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偏的问题,没跑偏的语文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2-20
/ 2

跑偏的问题,没跑偏的语文

王金山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仲宫中心中学 250115

某日听课,讲的是《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有这么一个环节:学习了本课之后,你有怎样的收获,请表述。这个环节的设计意图很明显,就是让学生们在学习课文之后理解本文的劝谏艺术,进而对自己的讲话艺术有所启导。前面有几位同学显然是语文素养比较高的,表述地头头是道条理清晰,从邹忌的劝谏艺术到齐王的纳谏胸怀皆是合乎本堂课的学习逻辑过程。临近表述结束时,有位同学高高举起了手。这时候前面的回答已经比较完备了,显然老师在有外来的老师听课的时候也有点不太情愿请他回答,举手的孩子也应该是一位比较有个性的学生,老师也已在准备鸣金收兵了,一时有点迟疑,可是众目睽睽,他又一直举着手,于是老师点了他的名字。他站起来,很认真的大声说道:“我们还应该学习邹忌的妻妾们,学习她们会善于赞扬自己的丈夫,善于赞扬人。”

一时间,教室里面的气氛有一点微妙。

显然,所有的孩子都是受过比较正规的回答问题的教导的,这个出乎预料的回答和出乎预料的学生,已经让有些同学掩口卖首轻笑了,发梢有着微微的颤动,听课的老师们也是微微一笑,饶有兴趣地看向了这位同学。

课文中有么?的确有这么一个情节。其妻其妾都在讲“君美甚”。讲的是假话么?不是,课文中也说“邹忌修八尺有余,形貌昳丽。”说自己的相公帅,表扬自己的相公美丽,发现了自己相公的优点,这不是善于表扬别人么?虚情假意还是真心真意,我们无从考证,但是这个学生认为是真的,也高高举起了手。这种观点显然跑偏了这位老师的设计思路,不过她的反应还是比较快的,可惜的是给予了否定的判断:“这位同学说我们要学会赞扬别人,在课文中讲到了,赞扬邹忌的,有的是私,有的是畏,有的是有求于人,我们不能这样认为,应该侧重于学习邹忌善于规劝的艺术。”那位同学慢慢地坐下了,脸上看不出他内心的悲喜。他应该是一贯是这样的吧?于是老师继续上课,环节紧凑,云行水流,一会便下课了。

这是一堂校内的公开课,听课者皆是本校的老师。不知道假如这是一堂更高点级别的公开课,假如同样的老师遇到同样的问题会怎么去处理,但愿是如想象得一样,是因讲课者听课者都是自己人,于是说话便随便了些,于是这个问题便被否定了。的确,这个问题的回答放到考试中,按照标准答案判定肯定是错误的,可是放到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最起码对这位同学的语文素养提升,表达能力的锻炼,思维能力的训练,未尝不是一种难得的尝试。按照老师的既定思路,他跑偏了,跑偏到了他的回答一出,全班同学便都微微地笑了,跑偏到邹忌也会“暮寝而思之”的,跑偏到拿到考试卷上会得到一个很沉重的斜线的,跑偏到了风吹的雨滴落到山脊的这边而汇入了另一片海洋的千万里之遥。

翻开语文课程标准,从中撷取了这么几条:

——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语文逻辑思维能力——在生活中善于运用语文的能力。

再回归上面那位同学的回答,究竟违反了哪一条呢?

真的没有发现。

他首先对文本有了自己的感悟与理解,并且勇敢的表达了出来,而且在很多老师观摩他们上课的时候;其次,他积极参与了老师在课堂上设计探讨的疑难问题,在回答之前,肯定也斟酌了自己回答的措辞,思维训练的目的达到了。还应该有再次吧,可是,越深入分析,越令我这教了二十年语文的人冷汗涔涔。语文课堂,有跑偏的么?有一堂课上非可讲非不可讲的么?有说了出来对思维训练口头表达一无所是的么?我只是可以知道,一个字,这节课没讲会,下节课还可以继续讲;一篇文章,这节课没读完,下节课还可以继续读;一个语法,这节课没理解透,下节课还可以继续理解。

花折损了枝头,明年是可以从页窝里生出新的枝头,开出依然芬芳馥郁的花朵。可是,一种积极的思维,这节课被消灭了,下节课还是否会继续发芽呢?一次敢于表述的思维,这节课被否定了,下节课是否还会继续有碰撞的时机呢?

我无法预测。

语文课,首先应该是语言课。语言课,首先应该让学生们大方的将自己的思维过程表述出来。不同样的文字组合,是同样的思维过程,稍有不同的,做个比喻,仅仅是走京福路到的北京,还是京沪路到北京。思维跑偏了,我们可以顺坡下驴,让后再把驴子拉上正道就是了。可是假如我们就把驴子拴在了桩墩上,干脆把他关在了驴厩里,他就是连自己想吃的一口草也得不到的。

近些年来,很多专家学者批判语文教学的现状。语文,成了一条风干的丝瓜,成了一方恶臭的死水,语文,最多的美丽文字堆砌了最腐朽的文字垃圾。这一切,有功利语文的罪恶,也有语文教师僵固思维的因果。而还语文的桨声灯影,回归语文的柔梢披风,也许就是在一堂堂许是跑偏的课堂中,在一声声许是跑偏的回答中,在一个个许是跑偏的思维中。

一个“善于赞扬别人”被否定了,我们该为今天的语文哀而忧伤;一个“善于赞扬别人”还在课堂上响起,我们还应该额首称庆。如果我们今天还为模式语文功利语文点菜,迟早,我们总要为语文的明天埋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