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3-20
/ 2

安全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杨亚笑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福建省厦门 361003

摘要:目的:探析在儿科护理管理中安全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与我院儿科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患儿,共计10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到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将常规护理方法应用到对照组患儿的护理工作中,观察组则对护理工作实施安全管理。两组患儿接受不同方法护理后,统计和分析患儿的临床状况,并对相关数据进行全面记录。同时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纠纷率。结果:通过分析得知,实施安全管理的观察组其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两组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纠纷率低于对照组,同样具有明显差异和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表明,在儿科护理观察中实施安全管理,能够有效的提高护理质量,对医疗纠纷率的降低有着积极作用,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儿科;护理管理;安全管理;临床应用

前言:由于儿科患儿年龄较小,其理解能力和自控意识较差,从而增加了护理的难度,导致护理期间存在较多安全隐患,所以为了提高护理的安全性,要加强安全管理的实施。基于此,本次研究从我院收治的患儿中选取部分患儿作为主要分析对象,采取分组对比的方法,探析儿科护理管理中应用安全管理的效果,具体报告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我院儿科收治的患儿中选取100例作为本次主要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到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中男女患儿的比例为(男27例:女23例),患儿的年龄介于8个月-11岁之间,年龄的平均值为(5.52±1.43)岁。观察组中男女患儿的比例为(男28例:女22例);患儿的年龄阶段在7个月-12岁之间,年龄的平均值为(5.63±1.33)岁。比较两组患儿的基本资料无较大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方法,在实际管理过程中没有加强护理的安全管理。观察组则在护理管理中实施安全管理,具体方法如下:首先,组织儿科护理人员参加相应的护理培训,通过系统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同时在培训的过程中详细的讲解护理管理方面的知识,并将安全管理内容贯彻到其中,保证护理人员能够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另外,培训时要将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注意事项以及存在的风险进行讲解,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其次,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要提高巡视的力度,避免临床中存在较多安全隐患。在实际护理巡视的过程中,对患儿住院治疗期间的活动及行为进行严密观察,如果发现行为不当者,要以和蔼的口气与家属或患儿沟通,劝说并制止其不当行为,并将此时会引发的安全问题告知家属。严密的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在巡检的过程中及时了解患儿的心理状况,如果发现问题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解决,避免对患儿的安全造成影响[1]。再次,积极主动的进行健康宣教,宣教时要以患儿家属为主,向其详细的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并讲解安全注意事项以及哪种行为会导致安全问题发生等。提高患儿家属的安全意识,对健康知识的了解以及正确的护理方法。以此提高护理过程中的安全性。此外,在健康宣教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要注重相关问题的全面性,尤其是安全教育工作要定期开展,指导家属相关药物的正确使用放方法,告知其药物使用时会产生哪些反应,如果发现不良反应要及时通知医务人员,避免患儿的身体健康受到严重的影响。为了更好的宣传,在病房中张贴宣传画册,以此潜移默化的改变患儿及家属的安全防范意识。最后,在护理过程中为了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护理人员要时刻关注每个细节,排除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同时科室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要求护理人员根据制度内容万完成护理工作,从而实现对安全隐患的解除和预防。

1.3疗效判断标准

采用不同护理方法后,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同时统计两组护理纠纷的发生情况,并进行护理纠纷率的比较。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均使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完成。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使用分别使用百分比(%)和标准差(X±s)进行描述,数据比较分别使用X2检验和t检验,以(P<0.05)表示统计学意义。

结果

2.1比较两组患儿护理满意度

本次研究得知,采用安全管理的观察组,其有30例患儿非常满意、18例一般满意,总满意度为96.0%(48/50);对照组中有26例非常满意、18例一般满意,总满意度为88.0(44/5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2 比较两组护理纠纷发生情况

观察组护理纠纷率为4.0%(4/50);对照组护理纠纷率为16.0%(8/5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论

儿科是医院组成结构中的重要部分,是治疗儿童患者的重要场所。由于儿科收治的患儿通常年龄较小、心智发育不成熟、理解能力有限,从而与其他病房的患者形成了明显的差异[2]。因此,在儿科护理工作中存在较大的难度,需要相关人员给予高度重视。另外,患儿本身就缺乏自我防护意识,这种情况下,患儿在接受治疗过程中,存在较多安全隐患,最终促使不良事件发生率十分频繁。基于此,为了能够提高患儿在接受治疗期间的安全性,科室应用加强护理管理的实施,并将安全管理作为管理的重要环节,找出护理期间存在的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解决,这在儿科护理工作中意义重大。

总之,在儿科护理观察中实施安全管理,能够有效的提高护理质量,对医疗纠纷率的降低有着积极作用,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周姚,胡秀琼.风险管理小组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34):34-35.

[2]张美红,许倩倩. 儿科护理管理中安全管理的应用研究[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39(01):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