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的初小衔接体育课堂的构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07
/ 2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小衔接体育课堂的构建

吴向东 1 吴翔 2 江建雅 3

1. 浙江省瑞安市教师发展中心 325200

2.浙江省温州市第二外国语学校 325100

3.浙江省瑞安市集云实验学校 325200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社会、家庭、学校对孩子的小升初体育教学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众多初中体育教师在七年级第一学期体育教学中都及时地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以时代发展的要求来设计自己的课堂教学。然而,初中体育知识与技能明显较小学增多,课堂练习量、学练标准普遍提高,课堂容量、难度值不断增大,而体育教学相对缺乏了小学的趣味性;让学生普遍感受到学习压力和技能难以掌握及达不到学练标准等不良现象。

小升初是孩子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因此体育教师应科学合理地采用“起点低、坡度缓、训练密、层次丰富”的教学方法,将体育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个梯度、循序渐进,然后逐层予以落实,在教学进度上,教师需要将起始进度放慢,在重点、难点知识的导入中,多运用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生活实例与情境进行教学;在备课时更应该对体育教材内容进行必要的“降低“处理和对教学知识与技能延伸设置更好的铺垫,在教学与练习过程中更应该注重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培养。由此,初小衔接体育课堂的构建便成为众多教师追求的目标,有效开展初小衔接体育课堂教学的策略将成为众多体育教师探讨和研究的重点。就此,本文就如何有效的开展初小衔接体育课堂构建和研究进行自己的论述。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初小衔接体育;课堂教学

在传统的初小衔接体育教学中,受传统教学模式和升学率的影响,很多初中学校和教师只注重对学生体育中考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和教学,只关注学生的体育中考成绩提升。长期在这种教育模式的指引下,教师就会忽略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导致对体育教学不够重视,学生的身体压力和心理压力得不到缓解,这对学习也是非常不利的。新课程改革以来,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强健学生的体魄成为了学校和教师关注的一项重点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教师在体育教学中首先应该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使自己的体育课堂符合时代的要求,创新教学形式,为初小衔接体育课堂教学注入新鲜的血液,进而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课堂的积极性,有效促进体育课堂的可持续发展。

一、借助传统、民族体育,激发学生兴趣

我们国传统、民族体育项目如:蹴鞠、武术、竹杆舞、丢沙包等等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教学价值,是世世代代中国人民流传下来的优秀文化传承,具有趣味性、层次性、民族性,同时这些活动本身就有自己的规则,也有增强人的身体素质的作用,所以将其作为本土资源适当降低规则与技术标准,渗透在初小衔接体育课堂中起到事半功倍作用。因此,在初小衔接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开发传统、民间、古老的体育传承游戏,并结合教学内容进行重新设计,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

例如,蹴鞠(漏气的足球替代)是中国古代一种足球运动,同时足球广受学生喜爱。在一次初小衔接体育课堂教学中,我们组织学生进行蹴鞠游戏,将学生分成古代与现代两个阵营,降低标准降低难度进行教学比赛。这种以赛促学的游戏性教学比赛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学生们在游戏的过程中通过进攻与防守、对抗与合作、友谊与竞赛中提高应变能力以及耐力,核心素养充分等到升华。由此可见,在初小衔接体育教学中,教师善于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传统民间游戏,组织学生参与到课堂中,进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和参与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充分活跃课堂教学氛围。

二、了解学生身体个体差异,利于因材施教

根据不同差异,让每位学生都有收获。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在学习中也表现为不同的结果,教师不应该只重视体育优生,放弃任何一个体育差生,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身体以及个性特征,然后探索出有针对性的策略,寻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得学生一步一步的获得发展。在初小衔接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具体的区分男生和女生身体素质的不同,或者是对学生进行有效分层,并设定不同的教学方案,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获得良好的发展。

例如,在长跑的教学中,我们根据男女生身体条件的差异性,为男、女生设置了不同的难度与距离,其次,给不同水平的男、女生又设置不同的训练方式,针对不同基础与不同需求,我们应该采用不同的训练与练习策略与学练标准,对学生进行合理分层,分别练习层层进级,进而有效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和提高。因此,在初小衔接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身体差异,进而设计不同的习练方案与学练标准,促进学生有效提高。

三、完善体育教学评价,促进全面发展

教学评价是初小衔接体育教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教学评价教师可以深入地了解学生的体育学练情况,并根据评价对教学以及学生的参与情况进行反思,从而使得体育初小衔接教学方式最优化。

例如,在我们教学研究中,在一开始我们就为每一个学生准备一个体能量化表,在上课之前对学生的身体状况进行一次量化,然后每隔一个月再进行一次量化,这样,教师和学生就能够实时的监测自己的身体素质变化,一方面提高学生的训练成就感,同时还能够激发学生的训练积极性,优化初小衔接体育课堂教学效果。因此,在初小衔接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完善教学评价制度,让学生也能够充分的参与进来,培养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在我们国的初小衔接教育教学中,最直接的目的就是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其他学科的主要目标是开发学生的智力、丰富学生的学识。而体育教学主要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强健学生的体魄。文化素养和身体素养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因此,在初小衔接教育教学中,我们们要充分的重视七年级学生的体育起点和学习力开展科学的体育教育,并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开展和设计高效初小衔接课堂,使学生在初中教学起点上积极参与课堂的过程中有效发展,为其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海林.新课程标准下体育高效课堂构建浅析[J].学周刊,2018(11):158-159.

[2]王海棠.新课程理念下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5(14):114-115.