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视野下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管理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24
/ 2

产教融合视野下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管理探析

李卫芳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 河南开封 475000

摘要:《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训结合,健全多元化办学格局,推动企业深度参与协同育人,扶持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举办各类职业教育。实行产教融合是提升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的最佳途径,高等职业院校应该积极探索产教融合的方法,从而提升实践教学的质量,大力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关键词:产教融合;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管理

一、高等职业院校产教融合的内涵

高等职业院校是以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主的高等职业教育组织,产教融合是通过学校和企业的双主体开展协同育人,推动产业升级的一种新型办学模式。高等职业院校要实现产教融合。从宏观来说,高等职业教育应该是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具备专业素养和岗位技能的高质量毕业生的素质教育。通过与企业开展深度的校企合作,在政府主导和产业引导的基础下,一起培养符合企业岗位实际需要的技术技能型高级人才,推动地方经济产业发展。从微观上看,推动产教融合的建设,要形成高等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协同发展优势,发挥资源互补作用。一方面,作为职业教育主体的高等职业院校应该通过提高双师型师资水平,为企业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和各种培训服务,帮助企业实现科研成果转化和科技创新。另一方面,作为产业投入主体的企业应该改变传统理念,着眼长远利益,通过承担学校实践课程,为学生提供一线专业技能的同时,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助推在校生提前积累一定的职业阅历,提升专业素质水平。因此,高职产教融合,其实是高等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双方来互利互惠的良性发展。

二、高等职业学校产教融合存在问题

(一)产教融合的合力不足

产教融合的主体除学校外还包括政府和企业(行业),政府、企业(行业)和学校是铁三角的关系,三者缺一不可。只有构建三者之间的多边合作,协同发展的三元结构关系,形成产教融合的有效合力,才能推动产教实现更深度的融合。目前,除了教育主管部门出台的针对学校的产教融合政策、规划外,产教融合仍缺少有效的针对企业的产教融合激励措施,企业由于实际利益并没有很好的实现,对开展校企合作,实现产教融合缺乏足够的兴趣。再加上很多高等职业院校办学水平不够,自身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培养的学生可替代性太强,往往只是单方面索取企业的帮助,无法给企业带来更多的服务,从而无法根本改变产教融合中学校“一头热”的尴尬现实。

(二)产教融合的运行机制仍不完善

当前高等职业院校实施产教融合的实践过程当中,尽管政府颁布了不少相关政策和文件,为高等职业院校产教融合发展提供了动力支持。但在现实中,仍然缺乏对应的保障机制,且具备可操作性的实施细则也并不完善。往往因为存在着注重号召性和试点性,缺乏可行性的情况而难以落到实处。具体来看:一是缺乏有效的质量评价机制。由于校企间的合作往往缺乏必要的协调机构,企业和高等职业院校分别处于两个体系,在统筹和推动方面较为欠缺,于是校企合作时往往通过成立各类高等教育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加强协调。但在实际情况中,很多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仅仅是为了满足各类文件要求而简单组建,由于缺乏有效的质量评价机制,即便是开展所谓“深度合作”,企业也难深入到学校的教学活动和科研活动中去,无法实现产教融合。二是未形成完善的工作协调机制。仔细观察产教融合现状,从微观上来看,细化到各具体的合作活动中,仍缺乏成熟和完善的工作协调机制,部分企业和学校更多时候只是为了帮助学校应付考核,把产教融合变成了“合同签约仪式”,并没有专门的部门或机构对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工作的实际情况进行协调管理。

三、产教融合视野下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管理策略

(一)发展社会需求大和急需的专业

长期以来,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比较低,其原因之一是没有找到高等职业院校与企业的结合点,结构合理化高办学效益越好,因此,应积极主动地采取措施做好专业人才需求的预测工作,使专业结构与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相匹配,重点发展社会需求量大和市场经济急需的专业。针对急需发展的第二、三产业服务,以大数据为引领的电子信息产业、大健康医药、新型建材等新兴产业加速发展,注意发展信息技术、网络金融、电子商务等;白酒、装备制造、能源加、新材料等产业快发展、IT等新兴产业从无到有,加快开展数控制造、工程机械、气电机械、仪器仪表等。

(二)产业多元化要求专业建设模式多样化

高等职业院校应主动适应社会与岗位需求,不仅是单纯解决就业问题,应与产业长期远景为目标。产教融合的终极标准是培养符合企业需要的技能型和应用性高素质人才。因而,高等职业院校与企业联姻,开发专业课程、设计教学计划、研发校企教材,这样既紧密结合行业需求和地方经济的发展需要,又兼顾超前性,并且可依据企业的发展实施动态调整。

