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溪市中小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4-07
/ 5

岑溪市中小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黄晓玲

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岑溪市波塘镇中心小学 543216

摘要:岑溪市位于广西东南部,东邻广东罗定市,南靠广东信宜市,西连玉林市,北接梧州市。是华南、珠江三角洲及港澳地区经济辐射的重要腹地,又是大西南资源型经济与沿海外向型经济的连接点。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岑溪市中小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旨在掌握目前岑溪市中小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现状,分析岑溪市中小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态度、频率、喜爱的体育项目等内容,探讨制约中小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因素,为促进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研究结果显示:岑溪市中小学生开展课余体育锻炼的兴趣不高,自觉开展课余体育锻炼的人数不多,开展课余体育锻炼中,男生较女生多,开展的频率和进行锻炼时间也是男生占优。制约岑溪市中小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中小学生对课余体育锻炼的兴趣不高,岑溪市中小学体育场地不足、体育器械陈旧和不足;学校方面和家长对中小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监督和管理不到位,导致中小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效率较低。针对目前岑溪市中小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现状,希望更多的管理部门和机构关注我国中小学生的体育锻炼现状,加大经费的投入,配备足够的体育器材,完善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为中小学生课余体育锻炼提供良好的基础保障。

关键词:岑溪市;中小学生;课余体育锻炼;调查分析

1 前言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目前国家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体育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据众多的权威报刊报道:我国青少年的体质出现下降的趋势!造成我国青少年体质下降的原因主要体现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独生子女剧增而引发的娇生惯养现象,再有青少年开展体育锻炼较少。根据党的十七大关于“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为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增强学生体质,科学安排学习、生活、锻炼,保证学生睡眠时间。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不断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倡合理膳食,改善学生营养状况,提高贫困地区农村学生营养水平。保护学生视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义务教育提出了这样的要求[1]

中小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抓好中小学生教育是国之根本,结合全国推行的素质教育,提高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综合素质,针对岑溪市中小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具有现实意义,了解岑溪市中小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态度、动机、频率、喜爱的体育项目等内容,探讨制约中小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因素,提出相应的整改方案,为促进中小学生课余体育锻炼健康有序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2 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岑溪市中小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通过学校图书馆、中国知网查阅有关中小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有关文献资料,收集、整理、分类、提取有效数据。

2.2.2.问卷调查法

在岑溪市体育中心、第一中学、第二小学、水汶华侨中学等几个学校及公共场所中随机选取了300名参加体育锻炼的中小学生作为调查样本,总共放问卷300份,回收285份,有效问卷270份,回收率95%,有效率90%。有效问卷中男生128人,女生142人,男女比例分别占47.4%和52.5%。

2.2.3.访谈法

抽样对岑溪市体育中心、第一中学、第二小学、水汶华侨中学的8名体育教师进行访谈,发放教师问卷8份,具体了解岑溪市中小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现状。

3结果分析

3.1中小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概述

课余体育活动是指课前、课间和课后在校内进行的,以全体学生为对象,以保健,健身活动为主要内容,以班级为基本组织单位,以满足广大学生多种身心需要为目的,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和谐发展的体育锻炼活动[2]。结合上述定义,中小学生课余体育锻炼是指中小学生利用课前、课间和课后在校内外开展的以满足娱乐、保健、健身活动为主要内容,以个人或者集体为单位基本单位,以基本的体育项目为基础促进中小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和谐发展的体育锻炼活动。结合教学改革纲要的要求,大力开展中小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目的为了增强中小学生身体素质,增进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引导中小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理念。

3.2岑溪市中小学生课余锻炼的现状分析

3.2.1岑溪市中小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态度分析

中小学生课余体育锻炼不仅在课余时间达到了增强身体机能、调节情绪和娱乐身心的目的,又能有效促进健康成长。常言道:态度决定一切。中小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态度影响了课余体育锻炼效果。岑溪市中小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态度统计见表3-1。

表3-1岑溪市中小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态度统计表(N=270)

调查内容

非常愿意

比较愿意

一般

不太愿意

很不愿意

人数

47

76

88

37

22

参加课余体育锻炼态度(%)

17.4

28.1

32.5

13.7

8.1

表3-1数据可知,岑溪市中小学生自愿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人数不多,持非常愿意态度47人,占17.4%;比较愿意76人,占28.1%;一般愿意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人数为88人,占32.5%;不太愿意的占13.7%和非常不愿意的占了8.1%。岑溪市中小学生自愿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态度上不容乐观,造成这样结果的原因可能是中小学生对课余体育锻炼的功能和作用认识不足,教师、家长的引导不到位;或是自身的惰性纵使他们不愿意过多的参加体育活动。

