用仰卧位、俯卧位或者坐位。在进行仰卧位时,患者的双下肢应外展,采用外旋位,经患者解剖位置充分呈现需要检查的静脉,顺静脉方向对患者的CFV、SFV、POV、MGV和PTV进行检查。随后对患者的髂外静脉、髂总静脉和下腔静脉予以检查。

  1. 3 y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检查后的内径情况比较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7561、18.0192、4.5396、4.6666、16.4769,P<0.05)见表1。

表1

组别

n

CFV(mm)

SFV(mm)

POV(mm)

PTV(mm)

MGV(mm)

观察组

60

13.66±1.44

8.69±1.41

5.74±1.41

2.94±1.06

4.40±0.38

对照组

60

7.84±1.49

4.26±1.28

6.88±1.34

2.11±0.88

3.03±0.52

t

-

21.7561

18.0192

4.5396

4.6666

16.4769

P

-

<0.05

2. 2 两组患者CDFI值比较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2551、21.8029、11.9841,P<0.05)见表2。

表2

组别

n

CFV(cm/s)

SFV(cm/s)

POV(cm/s)

观察组

60

8.16±1.10

4.84±1.26

7.10±1.20

对照组

60

21.88±6.06

12.42±2.38

9.86±1.32

t

-

17.2551

21.8029

11.9841

P

-

<0.05

  3 讨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一种常见的周围血管病变,患者在术后或者长时间卧床时极易引发此病。与此同时,引发下肢静脉血栓的主要因素为下肢静脉血液出现滞缓现象,静脉血管中内膜细胞产生损伤或者血液形成高凝状态等。机械性损伤或者化学损伤会引发静脉壁产生损伤, 手术应激对血液的凝血情况起到促进作用,在手术过程中以及术后对患者进行输血同样可对血液的凝血情况起到促进作用,从而产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此外,患有心脑血管以及糖尿病患者极易产生下肢静脉血栓,静脉栓子脱落形成动脉栓塞,产生不良临床结局。传统诊断方法则是对临床表现予以观察,并采用病变范围的有创检查进行辅助诊断,对于较为典型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而言,例如下肢肿胀、下肢疼痛等患者并无显著的临床特异性,急性期深静脉血栓会在短期中产生扩延或者栓塞等,所以及早诊断临床意义重大。彩色多普勒超声是目前临床中广泛应用的一种影像仪器,此仪器具有良好的特异性以及敏感性,同时可以对患者进行动态观察,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对患者而言并无创伤。与此同时,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操作过程中较为简便,无辐射,可经多普勒技术对血液动力学变化进行观察。此外还能够将患者的生理信息和解剖信息予以提供,并为患者溶栓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进而为患者治疗获取一定的时间。在对患者进行检查时,需要将探头和血流角度进行调整,进而将病变位置准确的呈现。血栓回声情况和患病时间存在一定的关系,新鲜血栓表现为低回声,伴随血栓时间的增加,回声加强并不显著。因为新鲜的血栓并无回声表现,为此需要采用探头对静脉进行压迫,从而查看是否出现变形现象。本研究对两组患者均选择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 观察组患者内径情况以及CDFI值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能够看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临床中诊断价值存在。

  综上所述,临床中对下肢深静脉血栓进行检查以及诊断应选择彩色多普勒超声,从而获取正确的诊断结果,并且彩色多普勒超声可将下肢静脉血栓的分布进行清晰的呈现,为临床治疗提供相应的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刘俊哲.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价值分析.医药前沿,2015,5(28):32-33.

[2]李兆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价值.江苏医药,2016,42(19):2149-2150.

[3]郭丽.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106例分析.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 1(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