对于高职类院校中已开展的“顶岗实习”或“订单”式的培养模式的产教融合,可以继续加大推广力度,以便更好地解决高职类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和实习问题。另外,在构建相适应的教学系统时应及时对社会需求、单位意愿进行调研和了解,对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并依据这些反馈信息来定制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并及时修改、调整专业结构,强化和优化课程内容改革。首先,可由专业设置为切入点,依据产业布局规划、劳动力市场需要,拓展专业的适应性,适用性,从而办好支柱产业。其次,强化课程体系的建设,以就业为导向,让课程体系精准把握市场动态、岗位需求,对实用技能型人才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具体要求,从而做到从行业实际需求出发。

(三)校企互兼互聘、共建共享师资团队

2017年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要求,职业院校必须强化产教融合“双师”素质队伍水平:“鼓励企业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担任职业院校校外师资,支持职业教育产业发达地区的学校设置企业导师(讲师)专项岗位。推动各职业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模式与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基地。”师资的互兼互聘、共建共享是保持学校师资水平始终与行业发展要求高度一致,提高企业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水平,降低培训成本,聚焦校企利益的必然选择。通过引进企业技术骨干参与教学,针对校内教师则采取“课程+教学+实践”的真实企业教学的模式,校企互兼互聘,共建共享师资队伍,与企业合作建设“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合作企业每年提供至少10名中级以上职称业务骨干到学校教授业务实操课,并实行定期进行考核,保证授课质量。同时,合作企业向学校教师定期提供行业实操培训机会,提升教师企业素养和业务操作能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让教师在实践中提升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四)完善工作协调机制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有效运行,离不开完善的工作协调机制。在高等职业院校产教融合实现过程中,只有不断的完善高效、便捷和科学的工作协调机制,才能保障产教融合的各项工作更好的顺利开展。以高等职业院校牵头组建的“互联网金融协同创新中心”为例。该中心实行中心主任负责制,通过设立中的管理服务委员会,制定中心的管理制度、人员资源管理措施、校内外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与考核体系、专兼职科研团队管理制度、科研组织与协同管理办法、经费保障办法,国内合作与交流措施等系列配套的管理制度,在日常校企合作中出现各类问题,需要协调时基本能够有据可依,提高了运行效率,保障了协同创新中心的正常运行。近年来,高等职业院校通过以上措施深入开展产教融合,在社会服务能力水平、专业建设水平以及科技企业孵化等方面都获得了比较显著的具体效果,实现了产教融合各个主体之间进行价值共享、协同发展等互惠互利的良好目标。这表明,产教融合对高等职业院校办学发展和经济社会水平提升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五)建立多元的内容体系

第一,在实践教学内容方面。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特色是根据行业企业的需求培养人才,因此,高等职业院校应不断改革教学体系、更新教学内容,避免因为教学内容落后导致学生竞争力下降,影响院校长足发展。

第二,在实训方法方面。首先,帮助学生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作用。通过让学生参观企业的生产过程或聆听行业企业专家讲座,在对实训内容有了大体的了解之后,再进行具体的实践操作教学。其次,设立实训目标,让学生根据实训项目单进行实训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基本功。再次,建立仿真实训室,让学生了解行业企业的先进技术,完成企业的典型工作任务。最后,实施顶岗实习,使学生参与到企业的生产环节中,在真实的工作状态中进行锻炼与学习,全面检测自身的实践能力。

第三,在实践教材方面。高等职业院校应根据行业企业的生产特点,提炼出典型工作任务,再结合自身的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方向,开发出科学、规范的实践教材、实训大纲及实训指导书。这就要求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与行业企业专家共同编写教材,引入职场生动鲜活的教学案例,从而提高教材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四、结束语

产教融合是高等职业院校形成长效办学优势的必由之路。深入探讨研究产教融合问题对及全国其他地区高等职业院校办学水平的提高,培养更优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职业院校应当根据自身特点和人才培养需要,主动与具备条件的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开展合作。学校积极为企业提供所需的课程、师资等资源,企业应当依法履行实施职业教育的义务,利用资本、技术、知识、设施、设备和管理等要素参与校企合作,促进人力资源开发。

参考文献:

[1].李欢,高涵,文苗.产教融合视角下高职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的有效路径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7(4):140-143

[2].和震.建立现代职业教育治理体系推动产教融合制度创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1):138-142.

[3].罗汝珍.市场经济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机制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6(2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