3.2.2 中小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动机分析

中小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是开展各类体育活动的保障,岑溪市中小学生开展课余体育锻炼的动机见表3-2。

表3-2岑溪市中小学生开展课余体育锻炼动机分析表(N=270)

调查内容

增强体质

玩耍

陪同学一起

老师要求

家长要求

人数

54

35

52

68

61

比例(%)

20.0

13.0

19.3

25.2

22.6

表3-2调查结果显示,岑溪市中小学生出于自愿开展课余体育锻炼的比例不高,如:为了增强体质参加体育锻炼54人,占20%;纯粹是为了玩耍的35人,占13%;为了陪同学一起才开展课余体育锻炼的占19.3%;而是老师要求和家长要求的分别占25.2%和22.6%。造成岑溪市中小学生课余体育锻炼动机不明确的原因可能是:学校、家庭对中小学生教育引导不到位,学生对体育锻炼作用没有明确的认识。解决这一的境况,激发中小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动机主要途径加强思想教育,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体育锻炼的好处;再者,通过学校的宣传栏加强对开展体育锻炼的宣传,正确引导学生开展课余体育锻炼活动。

3.2.3岑溪市中小学生开展课余体育锻炼的频率分析

中小学生要想锻炼出良好的体质,需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进行各项体育锻炼才能实现,但岑溪市中小学生能每周坚持进行课余体育锻炼的情况差强人意具体见表3-3。

表3-3岑溪市中小学生每周参加课外体育活动频数统计表(N=270)

次数

3次以下

4-5次

6-7次

8次以上

人数

比例(%)

124

45.8

94

34.8

27

10.4

25

9.0

表3-3数据显示,岑溪市中小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频率较低,每周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3次以下的中小学生占了45.8%,4—5次的占34.8%。这两项数据表明,岑溪市中小学生个体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频率不高。走访相关体育教师和实地调查知道,中小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频率低的原因主要是体现在,一方面学生对课余锻炼的态度不端正、中小学生喜欢玩耍而不是锻炼,把玩耍当成体育锻炼进行;另一方面中小学生的课余体育锻炼没有老师或者家长组织监督;再者,中小学生大部分的课余时间花费在上网、网络游戏或者看电视上,无暇参加课余体育锻炼,当然也有些为学业而发奋学习的学子,他们把大部分的时间放在学习文化知识上,从而忽略了开展体育运动的重要性。

3.2.4岑溪市中小学生开展课余体育锻炼的时间分布分析

岑溪市中小学生每次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时间长度和男女人数见图3-4、图3-5。

5e8c3a6d46135_html_1bb53e0a3ae073da.gif

图3-4岑溪市中小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时间统计分布图

5e8c3a6d46135_html_7664e47c873b5415.gif

图3-5岑溪市中小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时间统计图

图3-4和图3-5可知,岑溪市中小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时间中,在开展31—60分钟之间的占26%,30分钟以下的占27%。这表明岑溪市中小学生大部分开展课余体育锻炼的时间不足,没有达到中共中央提出“阳光体育”中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要求。岑溪市中小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中,男生的人数较女生多,每次坚持锻炼达到60分钟以上的也是男生较女生多。出现这样的现状的原因可能是从男女生性别的区别、男生较女生好动,男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人数较多,容易形成锻炼的氛围。女生较文静,主动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又少,造成课余体育锻炼氛围不浓厚的现象。再者,中小学生在男女的性别差别导致大部分女生不愿意和男生一起开展课余体育锻炼活动。

3.2.5中小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运动项目

岑溪市中小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项目主要集中在球类、田径两个项目上,具体数据见图3-6。

5e8c3a6d46135_html_df885b0e77b7f753.gif

图3-6岑溪市中小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项目统计图

图3-6结果可知,岑溪市中小学生开展课余体育锻炼的主要项目在球类运动和田径运动两个项目,分别占了52%、30%。而在参加球类项目中,调查问卷显示参加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的比例是最多的。走访相关体育教师了解到,中小学生喜欢球类运动的原因主要是篮球运动是目前世界运作比较成功的球类运动之一,而乒乓球和羽毛球由于场地要求简单,运动设备携带便捷,男女同学皆可参与,所以赢得学生们的喜爱,相反,足球运动在岑溪市的中学里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推广是由于部分学校没有足够的场地来建设足球场,以及足球运动在岑溪市对于女学生来说是陌生的,是需要大量的体力来进行运动的,所以足球运动在岑溪市的中学生运动项目选择中没有得到青睐。同时,从运动项目的自身特征发现,篮球、乒乓球、羽毛球也都具备了较高的技术性、对抗性和观赏性,容易体现中小学生自身的能力和满足他们的表现欲。

