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测:让阅读充满智趣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4-17
/ 2

预测:让阅读充满智趣

黄海敏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实验小学慈湖校区 浙江 温州 325000

【摘要】

阅读策略能够有效地提升阅读效率,部编教材明确指出在课堂中要落实阅读策略。

【关键词】预测;阅读策略;智趣

【正文】

什么是预测,预测是基于理性思考和缜密分析过后的一种判定,是一种多元的思维。日常生活中人们喜欢预测天气预报、股票、房价走势等等。阅读教学中的预测策略是指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文本内容、文本结构、作者等进行预测,预测可以贯穿阅读始终。

一、预测式阅读策略的价值

为什么要在教学中落实预测这一阅读策略?笔者以阅读《红岩》为例调查本校六(1)、六(2)班68位学生阅读的持续力与效果。首先学生自由选择阅读策略,然后分别进行策略指导,最后进行阅读实践,一周后以书面试题的形式测试阅读效果。测试情况如下:

阅读方式

阅读人数

读完整本书的人数

试卷测试阅读效果

质疑式

23

12

记住少部分情节

预测式

12

11

记住较多情节

批注式

3

0

记住前面阅读的情节

自由式

31

18

记住较少情节

分析:学生喜欢自由式阅读,感觉没有约束,其实就是没有方法,结果坚持到最后的人数较少,效果较差。批注式阅读最不受学生欢迎,可能学生觉得麻烦,事实上效果也不是很好。而提问式学生也比较喜欢,效果也较好。预测式阅读学生不是很熟悉,但是会这种方法的学生阅读速度快,效果好。

调查结果显示,预测式阅读策略能真正地引导学生学会自主阅读,并能坚持读完整本书。经过后期的实践,笔者认为预测式阅读策略较大程度提升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1.引发阅读期待,激发阅读兴趣。

阅读兴趣是学生坚持阅读的首要条件,而预测和质疑是学生主体的主动行为,能引发学生内心对文本产生阅读期待,自然会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激活背景知识,提升思维广度。

当学生开始学会运用预测策略,他的阅读思维就会呈发散性的,他会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知识经验来预测。

3. 遇见作品差异,促进思考深度。

阅读的最高境界莫过于读出作者在作品中要表达的情感或观点。而现在学生面对大量书籍,“快餐式阅读”只能算读完了作品,并不能真正读懂作品。但是预测式阅读策略却很好地促进了学生对作品思考的深度。

二、预测式阅读策略在教学中的实施方法

学生要掌握预测式阅读策略,必须在课堂上反复操练,感受到预测阅读带来的愉悦与成功,才会真正在课外的阅读中经常并熟练运用。下面笔者结合课堂实践谈谈预测式阅读在阅读教学中的五点实施方法。

1.课题预测策略。

课题预测策略就是接触课题后,针对课题进行预测。预测是发散性的,没有对错,包括预测文本写法、文本内容等,这个方法目前老师们都有运用。

比如在《钓鱼的启示》一文的教学中,学生根据课题预测作者会写自己坚持不懈地钓鱼,最后钓到了鱼,获得了做任何事都要坚持不懈的启示;还预测会通过钓鱼,写做事要一心一意。

学生预测时结合了自己的写作经验与生活经验,其实,他们就相当于思考如果让他们写一篇《钓鱼的启示》,你会怎么写?当他们的思路遇见作者的思路时,他们对文本有了全新的认识,他们的思维在与作者的思维碰撞出了新的火花,他们收获得不仅仅是二十年前那个夜晚获得的启示,同时也明白,原来一件事可以分析的面有很多。

2.插图预测策略。

插图预测策略是指学生根据插图对文本的内容、作者的意图等进行预测。《珍珠鸟》这篇课文写在养珍珠鸟的过程中,作者与珍珠鸟建立起互相信任的感情是难点,但是插图中“鸟在作者的肩膀上睡着了”让学生预测到人和鸟关系非常亲密,互相信任。

“插图预测式”阅读,学生结合自己的感官,凭借他们对图的理解,预测得完全正确,正是这么一种不可描绘的情景,笔者却用插图预测很好地传达给学生,与传统的学生通过阅读文本,逐一进行解答,学生阅读的目的是为了寻找答案相比,学生对文本的感悟自然事半功倍。

3.情境预测策略。

情境预测就是根据文本开头的情境对文本的内容进行预测。

比如,《凡卡》一课以准备写信、写信、寄信为线索,写出了凡卡悲惨的学徒生活。笔者抓住一、二自然段的准备写信前的情境让学生预测凡卡写信的内容,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学生预测如下:(1)凡卡要告诉爷爷老板待他不好。(2)凡卡要告诉爷爷老板娘待他不好。(3)凡卡要告诉爷爷伙计们欺负他。(4)凡卡祝爷爷圣诞节快乐。(5)凡卡求爷爷接他回去。

预测交流结束后,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把信的内容标出来,发现与预测的内容大致相同,在学习中充分感受凡卡在鞋匠家里挨饿、挨打、爱困的悲惨的学徒生活,体会凡卡两处请求爷爷把他带回去。这时,学生还指出凡卡在信里写了表示愿意帮爷爷做事,去乡下做童工,请求爷爷把他带回乡下,充分感受到凡卡想离开这里回到乡下的急切心情。

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的预测能力非常强,几乎与作者的写作思路相近,当然,出于他们的预测之外的,更是作者的高明之处,学生们自然会深入思考作者如此写作的目的。

4.故事情节预测策略。

这一策略,常运用于有明显情节、线索的故事性文本,即让学生根据前文的线索,猜一猜接下来会发生的故事。

比如《鲁滨孙漂流记》,笔者出示了整本书的作者与主要内容简介,学生读完了主要内容,预测书里会写哪些故事情节?学生预测了很多内容:(1)他为什么会漂流到一个岛上?(2)他刚来到岛上,肯定遇到了许多困难。(3)他战胜困难的故事。(4)二十多年里,他想回到祖国的,肯定做了许多事情,发生许多故事。学生在情节预测里提升了读书的兴趣,拓宽了写作的思维。

预测的目的不在于猜想的对错,而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想象,让学生投入到自主阅读中。低段学生读绘本可以根据封面预测、根据图片预测、根据故事的线索预测、根据故事的发展预测结果等。

5.作者背景预测策略。

作者背景预测是指学生结合作品对作者以及当时作者写作的环境进行预测,只有学生对文本深入地理解,与作者产生共鸣,才会产生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的欲望。

叶圣陶先生认为“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训练之”。预测让学生的阅读充满了乐趣,认识了自己,也遇见了作者。不得不说,预测让阅读充满智趣。

【参考文献】

[1]周步新.小学适性阅读策略的学与教[M].宁波:宁波出版社,2016.6

[2]蒋军晶.和学生聊书吧:让学生爱上阅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