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实现“大语文”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24
/ 2

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实现“大语文”

朱永辉

四川省绵竹市南轩小学

内容摘要:

本文主要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明确在语文教学工作中,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境,将语文教学融入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之中。让学生把握教材的整体性,带着感悟去自主、通观、用心、欢乐的学习语文知识,增长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陶冶品德性格。通过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改进教学方式,促进语文教学工作开展,最终实现教与学的高度和谐,达到大语文教学观的理想境界。

关键词:

主体 地位 实际 情境 自主 整体 感悟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更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索语文知识。《新课程标准》和部编版小学语文新教材都更加强调学生主动和自主学习的重要性,更注重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和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在教学工作中,只有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让学生自主学习、分析、探索、思考,把语文知识延伸到实际生活,让语文教学从课堂拓展到课外,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从而最终达到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一、以放为本,带入情境欢乐学语文

语文教学,绝不是课堂上几个生字、几个生词,几句话语,几篇课文,语文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因为语文的存在,生活才更加温暖、温情,才更有滋味,更有温度。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一样宽阔。课堂之外的语文世界精彩绝伦,如果把教材上的内容向教材外延伸,和五彩斑斓、充满生机的现实生活接轨,语文的容量将如大海般辽阔。语文教学中,与其让学生生硬地去消化一些枯燥的语文知识,不如从生活的点滴方面让学生理解,语文是一幅漂亮的书法,是生日送给友人的温暖问候,是商场竞争的一句充满智慧的广告词,是影视作品中让人难以忘怀的故事情节,是一句家喻户晓的经典台词。用多姿多彩的生活,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兴趣的水平对学习效果能产生很大影响。把语文教学和生活实际紧密相连,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充分感受语文的美丽和魅力。

二、以活为先,结合实际自主学语文

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促进学生积极思考,通过实践活动,获得知识,增长才干。因此,把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创设自学的机会。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彰显,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和主要渠道,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方法和有效策略。

虽然语文教材选文具有典范性,文辞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但学生久居校园,生活经验尚不丰富,对部分教材,依然会产生一种陌生感。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宜尽量把每一节课都融入时代生活的环境之中,营造一个充满时代精神与现实气息的大语文教学环境,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收到语文教学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学生自主地找到自己的方法,用自己的思维自主地去理解教材的内容,可能要比听老师的讲解容易很多。

例如,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主题是“体会流淌在血液里的舐犊之情”。单元教学前,让学生通过观察、回忆,感受父母亲在日常中,生活上是怎样照顾自己,学习上如何鞭策自己。教学《慈母情深》时,学生的感情就容易融入课文的内容。对于文中“谁叫我们是当妈的呀!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这句话,学生便能从更深的层面去理解它的内涵和外延。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时,学生也更能体会到父母不同的评语中体现的不同的爱。课后的小练笔,由于学生有了熟悉的资料,也更能够自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语文学习的真正主人。

三、理解教材把握整体通观学语文

清朝陈澹然曾经说过:“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语文教学,也应该培养学生的全局观,整体观。因为不论是一篇课文,一册教材,还是一个学段,一个学期,都包含着基础的元素,由点线面许多知识点,构成一个整体。培养学生对教材的整体感知能力,会更有利于学生对某个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语文老师的教学问题设计,也要善于立足整体,把握全面,从大的方面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养成抓根本,立足大的方面思考和解决语文问题。

如何培养学生整体思维全局观念呢?语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首先要有整体思维和全局观念。新的学期开始,拿到新的课本,应该让学生看一下课文的封面,编者,出版社,课本的目录,及教材内容的编排体系。这更有利于学生对本学期学习内容的把握。一本书是这样,一个教学单元也可以这样:让学生看看本单元有几篇讲读课文,几篇自读课文,哪几个作者以前见过等等。教师的问题设计也要培养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譬如教学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狼牙山五壮士》时,不妨先问:为什么课题不用《狼牙山五战士》而用《狼牙山五壮士》? “壮”表现在什么地方?几个问题一下子就调动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让学生一下子就能够抓住课文重点。有条件的话,可以让学生把整个学段的课本都拿来读读。唯有在日常的语文教学工作中,始终如一的贯彻落实培养学生整体意识和全局观念,学生才会慢慢养成大语文观,培养起宏观思维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四、以用为带着感悟用心学语文

语文来源于生活,最终落脚点也在生活。没有生活,语文无疑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新的课程标准说“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即生活,不仅是说语文的内容来源于生活,更主要的是让这些知识再回到生活。让学生结合生活实践,带着生活的感悟,从生活中学习语文,将学习到的语文应用于生活。语文教学让学生走进生活,感受生活中的真、善、美、假、恶、丑。例如,教学部编版小语五年级上册第六组教材时,让学生从课文中所描写的父母之爱,去感受父母的默默奉献,无私付出。学生把课内的语文知识还原到生活中去,从自己父母的言行举止,去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然后,通过本组教材的口语交际,将自己发现的生活小情景讲给同学们听。这样,学生的理解、观察、表达等各种能力都得到锻炼。

把语文教学融入生活的另一个方面,就是引导我们的家长朋友做好一个语文老师,将语文教学融入和孩子的共同生活之中,将语文知识应用于和孩子的共同生活之中,努力做到在和自己孩子的共同生活时,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教给孩子语文知识,培养孩子语文素养。唯有这样,学生才能理解语文的内涵,才会更加热爱语文,热爱生活。

总之,我们用大语文的眼光来看待语文教学工作,让学生在广阔的时空背景下学习语文知识,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中,不断地积累语文知识。在将语文知识使用到生活的过程中,不断的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美好的品德。我们不宜斤斤计较一节课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而是在乎学生对语文学习过程的体验,在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学生情感的熏陶,品德的培养,情感的升华。在设计语文课堂教学时,宜以更高、更宽的目光来设计教学、看待学生,实现教与学的高度和谐,促进教与学的协同共振持续发展,这将是大语文教学观所要达到的理想境界。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