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的能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3-12
/ 2

新课程下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的能力

孙云峰

莱西市河头店镇中心中学

[摘要] 随着新世纪的来临,以多媒体和国际互联网为代表的当代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信息技术是当前各类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技术手段。

[关键词] 信息技术 能力培养 新课程

进入新世纪,社会飞速发展,知识,技能地更新越来越快。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已逐步渗透到各个领域,社会信息化已是大势所趋。而其更新的速度更是让人瞠目结舌。不管是硬件还是软件,几乎月月出新招。更先进的软件版本不断地出现,学习的内容越来越来多,对我们掌握这些知识就带来了更大的困难。作为信息技术的教师,面对这纷繁复杂的计算机世界如何让学生学好信息技术呢?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谈谈初中学生信息技术学习能力的培养问题。

一、引导学生进行自学是学好信息技术的基础

我国老教育家叶圣陶提出“教是为了不教”的主张。著名科学家钱伟长教授也指出:“我们必须改变那种认为只有通过老师教,才能学到知识的陈旧的教育思想,要使学生从‘不教不会’变成‘无师自通’的人”,可见,学生的知识形成不可能完全依赖于教师的讲授,而是应该主动地获取知识,自主地探究学习,尤其是在信息瞬息万变的时代,学生的自学显得更加重要。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

1.课前预习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我们应十分强调课前预习。这除了要对学生讲清课前预习的重要性,培养课前预习的习惯和方法外,更应对课前预习的内容作精心设计。

其一,既要根据教学目的,又要结合学生实际提出预习要求与内容。教师应设计出一些与学员现有认知水平有一定落差的、难度适当的、能激发学员求知欲望的问题,启发学生思维,调动学员做好课前预习的积极性,使他在预习中有所得。

其二,对一些文化基础和自学能力较差的学员,教师可根据新课的要求,在上新课前为他们开一点“小灶”,适当增加一些课前预习指导,对布置的预习题“引”而不答。这样,既扫除了他们在预习中可能碰到的障碍,又促使他们对做好课前预习充满信心,在预习中也有所“得”。

例如,在讲授表格制作时,就可以让学生根据预习内容,要求每位学生自己模拟上机制作一张空表格,在模拟实践中找出问题,并带着问题来到课堂,这样有利于学生进行有目的、主动性强的探究性学习。

2.课上互动

上课时,教师与学生要形成互动,这样学生既能够亲身体会到所学内容,也能看到教师的正确操作。如何互动得谐调、高效,关键是教师。教师必须实施愉快教学,在相互传递信息时,教师要真心诚意地当好“听众”,当好“导师”,拉家常般与学生进行交流,尽量缩短心理距离。提供便于 “情感沟通”的机会创设宽松、和谐、愉悦的教学环境,鼓励学生学会合作、学会交流,让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实际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采取“教师演示――学生实践――教师讲评”、“学生分组实践――组内讨论――组间互评――教师演示总结”、“教师学生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让课堂气氛活起来,每个学生都动起来,在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驱使下,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能力就会增强。

3.课后探究

课后提倡自我探究,即对课堂所学知识进行概括与提炼,更主要的是对课堂中没有学到的自己感兴趣的知识进行探究,其内容丰富多彩,具有广泛性和选择性,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学。例如,在讲授网页制作时,理论课所讲的有限的,而关于图片的设计与摄取、对象的链接、动画设计等知识,由于学生已有WORD的基础,且这方面的参考书籍非常多,所以就要求学生课后去自学。教师可抽取一个集中时间段,让学生进行自我展示,把那些教师课上没有讲过的内容作为附加分,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现场打分,恰当地给予表扬和指导,这样就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指导学生动手是学好信息技术的关键

学生真正要把知识内化为本身的技能,就必须去自己动手实践,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发现问题,才能找出不足,才能巩固所学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勤动手、敢动手,只有这样学生的技能水平和自信心也就会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加而得到加强,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就会越来越高。例如,在讲授“做一个简单的动画”时,可以指导学生按如下步骤进行操作。

①先让学生打开计算机,启动“Flash Mx”软件。

②结合已学过的程序来认识“Flash Mx”软件的界面,并动手进行初步尝试。

③让学生边阅读课本,边进行尝试。

④学生认真观看教师演示,教师可由“元件――插入关键帧――生成动画――调试作品”的步骤进行演示,总结动画三要素。

⑤最后让每位学生再次进行动手实践。

学生操作时,教师要耐心地进行个别指导,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试验,使学生在不断的操作中,总结出有规律性的方法。每当学生设计出美观、精致的画面时教师要及时地进行鼓励和表扬,让学生在自我创造中激起再学习的动机。

“上网”是学生颇感兴趣的一个话题,如何在网上获取信息也是学生最为关心的焦点。我在讲授“上网获取信息”时,开始学生们一听“上网”都很兴奋,然而网海茫茫,如果教师不恰当地进行引导,学生获取信息就可能不得要领,忙活了半天还是徒劳。教学时我这样安排的。

①先让学生同时打开WORD和IE浏览器窗口。

②通过对两个窗口的对比,来让学生自己学习IE浏览器的主界面。

③采取任务驱动方式来实施教学。

任务1:是通过著名的搜索网站“雅虎”分类搜索方法,按“参考资料――图书馆――文学――作家――冰心――每逢佳节(国庆节)”文章中的一段话:

“我的心一直在想着许许多多现在在国外的男女老幼的脸……更不知道有几亿万颗心,也正想念着国外的亲人啊!”

一方面让学生掌握分类搜索信息的方法,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任务2:通过“搜狐”网站输入关键字“青岛”一步步查找到青岛的旅游景区,浏览青岛风景图片及文字介绍。这一方面让学生掌握用关键字查找的方法,另一方面也是通过浏览祖国的大好河山,来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的热情。

三、应用是学好信息技术的目的

学习信息技术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处理日常事件的能力。因此老师应指导学生在课后利用信息技术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例如,学生在学习英语时遇到生字或词组时,可利用计算机上的“金山词霸”等软件来对单词进行注音、注义、造句等,使学生的问题能够容易得到解决。在网络上查找需要的复习资料,感兴趣的小知识进行自主学习。这样学生的学习从原来的“老师要你学”变成了“我要学”,在这种轻松的学习环境下,学生的创造性会得到最大的发挥。如目前我们学校所用的网络考试的试卷是由老师和高年级学生共同来完成的,这种方式能让学生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素养,也能提高他们的参与合作精神。

总之,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实际信息处理能力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要真正做到学、练、用融会一体的效果,必须加强自学指导、动手指导和应用指导。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教育部文件 教基[2000]35号

[2]陈至立 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中小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 中国教育报

[3]章剑卫 基于课程整合的新型信息技术课程模式 浙江教学研究

[4]张铁汉 信息技术教育学科课程整合的认识 电化教育通迅

[5]《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何克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