3.2.6中小学生开展课余体育锻炼的区域分布情况分析

调查研究表明,岑溪市中小学生开展课余体育锻炼的地点在校内进行的有69.8%,在校外进行的有30.2%。出现这样的原因主要是1、在上学期间岑溪市的中学是统一实行封闭式管理的,所以除了在双休日以外中学生不能随意外出参加体育运动;2、中小学校内拥有一定的体育场所和体育设施,并且,中小学生对学校内环境比较熟悉,开展课余体育锻炼起来比较得心应手;3、是因为在校内开展课余体育锻炼的学生比较多,容易组织开展球类等集体性的体育锻炼项目。

3.2.7学生对体育教师的满意度调查及分析

岑溪市中小学的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质量满意度见图3-7。

组合 47

图3-7学生对体育教学体制满意度调查结果

表3-4结果显示,岑溪市的中小学生对体育教师的满意度并不高,喜欢的仅占12%,一般的占21%,无所谓的占29%,不喜欢的占38%。通过调差问卷和访谈得知岑溪市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的重视度不够,甚至出现放羊式的体育课,同时也间接地反映出体育教师的责任心和、教学方式、教学态度等等出现问题。无所谓占29%表明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度有所欠缺,往往这一类学生都把体育课当做了放松的自由时间,不在乎在体育课上学的是什么内容,老师的教学质量是怎么样的。

3.2.8学校对体育科目重视度调查及分析

岑溪市学校对体育科目重视度调查见图3-8。

组合 21

图3-8 学校对体育科目重视度调查结果

通过对数据显示,在岑溪市的教学模式里,学校对体育科目的重视占13%,一般重视占25%,不重视占62%,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一个现象呢?这是众多学校的重文轻武的一大旧病。原因是学校重视升学率,而忽略体育科目的重要性。往往在学校的体育教师的配给上,一个学校的教师也是仅仅2到3个左右,3个教师就要负责全校的体育课,课程也经常集中安排在下午,有时候因为学生上文化课的需要,他们的体育课还会出现被征用的现象。

3.3 课余体育锻炼常识现状分析

调查岑溪市中小学生对课余体育锻炼应该注意的问题中,选择了解的39人,占14.4%;一般了解的73人,占27.0%;不了解的58.6%。掌握体育锻炼中注意问题的程度是体现中小学生对体育知识理解的尺度,了解必要的体育知识和课余体育锻炼应该注意的事项是安全顺利开展体育锻炼的基础,也是有效预防体育运动损伤,提高锻炼效果的有力保障。岑溪市中小学生对课余体育锻炼的相关知识欠缺,一方面是因为学校、家庭对体育基础知识教育不到位,安全体育方式方法使用不合理;另一方面,学生对体育安全事故认识不到位。

3.4影响岑溪市中小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因素

调查研究表明,制约岑溪市中小学生在开展课余体育锻炼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中小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动机不明确,体育锻炼的兴趣低迷;岑溪市中小学课余体育锻炼的场地和器械不足;中小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组织和管理不到位;岑溪市学校和体育教师对学生的体育锻炼重视度不够,针对升学率的提高而忽视体育和艺术的教育也是一大旧病等。

3.4.1课余体育锻炼的兴趣因素

访谈岑溪市第一中学、第二小学、水汶华侨中学等学校的8名体育教师对中小学生对课余体育锻炼的兴趣观点,有6名体育老师觉得,目前中小学生在参加正常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中都表现出体育兴趣不高,情绪低迷的现象。在课余体育锻炼中,大部分的中小学生更体现兴趣不足,情绪低迷,大部分的中小学生不愿意主动参加课余体育锻炼活动,导致这样的原因是1、体育老师对体育课的课程要求没有做到位,甚至有的体育老师上体育课时,点完名后就让学生绕着操场跑两圈,随后就让学生自由活动了;2、自发性的体育运动意愿导致学生的惰性,使得学生更愿意呆在教室宿舍休闲,而不愿运动流汗;3、升学和作业的压力也会使得部分学生无暇顾及体育运动的重要性。

