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改良固定方法在深静脉导管护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1-09
/ 2

分析改良固定方法在深静脉导管护理中的应用

胡德凤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人民医院 云南 曲靖 654200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改良固定方法在深静脉导管护理中的应用。 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5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90例经静脉留置深静脉导管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45例,采用高举平台法,对照组45例,采用常规的固定法,对两组的不良反应率和敷贴脱落率、导管脱落率进行对比。 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要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敷贴脱落率和导管脱落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对比差异均符合统计学意义。 结论改良固定方法在深静脉导管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较为显著,能有效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以及降低敷贴脱落率和导管脱落率,该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改良固定法;深静脉导管;应用

近几年,随着医疗不断发展,在对患者进行急救时,深静脉导管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通过对人体的大静脉以、股静脉、锁骨下方静脉以及颈静脉进行穿插置管,从而建立静脉通畅,是心导管检测的一种方式[1]。该导管留置时间较长,容易发生脱落,并且对患者造成不良反应,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伤害,因此需要对其固定方式进行改良。本次对改良固定方法在深静脉导管护理中的应用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7年5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90例经静脉留置深静脉导管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45例,其中男性为22例,女性为23例,年龄为23至56岁,平均年龄为(31.47±4.73)岁。对照组45例,其中男性为17例,女性为28例,年龄为21至59岁,平均年龄为(34.48±3.51)岁。两组的年龄、性别之间比较不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但具有可比性。

方法

1.2.1置管方法

两组患者均使用佛山特种医用倒挂有限公司生产的中心静脉导管, 使用B超进行引导,并且进行局部麻醉,然后经专业置管人员进行静脉穿刺,穿刺位置为颈内静脉。

1.2.2固定和换药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固定法,对患者进行静脉穿刺后,使用英国施乐辉生产的7cm*9cm的IV3000敷料进行固定,需要对其进行敷平,确保无褶皱缝隙,对导管翼处使用白色无纺布将其堆叠,使用胶带进行固定,首先将第一条胶带高抬,对准导管翼部分予以固定,然后将第二条胶带围绕中心反折两次后在第一条胶带上交叉固定,最后一条胶带作为备用。

研究组患者采取高举平台法,使用7cm*9cm的IV3000敷料对急性对静脉置管进行固定后,促使导管翼可以粘贴在无纺布上,对导管翼意周围的导管进行固定,使用三条胶带对其进行高举对准平行粘贴至敷贴上,每周进行一次换药,若薄膜出现卷曲等现象要及时的给予更换,同时对导管的固定状况进行观察和记录,避免出现红肿、渗液、渗血、脱落等情况。

1.3 疗效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的静脉导管固定护理效果,并对比两组的不良反应率和敷贴脱落率、导管脱落率。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17.0软件中分析,率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对比

研究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为6例,比例为13.33%,对照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为14例,比例为31.11%,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要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组间差异(X2=4.114,P=0.043)。

2.2两组患者敷贴松脱落、导管脱落率对比

研究组患者出现敷贴脱落为1例,比例为2.22%;导管脱落1例,比例为2.22%。研究组患者出现敷贴脱落为7例,比例为14.29%;导管脱落9例,比例为20.00%。研究组患者敷贴脱落率和导管脱落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对比差异均符合统计学意义。组间差异:敷贴脱落(X2=4.939,P=0.026);导管脱落率(X2=7.200,P=0.007)。

讨论

IV3000敷料,其具有较好的水汽通透性,能有效的将水蒸气快速的穿过薄膜,相比较常规的薄膜,其透气性高、质地柔软、粘接性好等特点,并且不会对患者的皮肤造成过敏,从而能够延长导管的使用周期。由于患者容易出现流汗、活动等原因造成敷贴脱落现现象,并且使导管移出,从而对患者造成感染引发不良反应[2]

通过对采取常规固定的方式对静脉导管予以固定,该方法是对导管翼之外的导管使用三条胶带进行固定,需要将一条胶带交叉固定在敷贴之上,该方法容易出现卷边现象,容易发生掉落,并且粘贴导管翼处的胶带同样出现掉落,因此会导致敷贴和导管发生松动,由于力的作用,使其脱落的可能性非常高。使用高举平台法的三条胶带不容易发生卷边现象,且固性相对常规的方法要强上许多,能有效防止敷贴和导管发生脱落,并且降低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用时,同时可有效加长患者静脉管的留置时间。

根据研究结果得知,两组患者经过固定静脉导管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要低于对照组,同时研究组患者敷贴脱落率和导管脱落率均低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改良固定方法在深静脉导管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较为显著,能有效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以及降低敷贴脱落率和导管脱落率,该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海风. 改良固定方法应用在经外周静脉穿刺的PICC导管护理中的作用[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 3(51):160.

[2]王霞, 郭奕, 杨永静. 改良固定法对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胸腔积液常见并发症的分析[J].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2019, 12(1):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