3.4.2课余体育锻炼场地器械因素

结合国家《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中小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目录》的要求,在访谈的体育教师和实地调查发现,目前岑溪市中小学的体育课程和课余体育锻炼使用的场地和器材远远达不到国家所规定的要求。造成这样现状的原因是岑溪市各中小学的校园占地不大,在规划体育场地上出现捉襟见肘的现状,造成体育场地规划和布局不合理,人均使用体育场地距离国家规定标准有很大的差距,调查的四所中小学校当中发现:岑溪市中小学生使用的体育器材。体育器械不足是因为中小学和上一级管理部门双方在专项经费的配备上投入不足,导致岑溪市中小学校体育器材、器械配备不足。访谈相关体育教师结构显示,100%认为他们学校现有的体育场地和体育器材远远满足不了中小学生开展课余体育活动的需要,并且现有的体育器械质量没有保障,比较陈旧。

3.4.3中小学生开展课余体育锻炼监督管理因素

岑溪市中小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管理不到位主要体现在,一方面体育教师在课余时间把大部分的精力投入到中小学校的田径体育训练上,过分重视课余训练队的训练,没有多余的精力投入到其他学生的体育锻炼活动管理和指导上。另一方面是在校内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中小学生只占课余体育锻炼人数的大部分,还有部分是在校外、社区附近和公共体育场所开展课余体育锻炼,校方无法对他们的体育锻炼进行相应的管理和监督。岑溪市中小学校和有关管理部门对中小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管理不到位容易导致学生在开展课余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发生体育安全事故。

3.4.4 学校因素

学校没有重视课余体育锻炼是导致岑溪市中小学生课余体育锻炼开展效果不理想的重要原因之一。访谈8名体育教师了解到,目前九年义务教育学校惧怕学校体育安全事故给学校会带来致命的损害和影响,对于组织学生开展大型的体育活动能免则免。再者,九年义务教育的初中阶段面临着升学的压力,升学率是学校持续发展的必要保障,很多中小学为了提高升学率把大部分的体育课程改为文化课或者是自学课,这样就削减了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时间,也无形剥夺了一些学生开展课余体育锻炼的意识和爱好体育的兴趣爱好。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1.通过调查发现,岑溪市中小学生在课余体育运动的态度、动机运动频率和时间上认识不够,并没有切实的认识到课余体育运动神所带来的好处。此外,由于学生的惰性及升学的压力,也导致学生忽略体育运动,这是很值得关注的问题。有时候在学生学习压力大缺乏体能之时,家长所做的是给资金的孩子买很多的营养品,殊不知运动才是最有效最实惠的投资。

2.不得不承认,岑溪市政府和学校仍然会出现的重文轻武的办学理念,导致学校对体育教育事业的关注度和资金投入力度不够,因而在不少学校里依然没有足够完善的运动设备和器材,因而,间接地导致学生选择运动项目的范围减少。

3.由于学校和体育老师的宣传和教学不到位,所以一半多的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常识不了解,比如运动前如何热身,做什么运动应该注意的事项,运动后如何放松,各项运动的常规知识等等。

4.影响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因素,包括学生自身的惰性,对体育运动兴趣度,学校体育器材和设备的问题,中小学体育锻炼监督和管理,学校对体育运动的重视度家长对孩子身心健康的理解等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学生是否参与体育运动的判决。

4.2建议

1.中小学校要利用不同的途径培养中小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比如:举办各项体育比赛、学校订阅体育赛事新闻报纸等等,加强对体育常识、运动基本知识的传播,如体育教师开展室内体育运动常识讲解,教师与学生的运动互动等。

2.政府和学校加大对中小学校的体育经费投入,配备足够的体育场地和体育器材,保障中小学生课余体育锻炼有序健康的进行。

3.中小学生教师及学生家长加强对中小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引导、监督管理。让学生形成时常运动的好习惯。

4.政府和学校应提高岑溪市的体育教育工作者的教学质量和彻底纠正学校以升学率为目标的错误理念,真正以“德智体”全面科学发展为办学理念。

5.政府和学校加大对中小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科研经费投入,派遣体育科研机构、高校体育专家和中小学体育教师针对中小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调研,开展科学研究,掌握我国中小学生课余体育锻炼存在现状,提出整改意见,为促进我国中小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安全有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参考文献

[1] 郭潇, 李勋, 董小园. 衡水市中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J]. 考试周刊, 2011,(52).

[2] 张颖, 黄正廪. 遵义市中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现状调查[J]. 世纪桥, 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